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我的30世代焦慮與和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曾經聽過一個說法:「30歲才是真正成年。」

18歲考駕照、20歲開放飲酒,它們都有法可循,那麼30歲的成年究竟是指什麼呢?

我和夏戎是在大學一年級的宿舍認識的,我們都很慢熟,但某個深夜聽見她在上鋪的啜泣,我們就成為好友至今。

2025年我們的33歲,她住家裡邊兼職賺生活費,我在職涯的轉捩點上不知該如何是好。

我們都喜歡時尚、熱愛穿搭,她在兼職生活中擠出空檔學珠寶設計,我在手足無措的空檔研究健身人能吃的料理與抹醬;彷彿安好的生活中又帶著一些隨時倒塌的不穩定,我們就像任何一個Y世代,只在自己的世界用積極的方式活著,對外面的社會則用消極的態度看待。

每次跟她通話總會超過4個小時,天南地北地聊彼此近況、最近看見的寶石、最新一季的時裝、哪個小眾品牌香掀起熱潮等等,但當中絕對不會缺席的話題是:我們對外表的自我懷疑。

夏戎覺得自己的山根塌、我對自己的體型不滿,我們想像中的30代,該是穠纖合度,又勇於在穿搭表現出不屑時下趨勢的個人風格,而不是現在這樣仍對自己的外表有所懷疑。

直到那天我看見10幾20出頭的年輕偶像,作為精品代言人的巨幅畫報被懸掛在101商場的外牆上,彷彿有什麼念頭竄過神經,我開始意識到對個人外表的要求根本不需去迎合他人,這本該是為了取悅自己而做的。我與夏戎可能在無意之間都落入了大眾審美的陷阱裡。

放眼望去無論海內外,娛樂產品如電影、影集,廣告行銷如美容、美體、保健食品等,無一不在強調社會觀感對於「外表」的強烈要求與重要性,但當我一一望著百貨公司的璀璨櫥窗與代言帷幕,不禁想著眼前這些萬中選一的年輕偶像,無論出自個人意願與否,都被打造成我們這世代偏好的形象。

夏戎說:「30代消費者是準備崛起的中產階級,同時追求質感又不願拋棄流行性,再加上社群軟體(SNS)崛起,我們一邊要符合社會期待,還得要滿足大眾想看見的個人獨特性。」

這一切光想就覺得矛盾地讓人頭痛。

SNS跨越時間與距離,讓資訊更新從過往的每週、每日,加速到如今的每分、每秒。當我滑開手機、點進Instagram,光是上排各個帳號從昨晚到上一秒發出的限時動態,都能讓我瞬間忘記自己點開App的原因只是為了從儲存內容裡找出昨天存檔的果醬食譜。

滑過一則則限時動態,間或穿插2-3則大數據演算推播的珠寶或時裝廣告,我不禁開始疑惑:自己的30代究竟過得怎麼樣?

實歲從2轉至3的那年我還在台北的職場裡不求與敵手拚個你死我活、只求平安出門早點回家,反而是夏戎在生日前2個月,一腳踏進了30代焦慮。

她說:「我的抬頭紋跟頸紋變得明顯,本就稀疏的頭髮又更少了;大腿的橘皮變多,鏡子映照出我流失的膠原蛋白。怎麼辦?我什麼都不要,只求當我50歲時還能看起來像35歲就好。」

當下我好像說了:「有錢才能讓妳的50歲看起來像35歲,錢妳也不要?」

夏戎:「......這個世界快給我錢!」

這通電話忘記是怎麼結束的,只記得後來我摸了摸剪短的頭髮,突然也覺得自己的頭髮髮不如過往厚實。打開電腦,開始搜尋對於養髮有所幫助的護髮產品跟偏方。

雖然老化是人類的必經之路,但不只我跟夏戎,或許社會上的多數人都同樣,希望時間能夠對自己像對深田恭子一樣,「請大人手下留情。」

但畢竟全世界60億人口才一位深田恭子,我們得學著接受自我的真實內外在,並永遠記得:社會期待每分每秒都在改,每次的迎合只是徒勞;變美永遠只能為了取悅自己而做,不該是為了取悅他人而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urphy's Kitchen
0會員
1內容數
寫點社會觀察、日常雜談、還有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決定用超過30歲的眼光看這部劇
Thumbnail
我決定用超過30歲的眼光看這部劇
Thumbnail
如何重回少女 連眉頭那風沙 都將滿廿歲 然而年齡太虛 不肯衰老的 將不老下去 成年人遺失的 大哭大笑 仍要追 仍然不累 升上現實大學 若然讀得太累 返故居 回到你身邊去 世紀一對 最終歸隊
Thumbnail
如何重回少女 連眉頭那風沙 都將滿廿歲 然而年齡太虛 不肯衰老的 將不老下去 成年人遺失的 大哭大笑 仍要追 仍然不累 升上現實大學 若然讀得太累 返故居 回到你身邊去 世紀一對 最終歸隊
Thumbnail
女人30歲是不是比男人焦慮 詢問同事當時會害怕30 得到的回答是 我都要40了 我笑了 就算膠原蛋白流失 工作依然繼續 長輩擔心的 結婚生子 當自己想要時才覺得困難 生小孩無法像孫悟空 有石頭就好 雖然做了功課 聽取建議 如果他沒排隊選你 你也強求不來 原來無法正常懷孕的比你想
Thumbnail
女人30歲是不是比男人焦慮 詢問同事當時會害怕30 得到的回答是 我都要40了 我笑了 就算膠原蛋白流失 工作依然繼續 長輩擔心的 結婚生子 當自己想要時才覺得困難 生小孩無法像孫悟空 有石頭就好 雖然做了功課 聽取建議 如果他沒排隊選你 你也強求不來 原來無法正常懷孕的比你想
Thumbnail
學生時期的青澀漸漸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在情感的挫折和迷茫中不斷尋找自己的模樣,而愛情似乎也是人生一堂必修課。
Thumbnail
學生時期的青澀漸漸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在情感的挫折和迷茫中不斷尋找自己的模樣,而愛情似乎也是人生一堂必修課。
Thumbnail
書籍探討了三十歲時人生的轉捩點,提供了讓人重新詢問自己人生方向的方式和方針,挑戰傳統的生活模式,以及迎接未知挑戰的心態。
Thumbnail
書籍探討了三十歲時人生的轉捩點,提供了讓人重新詢問自己人生方向的方式和方針,挑戰傳統的生活模式,以及迎接未知挑戰的心態。
Thumbnail
在這說老不老、說年輕不年輕的年紀, 眼看身邊越來越好友相繼結婚,甚至有人已體會當媽媽的生活! 仔細回想「三十」這個年紀對我來說意義是什麼? 我想,『是獲得心靈上的自由』。 對於不認同的言論勇敢說不。 對於不適合的情人勇敢放棄。 對於從沒嘗試過的穿搭風格勇於接受。 對於自己的失誤勇於承認
Thumbnail
在這說老不老、說年輕不年輕的年紀, 眼看身邊越來越好友相繼結婚,甚至有人已體會當媽媽的生活! 仔細回想「三十」這個年紀對我來說意義是什麼? 我想,『是獲得心靈上的自由』。 對於不認同的言論勇敢說不。 對於不適合的情人勇敢放棄。 對於從沒嘗試過的穿搭風格勇於接受。 對於自己的失誤勇於承認
Thumbnail
於是我,又解開了自己人生中,一件本來令自己焦慮不已的事!而這,大概就是中年的現象之一吧!不是釋懷,不是放下,而是某種懂得的透徹!做自己,當然好!但問題是,人得想通「自己」是什麼模樣!而不只是起身對抗!
Thumbnail
於是我,又解開了自己人生中,一件本來令自己焦慮不已的事!而這,大概就是中年的現象之一吧!不是釋懷,不是放下,而是某種懂得的透徹!做自己,當然好!但問題是,人得想通「自己」是什麼模樣!而不只是起身對抗!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回顧過去的人生歷程,從20歲的嘗試到30歲的衝刺再到40歲的遊刃有餘,作者分享了她的成長心路歷程和對自己的期許。她面對現代社會對女性的期待,提到了對自己的建議,包括不要太聽父母的話、務實點、多讀書和多寫文章。文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和對自己未來的期許。
Thumbnail
回顧過去的人生歷程,從20歲的嘗試到30歲的衝刺再到40歲的遊刃有餘,作者分享了她的成長心路歷程和對自己的期許。她面對現代社會對女性的期待,提到了對自己的建議,包括不要太聽父母的話、務實點、多讀書和多寫文章。文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和對自己未來的期許。
Thumbnail
心靈不雞湯—30歲的他,最終活成了他想活的樣子嗎?
Thumbnail
心靈不雞湯—30歲的他,最終活成了他想活的樣子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