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習慣致富:為何彩票得主常常一夜暴富,卻又迅速敗光?

【書評】習慣致富:為何彩票得主常常一夜暴富,卻又迅速敗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如果我們能改變相信的事,就能改變所做的事 - 取自習慣致富

每逢過年,台灣最熱衷的活動之一,就是到投注站買張彩券或刮刮樂,期望藉由喜氣試試手氣,希望能一夕翻身,成為有錢人。

彩券這項遊戲在世界各地行之有年,因此我們時常聽聞國外的趣聞——有人一夜致富,卻在短短幾年內敗光所有財富,甚至生活比過去更加不幸。這時,許多人會用命運論來解釋這一切,認為每個人一生能擁有的財富是固定的,而這些幸運兒只是提前用光了自己的「運氣」,才導致後來的困境。

但財富的流動,真的是命運決定的嗎?為何有些富裕家庭的財產「富不過三代」,而有些白手起家的人卻能累積財富、世代相傳?

《習慣致富》一書的兩位作者——湯姆.柯利(會計師與理財顧問)與麥可.雅德尼(房地產投資顧問),透過自身的職業經歷與研究發現,真正決定一個人能否持續富有的關鍵,不是命運,也不是有富爸爸,而是習慣

本書並非教導投資技巧,而是深入探討富人的思維、行動與日常習慣。我們可以透過學習這些成功模式,轉變自己的思維,進而塑造真正長久的財富人生,而非一夕的擁有。

重點一:認清自己在財富金字塔的哪一塊

如果要成為富人,最重要的是「察覺」,我們可以利用雅德尼的財富金字塔,如下圖,了解自己是屬於哪一區塊,這可以幫助我們知道在這一個階層,要點是什麼,我們才能快速地進到上去一個新的階層。

  • 第零層:財務不穩定

這一層的人們經常是月光族,無法存到錢,總是入不敷出,只要一有錢就會花掉,卻永遠都認為賺的錢不夠花,最後總是深陷泥沼,不停地借錢過日。實際上有不少高薪族也是屬於這一階級,他們雖然賺得多也花得多,所以必須永遠都時刻忙碌,以維持生活的開銷。

💪 更上一層的方法:

✅ 學習財務管理

✅ 承認現狀,勇於改變金錢習慣


  • 第一層:財務穩定

持有至少六個月的生活費,能在離職時,保障能在生活費花盡時,找到下一份工作,並有保險可以預防意外的發生。這層的問題通常在於,現金流量受控於老闆,且想要獲取更多的現金,就難以擺脫更多的工作量,如果停止工作太久就可能跌回第零層的階級。

💪 更上一層的方法:

✅ 建構自動提款機(被動收入)

✅ 投資自己的技能

✅ 精通財務並精通一種投資工具


  • 第二層:財務安全

永充足的資產可以產生被動收入,被動收入可以完全支應每月的房租、稅務、保險、生活與醫療,確保能在不工作的狀況下,能保持生活的無虞。

💪 更上一層的方法:

✅ 持續專注會產生被動收入的資產

✅ 更主動性的投資(創業、經營、聯合投資)

✅ 精通一套更全新技能

✅ 升級顧問與人脈,與更高階層的交朋友


  • 第三層:財務獨立

累積更多的資產,創造的被動收入已能滿足夢想的生活,擁有真正意義的上的生活自由,退休並沒有在人生的規畫之中,而是奉獻與再生。

💪 更上一層的方法:

✅ 關注穩定被動的收入流

✅ 微調資產規劃與保護


  • 第四層:財務豐饒

以打造實際上的自動提款機,能快速地財富,即便支應了夢想的生活,又奉獻給社會,實際資產與收入還是不斷的增加,


raw-image


自身的財富水準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結果,抱怨是沒有用的,「察覺」是第一步,財務金字塔讓我們能認清自己在財務金字塔的哪一塊,我們才能鎖定下一步應該做什麼。


重點二:收入不會致富,資產才有辦法

成為富人的關鍵不在於主動收入,而在於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

每個人在社會上都很怒力賺錢,試圖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但為什麼財富卻不是平等的,關鍵在於創造的收入來源是否為重複收入,大部分的受雇者往往都是線性收入,就是工作這一次,只能領這一次錢;而富人則是創造資產,藉由資產產生重複收入,穩定數月甚至是數年的穩定收入。

雖然大部分身為受雇者的我們,難以自行主動創造資產(如:創業),但我們仍可以透過收入購買資產(如:買股)的方式取得重複收入,作者建議我們採用以下的方式:

  • 量入為主,每次存到錢
  • 將收入去購買能產生收益的資產


raw-image


重點三:怎麼培養富習慣

成功人士都必須擁有富習慣,才能長久的持有財富,而富習慣可以透過以下的四個方法去逐漸養成:

  • 培養意識:

了解哪些方式是對財富有幫助,哪些沒有,清楚確認哪些習慣與思考是不好的,對於財富會形成破壞,並思考部分看起來非不好的習慣是否會長期破壞財富,仔細的盤點自己。

  • 捨棄窮習慣:

盤點完成後,開始透過這種方法,將這些窮習慣給移除,確保自己剩下富習慣。

  • 培養富習慣:

學習成功人士與富人的思維模式,探討成功的要點,用典範的方式塑造自己,定義自己所需要的富習慣,並從思想鼓勵自己採用富習慣對自己的生活有什麼好處。

  • 採取行動:

重點是 Be、Do、Have (成為、做、擁有),先讓自己擁有富習慣並具備富人思維,並具體實踐,做出行動,最後財富只是行動之後的結果。

最後:

書中雖有一大半的篇幅,在說明有三十個富人習慣可以參考學習,但我認為最重要的部分反而是前面與後面的段落,前面屬於心法,為什麼要學習富人的思維與習慣,後面是告知怎麼自己去透過學習,歸類屬於自己的富人習慣,最後創造出自己的一套致富套路,而書中的三十個習慣,只是基礎的參考,讓我們一開始就能有一定的基礎可以學習。


本書適合閱讀的人:

✅ 提升財務狀況

✅ 學習財務知識

✅ 創業者


書籍資訊


作者: 湯姆.柯利, 麥可.雅德尼

書名:習慣致富:成為有錢人,你不需要富爸爸,只需要富習慣

原文書名:Rich Habits,Poor Habits. The Updated Edition

譯者:羅耀宗

👉 點這裡讀墨


感謝您的閱讀,想要了解更多設計、行銷與商業好書,歡迎點這裡加入 👉 我的沙龍

avatar-img
吱吱喳喳
63會員
40內容數
專注於研究 UX、行銷領域,用文字作為心得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吱吱喳喳 的其他內容
一個週末!打造千萬事業,為暢銷書作者諾亞.凱根(Noah Kagan)提出的創業方法公式。文中強調創業需要勇氣、行動力以及找到具有商業價值的點子,並分享了尋找點子、驗證點子及計算利潤的方法。
現代人容易分心,難以專注於重要事項,導致經常忙碌卻沒有成果。本書《深度工作力》作者Cal Newport提出深度工作的重要性,並提供培養深度工作力的方法,協助讀者提升效率及競爭力。
《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由精神科醫師水島廣子撰寫,幫助打造平衡的身心靈。書中解析生氣的三大原因(困境、衝擊、領域侵犯),強調重視自身情緒、放下「正確」執念,並透過「好友筆記」法(察覺、承認、接納、轉換)療癒自己。不同於壓抑情緒或盲目正向思考,本書鼓勵察覺並撫慰情緒,以防憤怒擴大造成傷害。
本書探討多裝置體驗設計,作者 Michal Levin 提出 3C 框架(一致性、持續性、互補性設計),協助設計師打造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多裝置生態系統。文中強調在多裝置情境下,幫助產品設計師、產品經理和使用者研究員提升產品競爭力。
菲爾・默尚(Phil Mershon)在《辦活動的技術》中,分享打造難忘活動的三大關鍵:創造感受記憶(情緒、嗅覺、創新體驗)、營造心理安全感、運用故事架構。適合活動舉辦人、教育者與 HR,助你提升策劃與執行力,打造讓人想再來的活動!
這篇文章總結了書籍《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的內容,該書旨在幫助讀者克服認知偏誤,更準確地認識世界。文章重點闡述了書中提到的三大直覺偏誤:二分法、恐懼型和單一觀點,並提供瞭解決這些偏誤的方法。
一個週末!打造千萬事業,為暢銷書作者諾亞.凱根(Noah Kagan)提出的創業方法公式。文中強調創業需要勇氣、行動力以及找到具有商業價值的點子,並分享了尋找點子、驗證點子及計算利潤的方法。
現代人容易分心,難以專注於重要事項,導致經常忙碌卻沒有成果。本書《深度工作力》作者Cal Newport提出深度工作的重要性,並提供培養深度工作力的方法,協助讀者提升效率及競爭力。
《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由精神科醫師水島廣子撰寫,幫助打造平衡的身心靈。書中解析生氣的三大原因(困境、衝擊、領域侵犯),強調重視自身情緒、放下「正確」執念,並透過「好友筆記」法(察覺、承認、接納、轉換)療癒自己。不同於壓抑情緒或盲目正向思考,本書鼓勵察覺並撫慰情緒,以防憤怒擴大造成傷害。
本書探討多裝置體驗設計,作者 Michal Levin 提出 3C 框架(一致性、持續性、互補性設計),協助設計師打造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多裝置生態系統。文中強調在多裝置情境下,幫助產品設計師、產品經理和使用者研究員提升產品競爭力。
菲爾・默尚(Phil Mershon)在《辦活動的技術》中,分享打造難忘活動的三大關鍵:創造感受記憶(情緒、嗅覺、創新體驗)、營造心理安全感、運用故事架構。適合活動舉辦人、教育者與 HR,助你提升策劃與執行力,打造讓人想再來的活動!
這篇文章總結了書籍《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的內容,該書旨在幫助讀者克服認知偏誤,更準確地認識世界。文章重點闡述了書中提到的三大直覺偏誤:二分法、恐懼型和單一觀點,並提供瞭解決這些偏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