Alex 是個硬漢企業家。在他健身房大舉擴張、最需要用錢的時候,合夥人掏空公司、捲款跑路。
後來 Alex 查證才發現,合夥人是詐欺前科犯。
Alex 從崩潰邊緣翻身,在 32 歲靠自己賺進 1 億美金身價,但他也從此變了一個人。
因為讓他成為強者的,是鋼鐵般的自律。
他說:以前跑趴的玩樂酒友,現在都沒聯絡了。
▋嗨一場,要做好損失兩天的準備
開心的跑趴喝酒?很棒。但 Alex 有更重要的事。
事業做到這規模,他隨時要準備談一場百萬美金的收購案,或者,根據趨勢下注一場商業賭局。
又或者,單純在社群寫作發文、錄 Podcast,切出大塊時間經營沒有立即產值,但能因此創造更好機會的任務。
Alex 說:豪飲一攤要損失整整兩天 —— 喝掛一天、宿醉一天。
想像一下:你今天是個百萬 YouTuber,朋友找你喝酒。
明天有新片要發、後天還有一筆 60 萬業配。你是本人,當然可以推遲,但你願意這樣砍掉 2 天只為了去「嗨一下」嗎?
大多數人都會選「先不要」吧。
▋和舊朋友整天鬼混的風險
整天和舊朋友鬼混,有時候風險很高。
比如,他看你身價上漲了,可能就忍不住雲淡風輕的說一句,來一台賓士給老朋友,不過分吧?
但「老朋友」沒看見的是 Alex 抱著當遊民的覺悟,睡健身房地板、扛信用卡債,硬是熬著把財務黑洞補回來。
當老友要求「抖內」的時候,Alex 不可能開上帝視角坐時光機,回到最窮困的時候跑去找兄弟:
「嘿,當我保人吧。這筆債我要是還不出來,就用你簽的本票抵押,再靠你名下動產替我 100% 擔保。哪天我發達了,就贊助你一台賓士。」
怎麼可能?
既然這樣,那沒吃過別人的苦,卻想收成對方耕耘的果實,當然也不可能。
▋真正的投入不是靠嘴巴投入,是靠反覆的行動「拒絕」
Alex 說:篩選淘汰舊朋友,是變強的必經之路。
或者說,變強的必要條件就是拒絕和變強無關的 100 件事。
假如你新年的新希望叫「練好身材」。
大家都很清楚嘛!逼出馬甲線、炸出六塊肌,有誰不「想」?
真正的「想要」不是把目標加進願望清單就叫想要;真正的想要叫做「自律」。
真正的想要,是戒糖。
是戒油炸食品,是狂吃零加工、平淡到爆的原型食物。
當聚餐主揪招待炸物拼盤,順口說一句:「聽說你在飲控?這有蛋白質沒差吧。」你要眼神堅定的跟他說:「謝了,我不吃。」
真正的想要,是在連假晚上續攤,人家豪邁的點一輪 shot 招待你,你頂著壓力一滴不沾。
因為你的「喝一下」就會把教練排好的 19 天計畫全毀了。
只有這樣,你才是真正的「想要練好身材」。
• • •
「每個人都覺得,專注代表嘴巴說「我要專注」。但完全不是這樣的。真正的專注,是對其他 100 件聽起來很棒的點子『說 NO』。」
— 史蒂夫 · 賈伯斯
▋真朋友是真心支持、比你更支持你的人
真朋友不會是你在變強路上的絆腳石。
真朋友是當你在控制飲食、鍛鍊身材的時候,會搶著對主揪說:「這盤 Nancy 不吃,她飲控。」
真朋友對你的期待,會比你對你自己的期待更高。
當你哪天成功了,他會真心為你開心,不會反過來討厭你。
▋你是「5 人朋友圈」的平均值
Alex 說:「你花最多時間相處的 5 個朋友取平均,就是你自己。」
你有多成功,看的是你和誰相處最久。
我最近就收到幾個強者邀約,不誇張,裡面都是一些千萬身價、上億身價的高手。
他們在幹嘛?討論市場趨勢、變現知識、研究品牌經營之道。
他們在一起的時候,照常吃好吃的、說好笑的,也沒過得多苦悶。
但他們腦袋想的、手上做的,都是認真上進的工作。
我才體驗到:「比你強的人不但比你認真,還打造出讓自己變更強的朋友圈,不斷精進。」
▋當曾經的好兄弟說:你變了
Alex 在成為強者的路上,最難接受的就是明明正在成長,卻要被貼上超老的舊標籤。
老損友會說:「你變了。當初那個 Alex 變了。」
這些話看似隨口,其實包裹著純然的自私。這話背後的真正意思是:「你變了。你變得不是我想看的、對我有好處的樣子了。」
但問題是,變強本來就該改變;改變,本來就會改變。
只有瘋子才會做同樣的事,卻期待看見不同的結果。
改變,其實就等於「成長」。
所以,如果損友因為你的成長而說出「你變了。」
那最好的回應就是:「對,我變了,而你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