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 我是CCChen
2024年已取得iPAS食品品保工程師-初級證書分享 食品品保概論 最近四次題目(112年+113年 , 每年各2次, 共4次) 出題占比分析讓考生知道,食品品保概論 前5大重要必考主題, 集中學習
歷次食品品保概論考試各主題出題數目占比總表 (每次66題, 4次 總計 264 題)
可以明顯看出,在所有四次考試中,食品法規與標示都是出題比例最高的項目,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從 112 年的 34.85% 上升至 113 年的 39.39% 和 40.91%。
這強調了食品品保初級工程師對於最新的法規變動和標示規範必須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追溯追蹤系統作為食品法規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也包含在此主題中。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 (FSMS) / HACCP 在四次考試中都維持著相對穩定的出題比例,約在 15% 左右,顯示其作為食品品保核心知識的重要性不減。
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 (GHP) 的出題比例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但仍然是重要的基礎知識。
品質管理 (QM) 的出題比例在四次考試中相對穩定,維持在 9% 至 12% 之間,說明品質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工具在食品品保領域中持續受到重視。
食品中毒與微生物 的出題比例在 113 年有明顯提升,可能反映了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中微生物污染問題的受關注程度增加。
食品添加物與污染物 的出題比例在 113 年也有所提升,反映了對食品化學安全風險的關注。
建議考生: 食品品保概論 應將學習重點放在以下7大項(依序準備)
- 食品法規與標示
-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 (FSMS) / HACCP
- 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 (GHP)
- 品質管理
- 數位轉型
- 食品中毒與微生物
- 食品添加物與污染物
彙整重要的食品品保相關知識點:
- 食品安全管制系統 (HACCP): HACCP 原則與實施:
- 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 (CCP) 的判定,管制界限的建立,監測,矯正措施,確認 (驗效),記錄保存,管制小組的職責與訓練,內部稽核。 前提方案 (Prerequisite Programs): 維持食品供應鏈的製程與衛生環境的基礎條件及活動,如原料倉儲、能源管理,GHP 準則,病媒管制。 食品安全文化: 藉由凝聚共識、員工晨會、品管圈等方式達成。
- 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 (GHP):
- 作業場所與設備衛生管理: 清潔衛生檢查頻率與標準,防止病媒侵入,廢棄物處理。 製程管理與品質管制: 成品放行,儀器校正,殺菌作業要求,酸化罐頭食品,冷藏即食食品保存期限,無菌充填包裝系統操作。 人員衛生管理: 從業人員衛生要求。
- 食品標示與法規:
- 一般標示規定: 品名、廠商資訊、有效日期,內容物名稱及百分比,原產地標示,製造廠標示。 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標示: 正確標示方式,免標示條件。 食品過敏原標示: 應標示之過敏原,顯著醒語資訊。 營養標示: 應標示項目與單位,零標示條件,小包裝標示。 健康食品標示: 保健功效範圍,冬蟲夏草菌絲體標示規定。 全穀產品宣稱與標示原則:。 果蔬汁標示: 總含量標示。 重組肉與注脂肉標示: 顯著標示與醒語。 其他特定產品標示: 包裝乳品,冷凍食品。 不得標示事項: 醫療效能。 違反標示之法律責任: 食品標示不實與食品宣稱不實。 食品添加物標示: 功能性名稱,正面表列。
- 食品添加物與食品安全:
- 食品添加物管理: 正面表列,使用範圍與限量,專櫃儲放與專人管理,使用紀錄,非法食品添加物。 加工助劑: 准許使用之溶劑。 食品攙偽假冒: 定義與類型。 食品中毒: 生物性中毒為主要原因,常見污染菌種,預防措施。
- 食品微生物與衛生:
- 微生物衛生標準: 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等。 罐頭食品殺菌: 避免殺菌前腐敗,殺菌條件與紀錄。 食品腐敗與變質: 常溫保存原因。 黴菌與黴菌毒素: 生長條件,常見毒素。 食品過敏原: 常見過敏原。 其他危害因子: 環氧乙烷,苯駢芘,組織胺,重金屬,順丁烯二酸酐,蘇丹紅,三聚氰胺。
- 食品追溯追蹤系統:
- 建立與管理: 適用範圍與對象,應包含資訊,紀錄保存,物流業者責任,重製品管理,不良品管理,輸入食品追溯追蹤。 資訊申報: 申報頻率,上傳至「非追不可」系統。 法律責任: 未建立、建立不實、未申報等罰則。
- 品質管理與成本:
- 品質成本分類: 預防成本、鑑定成本、內部失敗成本、外部失敗成本。 品管七手法與新七手法: 工具及其應用。 全面品質管理 (TQM): 品質保證。 品質大師理念: 戴明、費根堡、克勞斯比。 統計製程管制 (SPC): 直方圖應用。 資料分析與應用: 資料、資訊、價值關係,工業大數據,電腦視覺於食品管理,數位轉型。
- 食品法規與主管機關:
-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食品業者定義。 食品藥物管理署 (FDA): 網站資訊,輸入食品查驗。 衛生福利部: 食品衛生安全管理業務。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CNS 標準。 糧食管理法:。 公平交易法:。
- 其他重要知識點:
- 食品業者應設立實驗室之條件:。 食品回收與銷毀:。 病媒管制:。 食品安全評鑑:。 企業社會責任:。 供應商管理:。
經初步分析,占比最多的三大主題為:
- 食品標示相關法規: 涵蓋營養標示、過敏原標示、基因改造食品標示、產地標示、全穀產品宣稱等。
- 食品安全管制系統 (HACCP、GHP、ISO 22000) 與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 (GHP): 包含HACCP原則、前提方案、監測、確認、矯正措施、GHP要求等。
- 食品追溯追蹤系統: 包含追溯追蹤系統的建立、管理、法規要求、資訊申報等。
以下隨機整理出此三大主題中20題高頻率出現的題目供參考:
- 題目: 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應遵行?
- (A) 最大表面積不足 80 平方公分之小包裝,除品名、廠商名稱及有效日期外,其他項目標示字體之長度及寬度各得小於 2 毫米,此最大表面積指一容器中具有最大面積之平面
- (B) 食品形態為錠狀、膠囊狀之營養成分應以「每一份量(或每份)」及「每一百公克(或毫升)」,並加註該產品每包裝所含之份數
- (C) 維生素、礦物質以有效數字不超過四位為原則
- (D) 可以吸管吸食之半固體凝膠包裝產品,營養標示應以毫升為單位
- 正確答案: (A)
- 解析: 根據的敘述,選項A符合小包裝食品營養標示的規定。選項B的描述不完全正確,錠狀、膠囊狀食品應標示「每一份量(或每份)」及「每一份(每包裝)」,並加註該產品每包裝所含之份數。選項C的維生素、礦物質應以有效數字不超過三位為原則。選項D可以吸管吸食之半固體凝膠包裝產品,營養標示應以每一份量及每100公克(或毫升)為單位。
- 題目: 下列何者是建立以行為為基礎的食安管理系統的首要步驟?
- (A) 制定 HACCP 計畫書
- (B) 每一層級員工了解本身職責
- (C) 辦理員工衛生安全基礎教育訓練
- (D) 強化員工心理素質
- 正確答案: (B)
- 解析: 建立以行為為基礎的食安管理系統,首要步驟是讓每一層級的員工了解自己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職責。
- 題目: 有關「食品及其相關產品追溯追蹤系統管理辦法」之適用性敘述,何者錯誤?
- (A) 紀錄保存範圍僅要求食品生產鏈之往上一手來源追溯及往下一手成品追蹤之紀錄管制
- (B) 有關「產品資訊」之「淨重、容量、數量或度量」紀錄內容係指當日該批生產總量
- (C) 凡經公告指定規模及類別之食品業者,須定期將相關資訊上傳至「食品追溯追蹤管理資訊系統(非追不可)」平台
- (D) 食品業者應建立追溯追蹤系統與食品業者登錄為兩個不同法條依據與管理目的的獨立系統
- 正確答案: (C) 解析: 根據,經公告指定規模及類別之食品業者,須定期將相關資訊上傳至「食品追溯追蹤管理資訊系統(非追不可)」平台是正確的敘述。選項B中,「淨重、容量、數量或度量」紀錄內容應指該批次之資訊,而非僅限於當日總量。
- 題目: 下列何者符合全穀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 a.固體產品所含原料粉佔配方總重量百分比 51%(含)以上為全穀,可宣稱為全穀原料粉; b.固體產品所含全穀成分佔配方總重量百分比 51%(含)以上,可宣稱為全穀產品; c.固態產品中全穀燕麥佔配方總重量百分比 51%以上,產品可以全穀燕麥命名; d.全穀含量占配方總重量百分比為 50.5%,視為 50%。
- (A) bcd (B) bcd (C) acd (D) bc
- 正確答案: (A)
- 解析: 根據,選項b、c、d 的敘述皆符合全穀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選項a錯誤,宣稱為全穀原料粉,其內容物(原料)須百分比 100%以上。
- 題目: 依據食品安全管制系統準則之規定,下列對於有關「監測計畫」之敘述,何者不正確?
- (A) 監測係針對每一重要管制點所訂定之項目、方法、頻率及操作人員 (B) 監測的目的為觀察或測試 CCP 之執行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 (C) 監測的頻率是由業者自訂,準則中並未明確要求最低監測頻率 (D) 監測之操作人員應明確列出職位與姓名,並在文件中列明職務代理人
- 正確答案: (C)
- 解析: 根據,監測的頻率應足以確保CCP處於管制下,雖然準則未明確要求最低頻率,但業者自訂之頻率應能有效達到監測目的。
- 題目: 食品過敏原標示規定,若產品為花生牛奶罐頭,該如何標示,下列何者較正確?
- (1)「本產品含有花生、牛奶」;(2)「本產品含有花生、牛奶,不適合對其過敏體質者食用」;(3) 「本產品含有花生」;(4) 「本產品含有花生,不適合對其過敏體質者食用」
- (A) 1, 2 (B) 3, 4 (C) 1, 2, 3, 4 (D) 以上皆非
- 正確答案: (A)
- 解析: 根據,應標示產品含有的過敏原名稱,並加註警語提醒過敏體質者注意。因此,(1)和(2)為較正確的標示方式。
- 題目: 食品業者建立食品追溯追蹤系統,在發生產品安全事件時,追溯追蹤系統的主要功用,對於下列何者較為不適合?
- (A) 可從有問題產品端快速追溯食品供應商資訊
- (B) 可從有問題食品原料快速追蹤產品流向
- (C) 迅速並準確移除有問題之食品
- (D) 掌握平常產品之原料來源及產品流向
- 正確答案: (D)
- 解析: 追溯追蹤系統的主要功用在於事件發生時的應變與問題釐清,雖然平時也記錄原料來源及產品流向,但在產品安全事件時,其功用更著重於快速追溯與追蹤問題批次。
- 題目: 有關包裝食品含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標示,下列何者為屬正確標示?
- (A) 市售包裝大豆油使用基因改造黃豆為原料,其包裝標示「基因改造」
- (B) 市售包裝大豆油使用基因改造黃豆為原料,包裝未標示與基因改造有關之字句
- (C) 市售包裝大豆油使用基因改造黃豆為原料,標示「不含基因改造」
- (D) 以上皆正確
- 正確答案: (A)
- 解析: 根據,使用基因改造黃豆為原料製成的大豆油,應於包裝上標示「基因改造」。
- 題目: 國內食品業之從業人員、作業場所、設施衛生管理及其品保制度,均應符合: (A) 台灣優良食品通專則(TQF) (B) 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 (C) 臺灣優良農產品驗證管理辦法(CAS) (D) 中國國家標準(CNS)
- 正確答案: (B)
- 解析: 國內食品業應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
- 題目: 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類別及規模之食品業者,應置一定比率,並領有專門職業或技術證照之食品、營養、餐飲等專業人員,辦理何種業務? (A) 食品衛生安全管理 (B) 倉儲管理 (C) 生產管理 (D) 工廠經營管理 正確答案: (A) 解析: 經公告的食品業者應設置專業人員辦理食品衛生安全管理業務。
- 題目: 依據 GHP 準則,下列有關即食餐飲熱存之要求,溫度應保持在攝氏?
- (A) 五十度以上 (B) 五十五度以上 (C) 六十度以上 (D) 六十五度以上
- 正確答案: (C)
- 解析: 根據,即食餐飲熱存溫度應保持在攝氏六十度以上。
- 題目: 有關食品製造廠之標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製造廠與負責廠商皆應標示
- (B) 同一公司之不同製造廠,廠商僅能以公司代表標示
- (C) 同一公司之不同製造廠位於不同國家時,須標示製造廠
- (D) 以上皆是
- 正確答案: (C)
- 解析: 當同一公司的不同製造廠位於不同國家時,必須標示製造廠。
- 題目: 下列哪一種業者,依「食品及其相關產品追溯追蹤系統管理辦法」,可不必上網上傳至資訊平台?
- (A) 食品加工業者 (B) 調配業 (C) 食品添加物製造 (D) 未改變原包裝型態之組合業者
- 正確答案: (D)
- 解析: 未改變原包裝型態之組合業者,依規定可不必上網上傳至追溯追蹤管理資訊系統。
- 題目: 某工廠的產品發現使用之食品添加物超量可能違反法令規定或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疑慮,因此開始準備進行成品回收作業,此時應優先進行哪一項作業?
- (A) 追查產品流向 (B) 進行產品檢驗 (C) 至通路收購產品 (D) 追究供應商責任
- 正確答案: (A)
- 解析: 進行食品回收作業時,應優先追查產品流向,以便有效回收問題產品。
- 題目: 有關輸入食品及其相關產品之追溯追蹤,下列各敘述中何者不正確:
- (A) 國內生產製造之加工食品外銷至他國後,因故退貨,該批復運進口之產品一定要建立其追溯追蹤系統,並將相關資訊上傳至「食品追溯追蹤管理資訊系統(非追不可)」
- (B) 輸入食品業者將某一批輸入之食品及其相關產品置於自家零售店面販售時,該批產品即無需上傳最終消費端流向資訊,但仍需將該批產品之數量等資訊記載為出貨予自家零售店面
- (C) 輸入食品業者建立之追蹤追溯系統若經稽查不符合規定,且遭受到歇業、停業或廢止登錄之處分,在此處分期間,主管機關可不受理該業者辦理輸入報驗
- (D) 輸入食品業者於申請輸入食品及其相關產品查驗時申報之資訊不實,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其罰則與在食品追溯追蹤管理資訊系統中建立之資料不實相同
- 正確答案: (A)
- 解析: 復運進口的產品是否需要強制建立追溯追蹤系統需視其是否屬於公告應建立追溯追蹤系統之產品類別與規模。
- 題目: 依據 GHP 準則,對於「應設置防止病媒侵入」之地點,何者不正確?
- (A) 廢棄物儲存區 (B) 門窗 (C) 抽排氣通風口 (D) 排水溝
- 正確答案: (A)
- 解析: 廢棄物儲存區是病媒容易孳生的地方,更應加強病媒防治,而非不需防止病媒侵入。門窗、抽排氣通風口、排水溝等處皆應設置防止病媒侵入之設施。
- 題目: 順丁烯二酸酐澱粉事件屬於下列何種違法行為? (A) 非法工業用原料流入食用 (B) 使用來源不明的原料 (C) 飼料用原料流入食用 (D) 廢油流入食物鏈 正確答案: (A) 解析: 順丁烯二酸酐為工業用原料,不得添加於食品中。
- 題目: ISO 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系統所提及之前提方案( prerequisite program)中,以下那一項並非相關要求?
- (A) 應考量法令、法規要求和與客戶互相同意之要求
- (B) 考量服務供應商之管理如病媒防治、廢棄物處理
- (C) 考量生產設備之能源基線建立與績效量測驗證
- (D) 確保人員衛生,包括內部員工、訪客等
- 正確答案: (C)
- 解析: 能源基線建立與績效量測驗證並非ISO 22000前提方案的主要要求。
- 題目: 食品安全管制系統在推動過程,以下描述何者有誤?
- (A) 應先針對 CCP 進行驗效,並定期確認系統之有效性
- (B) 確認系統之有效性也包括了重新進行 CCP 驗效
- (C) 為確認系統之有效性,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外部稽核
- (D) 產品送檢可視為確認系統有效性的一種作法
- 正確答案: (C)
- 解析: 確認系統有效性不一定需要每年安排外部稽核,業者可依據自身需求及法規要求決定稽核頻率。
- 題目: 某工廠生產 10%果汁含量的 600 ml 寶特瓶裝百香果汁,生產 10,000 瓶,請問原汁含量(以 100%計),應至少需要多少量為合理(不考慮損耗之情形)。 (A) 600 L (B) 500 L (C) 550 L (D) 385 L
- 正確答案: (A)
- 解析: 每瓶600 ml,含10%原汁,故每瓶需60 ml原汁。10,000瓶共需 60 ml x 10,000 = 600,000 ml = 600 L原汁。
我是CCChen:
請持續追蹤我, 隨時更新最新情報與分享資料.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請幫我按個愛心,也歡迎 按讚 + 收藏 + 分享+轉發
我將持續分享更多AI學習攻略、考試技巧、AI 工具應用 等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