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級推理作家室見響子過世後,留下了一份名為《鏡之國》的遺稿,是她年輕時根據自身經歷所撰寫的小說。正當準備出版時,合作多年的責任編輯卻告知身為著作權繼承人、室見響子的姪女櫻庭,他認為《鏡之國》有無法忽略的不自然之處,應是作者的刻意安排,更懷疑本書有被刪除的情節。
本書以姪女的角度,在阿姨的責任編輯引導下,再次閱讀這部遺作,從中找尋蛛絲馬跡,層層抽絲剝繭,解開作者留下的謎團。
[注意:以下劇透]

這本推理小說非常精彩,不只有解謎的元素、探討重要的社會議題,更採用多重手法,讓閱讀體驗更豐富。
「書中書」的形式,讓責任編輯和作者姪女化身名偵探和助手,探索埋藏作者自身經歷的秘密。此外,在年份設定上也有巧思。作者姪女身處的年代是 2063 年,閱讀的是 2020 年代阿姨二十幾歲時的往事。
從姪女眼中看來,我們身處的現代價值觀和科技,想必都顯得落伍和過時。不過,透過本書尾聲人物的對話,看到近四十年後的現代日本,在社會制度和科技上都有顯著的進展,寄託了作者對未來的樂觀想望。
《鏡之國》也是一本讓人拍案叫絕的推理小說。全書以「容貌」為主軸,藉由二十幾歲年輕男女的群像,著重於探討容貌及人類在注重外表的社會文化下所受到的影響。閱讀到劇情尾聲,卻會發現這些不單純是知識推廣和呼籲,也是連結到最終解謎關鍵的必要鋪陳。
室見響子《鏡之國》的敘事者香住響高中時當過地方偶像,卻因為網路上的惡意留言而開始覺得自己長得很醜陋,直到多年後才發現患有「身體臆形症」(即醜陋恐懼症) 的精神疾病。
好友新飼鄉音小時候遭遇火災,臉上有灼傷疤痕。無疑是美女的她,以可套用濾鏡的直播主謀生,仍對容貌非常執著,也覺得能利用這項優勢沒什麼不對,卻在真實面貌意外曝光後精神崩潰、自殺未遂。
兩人的童年玩伴吉瀨伊織則是患有「臉部失認症」,無法辨識出人臉,在私人和工作領域都遭遇挫折,曾被視為渣男,或是工作不夠認真而遭解雇。
在「偶然」的機緣下,這三名童年玩伴在十幾年後重逢,再加上香住響公司的前輩久我原巧,在活潑又強勢的鄉音主導下,成為四個形影不離的好友。看似青春洋溢的懷舊故事,卻在聊到小時候的火災時,劇情急轉直下,變成追查兇手的推理故事。
最後發現兇手竟也患有身體臆形症,其一連串的犯案動機也與此有關。之所以能夠推論出兇手動機,就是因為香住響也曾受此疾病所苦,了解患病時的思考和行為模式。這樣的劇情安排,完美呼應前半段對容貌及心理影響的大篇幅探討,真兇的身分也是意想不到的反轉。
來談一下室見響子在《鏡之國》埋下的線索。室見響子罕見地在裝幀設計上提出要求,書封的鏡子要裂成四塊,代表書名的四重意義。
最顯而易見的一層意義,是室見響子在書中就提到,這世界是一個鏡之國,人人都被迫面對鏡子生活著,因為容貌而受到各種評論,不管美醜,毫無選擇餘地的在這個殘酷的世界生活著。
另外,我在閱讀過程中也被誤導、讀完後最驚豔的另一層意義是,這部作品像鏡子一樣,是左右反轉的。
讀者通常會順理成章的認為故事敘事者就是作者,這樣卻會出現矛盾。除了責任編輯提出的幾項線索以外,最明顯的是現實中的室見響子,怎麼看也不像是個寬大為懷、為他人體貼著想的人。故事角色應該是像鏡子般左右反轉,室見響子其實是新飼鄉音!
故事結尾出現香住響本人,和姪女櫻庭聊到已故好友的為人,希望能扭轉她對阿姨的印象,聲稱室見響子是品格高尚的人,我卻覺得這段顯得過於勉強。
以讀者的角度看來,新飼鄉音任性強勢、講話直接沒禮貌,也會半強迫的叫身邊的人行動,更不用說欺騙好友錄直播,還耍心機手段,先下手為強說希望好友可以聲援她跟伊織配對,明明香住響和伊織互相喜歡。更不用說她不時利用香住響的罪惡感,比起好友,更像是個假面閨密。
香住響和新飼鄉音 (室見響子) 這對好友的關係錯綜複雜而矛盾,之所以能夠長年維持好友狀態,我覺得最大的原因是香住響是個心胸寬大、心地善良又體貼的人,但講難聽一點就是濫好人 (笑)。書中的新飼鄉音非常不討喜,對應到現實中的室見響子,不管是在姊姊還是姪女眼中,都是個討厭的親戚。這不是因為他們忌妒大作家的成就,而是室見響子言詞刻薄、行事作風強勢固執。
作為一流的作家,室見響子專業不妥協的態度令人敬佩,但在私人領域的待人處事又是另一回事。堅持一輩子單身的室見響子,基於個人信念以及與好友的約定,會在作品中抨擊外貌主義及性別歧視。這樣的她卻會出言反諷當家庭主婦的姊姊,以及為了育兒辭掉工作的姪女。
即使好友說室見響子不是這樣的人,表示響子其實是很喜歡姊姊的,是她被姊姊疏遠。但一個人是否會受他人喜愛,不就是看他的待人處事和講出口的話嗎?所以我只覺得響子會被討厭是人之常情,畢竟誰知道你心裡真正在想什麼?況且,也不是每個人都像香住響一樣如聖母般寬大為懷,還曾想把喜歡的男生「讓給」對方,作為贖罪,這也太奇怪了吧。
還有一點是我自己的腦洞。雖然書中提到室見響子是選擇一輩子維持單身,最後卻透露室見響子其實是個怕寂寞的人。那她會不會也有可能是因為個性問題,沒有人能夠忍受她,所以才單身的?
最後,本書開頭提到「有被刪除的情節」,其實讀完全書會發現,重點不是在刪除的情節為何,而是「刻意刪除」的動作。我起初看到書背簡介時,想著該不會是名作家書稿被偷、甚至有涉及殺人案件的緣由,結果只是室見響子為了讓書名合理所做的安排,這個吊人胃口的部分跟我的預想不同,反而是劇情的其他部分比較出我意料。
除了最後對室見響子的「洗白」以外,我很喜歡這部推理小說。本書作者岡崎琢磨以《咖啡館推理事件簿》日常推理系列小說聞名,有別於「咖啡館」系列以京都為故事背景,《鏡之國》以福岡作為舞台,而作者即是出身福岡。
有去過福岡的朋友,在閱讀期間大概會很有親切感,不管是大濠公園、還是福岡地下鐵,跟著登場人物的腳步,好像再旅遊了一次。
之前寫過一篇岡崎琢磨《咖啡館推理事件簿 8:實現願望的瑪奇朵》推薦 + 讀後感,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前往閱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