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次提醒大家,陳玉珍提案讓中國醫生免試執業,到底會不會也方便台灣人器官直送天聽呢?
再來總複習一次:
國民黨的「民生法案優先」原來是「中國人優先」:陳玉珍提案 :外國醫事人員可以到金門、馬祖、澎湖來執業,不須通過我國醫師國考認證。
讓中國醫生免試執業,不僅影響台灣醫療品質,增加醫療糾紛風險,造成醫界不公平競爭,更進一步加劇對中國的依賴
翁曉玲提案:中國人繼承台灣人遺產上限200萬已經不合時宜應予以刪除。
如果取消繼承上限,提高假結婚、詐騙風險,將加速資本與資產外流,影響台灣經濟自主權。
這兩項對中國人有特殊待遇的提案,削弱台灣的醫療與經濟安全,甚至影響國家主權。
不僅完全不符合台灣民生利益,甚至還開後門讓中共透過法律進一步滲透台灣。
一個第一階段罷免提案沒通過,一個不分區立委,有恃無恐,繼續藐視台灣人權益。
透過這兩個人,大家就可以預想如果大罷免失敗的後果,會有多慘了。
-
更不要忘記,藍白還打算繼續聯手推出一連串影響選舉公平性的法案,包括:
國安戰略法草案:
將原本在總統手上的國家安全大政方針變成國民黨(傅崐萁)決定。
戒嚴法 :
讓國家發生戰爭後無法戒嚴。
公投綁大選:
讓選舉變成政治動員戰場,削弱理性討論空間。
不在籍投票:
若無嚴格監察機制,可能成為境外勢力介選的漏洞。
中配入籍六變四:
改變台灣選舉人口結構,讓中國因素影響更大。
許宇甄版選罷法:
罷免成功門檻提高,讓選民更難制衡不適任民代。
翁曉玲版選罷法(調整民調封關期):
從選前十天縮短至三天,影響選民判斷,讓最後關鍵時刻更容易被操弄。
翁曉玲版選罷法(加嚴罷免門檻):
進一步削弱公民對民代的監督權。
翁曉玲提修憲(公投罷免總統):
讓總統陷入不斷被動員罷免的政治風暴,影響國家穩定。
這些法案的共通點是什麼?
不是為了改善民生,而是透過制度變更操弄選舉,影響選民結構,擴大中國勢力的介選空間,並且讓政黨更難被監督。
以上這些問題的核心,不是「藍綠對立」,而是台灣的民主能否撐過未來的挑戰。
等到權力全部集中到立法院以後,中國只需要控制立法院,就控制了台灣的國防外交的中心,到時候總統選誰已經沒有用了。
如果我們現在不行動,以後的選舉、罷免、民主機制可能會被一步步掏空。
等到那天到來,後悔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