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南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一、


1. 原文

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東,有獸,左右有首,名曰䟣踢。有三青獸相并,名曰雙雙。


有阿山者。南海之中,有氾天之山,赤水窮焉。赤水之東,有蒼梧之野,舜與叔均之所葬也。爰有文貝、離俞、𩿨久、鷹、賈、委維、熊、羆、象、虎、豹、狼、視肉。


有滎山,滎水出焉。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


有巫山者,西有黃鳥。帝藥,八齋。黃鳥於巫山,司此玄蛇。


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榮水窮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國,姚姓,黍食,使四鳥。有淵四方,四隅皆達,北屬黑水,南屬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淵,南旁名曰從淵,舜之所浴也。


又有成山,甘水窮焉。有季禺之國,顓頊之子,食黍。有羽民之國,其民皆生毛羽。有卵民之國,其民皆生卵。


2. 注釋


1. 南海之外:指中國南部的大海之外地區。



2. 赤水:傳說中的紅色河流。



3. 流沙:古代傳說中的沙漠地帶。



4. 䟣踢:一種奇獸,長有左右兩個頭。



5. 雙雙:三隻青色的獸並列在一起的生物。



6. 氾天之山:南海中的一座山,赤水的源頭。



7. 赤水窮焉:赤水流經此地而終止。



8. 蒼梧之野:蒼梧地區的廣闊平原,相傳舜帝與叔均埋葬於此。



9. 舜與叔均:舜帝及其弟叔均。



10. 文貝、離俞、𩿨久:三種不明生物。



11. 視肉:可能指一種視覺敏銳的野獸。



12. 滎山:山名,滎水的發源地。



13. 滎水:發源於滎山的一條河流。



14. 黑水:傳說中的黑色水域。



15. 玄蛇:黑色的大蛇,以麈(鹿類動物)為食。



16. 巫山:中國著名的山脈。



17. 黃鳥:一種黃羽的鳥,可能是神話中的神鳥。



18. 帝藥,八齋:與帝王、仙藥有關的內容,可能指八種修行齋戒。



19. 不庭之山:一座位於大荒的山。



20. 榮水:傳說中的水流,至此終止。



21. 三身人:這個國家的人都有三個身體。



22. 帝俊:傳說中的上古帝王。



23. 娥皇:帝俊的妻子,與舜帝的妃子娥皇同名。



24. 姚姓:此地居民的姓氏。



25. 黍食:以黍(小米類)為主食。



26. 使四鳥:使用四種鳥類幫助勞作或傳遞消息。



27. 淵四方,四隅皆達:這片水域四方相通。



28. 少和之淵、從淵:兩個水域的名稱。



29. 舜之所浴:舜帝曾經在這裡洗浴。



30. 成山:山名,甘水的源頭。



31. 甘水:一條水流,流經成山後終止。



32. 季禺之國:一個國家,為顓頊的後代所居。



33. 顓頊:傳說中的古帝王,黃帝的孫子。



34. 羽民之國:此國居民全身長滿羽毛。



35. 卵民之國:此國人民是由卵孵化而生的。




3. 白話文

在南海之外,赤水的西邊,流沙的東邊,有一種奇獸,左右各有一個頭,名叫䟣踢。還有三隻青色的獸並列在一起,稱為雙雙。


在南海之中,有一座名叫氾天的山,赤水流經此地後終止。在赤水的東邊,有一片名叫蒼梧的平原,傳說舜帝和他的弟弟叔均就葬在這裡。這裡還有許多奇異的動物,如文貝、離俞、𩿨久,還有鷹、熊、羆、象、虎、豹、狼,以及一種名叫視肉的生物。


滎山是滎水的發源地。在黑水的南方,有一條黑色的大蛇,專門捕食麈這種鹿類動物。


巫山地區的西方棲息著黃鳥。傳說中,帝王的仙藥與八種修行齋戒與此地有關。這隻黃鳥負責看管巫山的玄蛇。


在大荒世界中,有一座名叫不庭的山,榮水流經此地後終止。這裡有一種奇特的人,他們擁有三個身體。傳說這是帝俊與妻子娥皇所生的國度,他們的姓氏是姚氏,以黍為主要食物,並且能夠驅使四種鳥類協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有四方相通的深淵,北邊連接黑水,南邊則屬於大荒。北方的深淵名為少和之淵,南方的則稱為從淵,相傳舜帝曾在這裡沐浴。


在這片大地上,還有一座名叫成山的山,甘水流經此地後終止。這裡有季禺之國,這個國家的人是顓頊的後代,主要以黍為食。這片土地上還住著兩個奇特的民族——羽民之國的人全身長滿羽毛,而卵民之國的人則是從卵中孵化出來的。


4. 總結

這段記載描述了大荒世界南海附近的地理與奇異生物。這裡有奇特的獸類,如雙頭獸䟣踢和三青獸雙雙;有神話傳說的地點,如舜帝與叔均的墓地蒼梧之野;有奇異的人類,如三身人、羽毛人和卵生人。此外,還記錄了幾座重要的山脈與水域,如滎山、巫山、不庭之山和甘水,並提及舜帝的浴場所。這些內容反映了《山海經》對古代地理、神話和生物的豐富描寫。




二、


1. 原文

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窮焉。又有賈山,汔水出焉。又有言山。又有登備之山。有恝恝之山。又有蒲山,澧水出焉。又有隗山,其西有丹,其東有玉。又南有山,漂水出焉。有尾山。有翠山。


有盈民之國,於姓,黍食。又有人方食木葉。


有不死之國,阿姓,甘木是食。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南極果,北不成,去痓果。


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兩青蛇,踐兩赤蛇,曰不廷胡余。


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夸風曰乎民。處南極以出入風。


有襄山。又有重陰之山。有人食獸,曰季釐。帝俊生季釐,故曰季釐之國。有緡淵。少昊生倍伐,倍伐降處緡淵。有水四方,名曰俊壇。


有臷民之國。帝舜生無淫,降臷處,是謂巫臷民。巫臷民肦姓,食穀,不績不經,服也;不稼不穡,食也。爰有歌舞之鳥,鸞鳥自歌,鳳鳥自舞。爰有百獸,相群爰處。百穀所聚。


2. 注釋


1. 大荒之中:指遙遠的荒野地區。



2. 不姜之山:山名,黑水至此終止。



3. 黑水窮焉:黑水流經此地後終止。



4. 賈山:山名,汔水的發源地。



5. 汔水:一條河流,源於賈山。



6. 言山、登備之山、恝恝之山、蒲山、隗山、尾山、翠山:皆為地名。



7. 澧水:發源於蒲山的水流。



8. 隗山西有丹,東有玉:隗山的西側有丹砂,東側有美玉。



9. 漂水:發源於南方某座山的水流。



10. 盈民之國:國名,居民姓於,以黍為食。



11. 方食木葉:某地居民以樹葉為食。



12. 不死之國:國名,居民姓阿,以甘木為食,可能象徵長壽或不死的特質。



13. 去痓:山名,生長一種果實,南方可成熟,北方則無法結果。



14. 南海渚中:南海中的小島。



15. 不廷胡余:神名,形象為人面,耳戴兩條青蛇,腳踏兩條赤蛇。



16. 因因乎:神名,掌管南方風。



17. 夸風曰乎民:夸風指掌控風的神,稱呼百姓為「乎民」。



18. 襄山、重陰之山:山名。



19. 季釐:傳說中的人物,以野獸為食。



20. 季釐之國:因帝俊之子季釐而得名。



21. 緡淵:水域名。



22. 少昊生倍伐,倍伐降處緡淵:少昊的後代倍伐居住於緡淵。



23. 俊壇:一片廣闊的水域。



24. 臷民之國:國名,巫臷民居住於此。



25. 帝舜生無淫,降臷處:舜的後代無淫居於此地。



26. 巫臷民:這個國家的居民,姓肦,以穀物為食,不織布、不種田,卻有衣服和食物。



27. 歌舞之鳥:這片土地上的鳥類能夠歌舞。



28. 鸞鳥自歌,鳳鳥自舞:鸞鳥能歌唱,鳳鳥會跳舞。



29. 百獸相群爰處:各種野獸聚集在此地生活。



30. 百穀所聚:這裡也是各種穀物的集中地。




3. 白話文

在大荒之地,有一座名叫不姜的山,黑水流經此地後終止。還有一座名叫賈山的山,汔水從這裡流出。此外,還有言山、登備之山、恝恝之山、蒲山、隗山、尾山、翠山等。蒲山是澧水的發源地,而隗山的西側有丹砂,東側則蘊藏美玉。南方還有一座山,漂水從這裡流出。


在這片荒野裡,有一個名叫盈民的國度,這裡的人姓於,以黍為食。另外,還有一種人,他們以樹葉為食。


這裡還有一個名為不死之國的地方,這裡的人姓阿,他們主要食用一種甘甜的樹木,或許因此而長生不老。


在大荒之地,還有一座名為去痓的山,這座山上長有一種神奇的果實,南方可以成熟,而北方則無法結果,所以稱為去痓果。


在南海的島嶼上,有一位神祇,他長著人的面孔,耳朵上掛著兩條青蛇,腳下踩著兩條紅蛇,名叫不廷胡余。


另一位神名叫因因乎,在南方被稱為因乎,而掌管風的神則稱百姓為乎民。他們居住在南極,控制風的出入。


這片土地上還有襄山和重陰之山。在這裡住著一個名叫季釐的人,他以野獸為食。傳說他是帝俊的後代,因此這個地方被稱為季釐之國。這裡還有一片名叫緡淵的水域,少昊的後代倍伐居住在這裡。附近還有一片廣大的水域,名為俊壇。


這裡還有一個特殊的國度,稱為臷民之國。相傳帝舜的後代無淫降居於此,這裡的居民被稱為巫臷民,他們姓肦,以穀物為食,雖然不織布也不種田,卻擁有衣服和食物。此外,這裡還有一種神奇的鳥類,鸞鳥能夠唱歌,鳳鳥則會跳舞。這片土地上百獸群聚,各種穀物也集中在此地生長。


4. 總結

這段記載描述了大荒南部的地理和奇異事物,包括多座山川,如不姜之山、賈山、隗山等,以及相關的水流和礦藏。還記錄了幾個奇特的國度,如盈民之國(以黍為食)、不死之國(食甘木)、巫臷民之國(不農耕卻擁有衣服與食物)。此外,還有掌控風的神靈因因乎、擁有蛇飾的不廷胡余,以及以獸肉為食的季釐。該地區還有許多神奇的動物,如會歌舞的鸞鳥與鳳鳥,百獸群聚,百穀生長,展現了《山海經》中豐富的地理風貌。




三、


1. 原文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


有人曰鑿齒,羿殺之。


有蜮山者,有蜮民之國,桑姓,食黍,射蜮是食。有人方扜弓射黃蛇,名曰蜮人。


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楓木。楓木,蚩尤所棄其桎梏,是謂楓木。


有人方齒虎尾,名曰祖狀之尸。


有小人,名曰焦僥之國,幾姓,嘉穀是食。


2. 注釋


1. 大荒之中:指遙遠的荒野地區。



2. 融天:山名,據說海水從南方流入此地。



3. 鑿齒:傳說中的惡人,被羿所殺。



4. 蜮山:山名,與蜮民相關。



5. 蜮民之國:國名,居民姓桑,以黍為食,並且獵食蜮。



6. 射蜮是食:以蜮為食物。



7. 蜮:傳說中的毒獸,能遠程發射毒氣或暗箭傷人。



8. 蜮人:指專門用弓射黃蛇的人。



9. 宋山:山名。



10. 赤蛇:紅色的蛇。



11. 育蛇:赤蛇的名稱。



12. 楓木:生長於宋山上的樹木。



13. 蚩尤所棄其桎梏:傳說蚩尤被俘時丟棄的刑具,化為楓木。



14. 祖狀之尸:一種長有虎尾、牙齒方正的奇異生物。



15. 焦僥之國:國名,居民身材矮小。



16. 幾姓:焦僥國人的姓氏。



17. 嘉穀是食:指焦僥國人以優質的穀物為主食。




3. 白話文

在大荒之地,有一座名為融天的山,海水從南方流入這裡。


有一個名叫鑿齒的人,他被羿殺死。


在蜮山上,存在一個名為蜮民的國家,這裡的人姓桑,以黍為食,他們捕食一種叫蜮的生物。有些人專門用弓射擊黃蛇,被稱為蜮人。


這裡還有一座宋山,山中有一種紅色的蛇,名叫育蛇。此外,山上生長著一種叫楓木的樹木。相傳,蚩尤被俘後曾被套上刑具,他丟棄的這些桎梏後來變成了楓木。


有一種生物,它的牙齒方正,尾巴像虎尾,名字叫祖狀之尸。


在這片土地上,還有一個名叫焦僥的國家,這裡的人身材矮小,姓幾,他們的主食是優質的穀物。


4. 總結

這段記載描述了大荒南部的地理和奇異生物,包括融天山(海水流入之處)、宋山(育蛇與楓木的所在地)、蜮山(蜮民之國)等。此外,提到了羿殺死的惡人鑿齒,以及擁有特殊形態的生物祖狀之尸。還描述了一些獵捕毒蜮和黃蛇的人群,以及焦僥之國的小人族。他們的生活習性、姓氏和食物構成了這片土地上獨特的文化與生態環境。




四、


1. 原文

大荒之中,有山名㱙塗之山,青水窮焉。有雲雨之山,有木名曰欒。禹攻雲雨,有赤石焉生欒,黃本,赤枝,青葉,群帝焉取藥。


有國曰顓頊,生伯服,食黍。有鼬姓之國。有苕山。又有宗山。又有姓山。又有壑山。又有陳州山。又有東州山。又有白水山,白水出焉,而生白淵,昆吾之師所浴也。


有人名曰張弘,在海上捕魚。海中有張弘之國,食魚,使四鳥。


有人焉,鳥喙,有翼,方捕魚於海。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頭。鯀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頭。驩頭人面鳥喙,有翼,食海中魚,杖翼而行。維宜芑苣,穋楊是食。有驩頭之國。


帝堯、帝嚳、帝舜葬於岳山。爰有文貝,離俞、𩿨久、鷹、賈、延維、視肉、熊、羆、虎、豹;朱木,赤支,青華,玄實。有申山者。


2. 注釋


1. 㱙塗之山:山名,青水的盡頭。



2. 青水窮焉:青水流到此地止步。



3. 雲雨之山:與雲雨有關的山。



4. 欒:樹名。



5. 禹攻雲雨:大禹治理水患,涉及雲雨之地。



6. 赤石焉生欒:赤色的石頭上長出欒樹。



7. 黃本,赤枝,青葉:欒樹的根黃,枝紅,葉青。



8. 群帝焉取藥:眾神帝在此取藥。



9. 顓頊:上古帝王之一。



10. 伯服:顓頊的子孫,以黍為食。



11. 鼬姓之國:居民姓鼬。



12. 苕山、宗山、姓山、壑山、陳州山、東州山、白水山:一系列山名。



13. 白水山生白淵:白水從白水山流出,形成白淵。



14. 昆吾之師:指昆吾國的軍隊或祭司。



15. 張弘:海上捕魚的人。



16. 張弘之國:以張弘命名的國家,以魚為食,馴養四種鳥。



17. 驩頭:人名,鯀和士敬的後代。



18. 驩頭人面鳥喙,有翼:長著人的臉,鳥的嘴巴和翅膀。



19. 杖翼而行:依靠翅膀行走。



20. 維宜芑苣,穋楊是食:驩頭的食物是某些特定的植物。



21. 驩頭之國:以驩頭為名的國家。



22. 帝堯、帝嚳、帝舜葬於岳山:三位上古帝王的陵墓在岳山。



23. 文貝、離俞、𩿨久、鷹、賈、延維、視肉、熊、羆、虎、豹:岳山周圍的動物。



24. 朱木,赤支,青華,玄實:不同顏色的植物。



25. 申山:山名。




3. 白話文

在大荒之地,有一座名叫㱙塗的山,青水流經此地而終結。這裡還有一座雲雨之山,山上生長著一種叫欒的樹。當大禹治理水患時,這座山上有赤色的石頭,石頭上長出了欒樹。欒樹的根是黃色的,枝幹是紅色的,葉子是青色的,眾神帝會在這裡採藥。


這裡有一個叫顓頊的國家,顓頊的後代伯服在此地,以黍為食。此外,還有一個鼬姓的國家。這片地區有許多山,包括苕山、宗山、姓山、壑山、陳州山、東州山、白水山。白水從白水山流出,形成白淵,昆吾的軍隊曾在這裡沐浴。


在海上,有一個名叫張弘的人,他在海裡捕魚。在海中,有一個名為張弘之國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居民以魚為食,並且驅使四種鳥類來幫助他們。


這片大荒之地還有一種奇特的生物,他們的嘴巴像鳥喙,長著翅膀,會在海上捕魚。其中有一個人叫驩頭,他是鯀與妻子士敬的後代,士敬生了炎融,而炎融又生了驩頭。驩頭長著人的臉、鳥的嘴和翅膀,靠著翅膀行走,他們主要吃海裡的魚,並且以維宜、芑苣、穋楊這些植物為食。驩頭族建立了一個國家,名叫驩頭之國。


傳說,帝堯、帝嚳和帝舜的陵墓都位於岳山。在這片土地上,生活著各種動物,如文貝、離俞、𩿨久、鷹、賈、延維、視肉、熊、羆、虎、豹。此外,這裡還生長著紅色的樹木(朱木)、赤支、青華以及黑色果實的植物(玄實)。這裡還有一座山,名叫申山。


4. 總結

這段記載描述了大荒南部的地理、奇異生物和神話故事。文中提到㱙塗山與雲雨之山,其中生長著神奇的欒樹,被古代帝王用來採藥。此外,提到了顓頊的後裔伯服、鼬姓國等,以及多座具有特定特徵的山。還記載了以張弘命名的海上國家,以及長有人面、鳥喙、翅膀的驩頭族,他們能夠捕魚並靠翅膀行走。最後,記載了岳山作為帝堯、帝嚳、帝舜的安葬之地,以及這片土地上的各種動植物。




五、


1. 原文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臺高山,海水入焉。


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有蓋猶之山者,其上有甘柤,枝幹皆赤,黃葉,白華,黑實。東又有甘華,枝幹皆赤,黃葉。有青馬。有赤馬,名曰三騅。有視肉。


有小人名曰菌人。


有南類之山,爰有遺玉、青馬、三騅、視肉、甘華,百穀所在。


2. 注釋


1. 天臺高山:山名,海水流入此地。



2. 東南海之外:指中國東南沿海之外的地區。



3. 甘水:水名,可能指某種甜美的水域。



4. 羲和之國:以羲和命名的國家。



5. 羲和:傳說中為帝俊(帝喾)之妻,為日神,負責管理太陽。



6. 浴日於甘淵:指羲和在甘淵給太陽沐浴。



7. 帝俊:上古神話中的帝王,即帝喾。



8. 生十日:羲和生了十個太陽。



9. 蓋猶之山:山名。



10. 甘柤:一種神奇的樹,樹枝幹呈紅色,葉子是黃色的,花是白色的,果實是黑色的。



11. 甘華:另一種樹,枝幹皆赤,葉黃。



12. 青馬:毛色青色的馬。



13. 三騅:一種赤色的馬,可能代表特定的神獸。



14. 視肉:不明,可能是一種動物或神奇的肉類。



15. 菌人:一種小人,可能與菌類有關。



16. 南類之山:山名。



17. 遺玉:某種珍貴的玉石。



18. 百穀所在:此地適合農耕,生長各種穀物。




3. 白話文

在大荒之地,有一座名叫天臺高山的山,海水流入這裡。


在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存在一個羲和之國。有一位女子名叫羲和,她正在甘淵為太陽沐浴。羲和是帝俊的妻子,她生下了十個太陽。


有一座名叫蓋猶的山,山上生長著一種名為甘柤的樹,這種樹的枝幹都是紅色的,葉子是黃色的,開白色的花,結黑色的果實。在這座山的東方,還有一種樹叫甘華,枝幹也是紅色的,葉子呈黃色。此外,這裡還有青色的馬和赤色的馬,其中赤馬被稱為三騅,還有一種名為視肉的神奇生物。


這片大荒之地還有一種奇特的小人,名叫菌人。


此外,還有一座南類之山,這裡擁有珍貴的玉石(遺玉)、青馬、三騅、視肉、甘華,並且是各種穀物的生長之地。


4. 總結

這段記載描述了大荒南部的奇特地理、神話故事和異獸奇樹。天臺高山是海水流入的地方,而東南海之外的羲和之國,則是掌管太陽的羲和所在,她生下了十個太陽。蓋猶之山上生長神奇的樹木,並有特殊的馬匹和生物。文中還提到了一種奇異的小人菌人,以及南類之山,這裡富含珍寶,適合農耕,擁有豐富的資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雷冥的沙龍
5會員
522內容數
雷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5
一、 1. 原文 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天毒,其人水居,偎人愛人。 西海之內,流沙之中,有國名曰壑市。 西海之內,流沙之西,有國名曰沮葉。 流沙之西,有鳥山者,三水出焉。爰有黃金、璿瑰、丹貨、銀鐵,皆流于此中。又有淮山,好水出焉。 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
2025/03/25
一、 1. 原文 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天毒,其人水居,偎人愛人。 西海之內,流沙之中,有國名曰壑市。 西海之內,流沙之西,有國名曰沮葉。 流沙之西,有鳥山者,三水出焉。爰有黃金、璿瑰、丹貨、銀鐵,皆流于此中。又有淮山,好水出焉。 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
2025/03/25
一、 1. 原文 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間,附禺之山,帝顓頊與九嬪葬焉。爰有𩿨久、文貝、離俞、鸞鳥、凰鳥、大物、小物。有青鳥、琅鳥、玄鳥、黃鳥、虎、豹、熊、羆、黃蛇、視肉、璿、瑰、瑤、碧,皆出衛於山。丘方圓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為舟。竹南有赤澤水,名曰封淵。有三桑無枝。丘西有
2025/03/25
一、 1. 原文 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間,附禺之山,帝顓頊與九嬪葬焉。爰有𩿨久、文貝、離俞、鸞鳥、凰鳥、大物、小物。有青鳥、琅鳥、玄鳥、黃鳥、虎、豹、熊、羆、黃蛇、視肉、璿、瑰、瑤、碧,皆出衛於山。丘方圓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為舟。竹南有赤澤水,名曰封淵。有三桑無枝。丘西有
2025/03/25
一、 1. 原文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濕山,水東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國山。 有國名曰淑士,顓頊之子。 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 有人名曰石夷,來風曰韋,處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長短。
2025/03/25
一、 1. 原文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濕山,水東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國山。 有國名曰淑士,顓頊之子。 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 有人名曰石夷,來風曰韋,處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長短。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花拈鳥聽歡顏湧 山登水戲身從龍 與天地交自餘裕 往來鴻儒無白丁
Thumbnail
花拈鳥聽歡顏湧 山登水戲身從龍 與天地交自餘裕 往來鴻儒無白丁
Thumbnail
《高橋舟中二首(己未四月初六日) 其二》 南宋 · 吳潛 小麥青青大麥黄hong5,海鄉風物亦江鄉hiong。 籃鋪蠶種提歸急, 肩夯牛犂出去忙bong5。 春漲半篙波瀲灩, 曉山一带色微茫bong5。 東風客子思歸切, 不待啼鵑也斷腸ti
Thumbnail
《高橋舟中二首(己未四月初六日) 其二》 南宋 · 吳潛 小麥青青大麥黄hong5,海鄉風物亦江鄉hiong。 籃鋪蠶種提歸急, 肩夯牛犂出去忙bong5。 春漲半篙波瀲灩, 曉山一带色微茫bong5。 東風客子思歸切, 不待啼鵑也斷腸ti
Thumbnail
周圍是一片濃綠色樹木與翠綠草叢,往草叢的縫隙間往外看,可以發現有一彎小溪。小溪裡時不時就有幾條魚游過去,水有點混濁,只能免強看到魚的身影。
Thumbnail
周圍是一片濃綠色樹木與翠綠草叢,往草叢的縫隙間往外看,可以發現有一彎小溪。小溪裡時不時就有幾條魚游過去,水有點混濁,只能免強看到魚的身影。
Thumbnail
敗莠今除明萌露 山崩林毀世紀復 道德喪萬劫輪迴 小室哲齋心適如
Thumbnail
敗莠今除明萌露 山崩林毀世紀復 道德喪萬劫輪迴 小室哲齋心適如
Thumbnail
那個最坦的神獸,難道也存在於這個國度之中嗎?
Thumbnail
那個最坦的神獸,難道也存在於這個國度之中嗎?
Thumbnail
滐兒迎向獵獵的太初風勢,躍上珍愛的駿馬,倒入散發冷火與美酒信息素的俊挺騎士懷裡。
Thumbnail
滐兒迎向獵獵的太初風勢,躍上珍愛的駿馬,倒入散發冷火與美酒信息素的俊挺騎士懷裡。
Thumbnail
《詩經·小雅·正月》(部分) 謂山蓋卑,為岡為陵ling5。民之訛言,寧莫之懲ting5。(訛民之言,寧莫懲之的倒裝) 召彼故老,訊之占夢bong5(蒙)。具曰予聖,誰知烏之雌雄hiong5? 謂天蓋高,不敢不局kiok8(協kik8)。謂地蓋厚,不敢不蹐tsik。 維號斯言,有倫有脊t
Thumbnail
《詩經·小雅·正月》(部分) 謂山蓋卑,為岡為陵ling5。民之訛言,寧莫之懲ting5。(訛民之言,寧莫懲之的倒裝) 召彼故老,訊之占夢bong5(蒙)。具曰予聖,誰知烏之雌雄hiong5? 謂天蓋高,不敢不局kiok8(協kik8)。謂地蓋厚,不敢不蹐tsik。 維號斯言,有倫有脊t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