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籤詩:
「花開花謝在春風,貴賤窮通百歲中。羨子榮華今以已,到頭萬事總成空。」籤詩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句臺語諺語?這句諺語是這樣說:「枵鬼假細膩。(Iau-kuí ké sè-jī.)」意思是,看著眼前的食物,明明很想吃,嘴巴上卻說不用不用。
面對內心的渴望,到底要不要說出口呢?如果不說的話,又會對我們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老天爺就透過這首籤詩,來告訴我們祂的看法。
這首籤詩的主人翁名叫殷浩。他是誰呢?
殷浩字淵源,陳郡長平人,東晉時代的政治人物。
魏晉南北朝時代,是歷史上一段政治錯綜復雜的時代。一般來說,想成為一個成功的政治人物,除了能力要有、運氣要好之外,再來就是要能閱讀空氣,看到隱藏在問題背後真正問題的通靈力。尤其是魏晉南北朝,這種幾年就會換個政府,沒多久就會換個主子的時代,後兩項能力,是很大比例地影響一個人升官的機運。
殷浩的爸爸在當時本就是江東本土派的政治人物,很有影響力,所以殷浩也算是一個政二代。不過,他一開始成為受到矚目的原因,跟政治沒什麼關係,而是跟「清談」有關。
因為那時候政治不穩定,老百姓一直過著今天可能沒事,明天突然戰爭的日子,所以當時很流行「清談」。清談的主題大多跟玄學、老莊相關。這種清談偏向於人不一定要努力,今朝有酒今朝醉,因為明天與意外不知道哪個先到。
殷浩很會清談,談得頭頭是道,很快地他就成為當時著名的網紅,追蹤他的粉絲沒有上百萬,也有數十萬。有這麼多粉絲追蹤,也成功吸引當政者的注意。因此,開始有人來邀請他到朝廷當官,但是他很都拒絕。直到會稽王司馬昱的邀請,他才在拒絕很多次後,勉為其難地答應。
殷浩就是在這種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邀請下,到朝廷當官。
但是,當時的政局很複雜,雖然說他是被慎重邀請來當官,但實際上他就是個擋箭牌。擋誰呢?擋桓溫。桓溫在當時是個權臣,政治勢力龐大,皇帝老闆一方面需要他,另一方面又怕他,所以才會找人氣也很高的殷浩,來跟他打對台,藉此平衡桓溫的勢力。
然而,殷浩雖有高人氣,也很會清談,但在政治上的敏銳度,跟桓溫比起來,那可就差遠了。因此他當了一段時間的官後,因為北伐失敗,反而被桓溫以此為藉口,將他資遣了。
被資遣的殷浩,回到家之後,依然繼續清談,外表上完全看不出來他的心情是不是受到影響。不過,家人倒是看到他有個怪異的舉動,那就是他手指天空,寫著「咄咄怪事」,意思是自己怎麼會遇到這種衰事呢?真是太傷心囉!
可見,他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情緒。
後來,桓溫也寫了信邀請他再次出來當官。由於他本人也很想要做官,因此收到信後,立刻寫好回信,想告訴桓溫,我願意。但是,寫完信之後,他又讀了一遍,覺得自己這麼急切地答應,會顯得自己太急躁,怕被對方瞧不起,於是就撕掉重寫。就這樣,寫了十幾次,每次都覺得不滿意,最後竟然寄了一張空白信紙回去。桓溫看到回信後,心想這是三小?一張空白信紙?因此,這件事最後就不了了之了。
不負責任解籤:
從殷浩的表現來看,他其實真的很想、很想、很想到朝廷當官。其實這也沒什麼,想當官,就去做啊!但是,他卻三推四拒,一定要別人再三邀請,最後才以一種是你求我,不是我自己想要的態度接受邀約。
看起來就很假掰,不是嗎?
如果說,他是個有硬實力的人,當官之後也做得有聲有色,那也就算了。偏偏呢,他在的政治能力又很弱,一知道皇帝希望他抗衡桓溫,就立刻想辭官落跑,直到聽了別人的勸告後才留下來。
搞政治鬥爭不行,帶兵打仗,他好像也不太在行。最後才會落到被對手找到機會,用一個很正當的理由將他資遣。
其實,被資遣會感到不爽、不甘也很正常,但是他又不表現出來,好像一表現出自己真實的反應,就會因為跟原本的人設不同,而遭到眾人唾棄。他不發洩情緒,也不復盤檢討,只是一直問老天爺:「為什麽我會這麼倒霉,遇到這種怪事?」
最後,當他再次接到桓溫的邀約,請他再次到朝廷當官時,明明心裡很開心,很渴望,又害怕被別人看到自己這樣的表現,覺得這樣吃相太過難看,而回了一封空白的信,讓自己白白錯失這個大好的機會。
籤詩吉凶:
坊主認為,這是一支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然後就大聲說出來,機會才會大大方方來找我們的上籤。
想想殷浩,其實他真正想要的是到朝廷當官,而且是當大官。但是,他又要維持自己清談網紅那種不在意功名利祿的人設,明明心裡很想要,又怕別人知道,所以面對這些邀約,他一方面端著架子,一方面暗自竊喜,把自己搞得很分裂,所以才會讓自己白白錯失機會。正因為他這種又想要,但是又不好意思要的態度,才會讓老天爺到最後也搞不清楚,到底該不該給他機會,所以籤詩上才說:「羨子榮華今以已,到頭萬事總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