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團成員遭遇暴風雪而迷路,到名為「霧越邸」的深山大宅邸尋求避難,卻遇到一連串殺人事件。主角鈴藤以回憶的形式,訴說幾年前受困大宅幾天內的奇異經歷。
[注意:以下劇透]
霧越邸是一座在建築、設計和擺設上都非常有品味的大宅,卻擁有自己的意志,會隨著訪客的到來而「行動」。像是劇團成員發現十人座的大桌只有九張椅子 (不是宅邸內的住戶拿走的)、在屋內各處找到與成員姓名有詭異巧合的物品、玻璃天花板突然龜裂等,還發現屋主已過世的夫人,長得和其中一名劇團成員幾乎一樣、名字讀音也相同。
這些徵象不僅預知他們的到來,更預示未來即將發生的事件。
霧越邸就像另一名活生生的登場人物,我閱讀時馬上想到的是愛倫坡 (Edgar Allan Poe) 的短篇小說〈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亞瑟府的沒落),場景也是在一棟有生命的房子當中。不過,共通點大概僅止於此,殺人事件的謎團並非真正與這些「超自然現象」有關,反而是兇手利用這些宅邸的暗示,設計犯案手法和布置案發現場。
本書作者為綾辻行人,以本業為古董商的劇團團長槍中之口,提到相當多典故和理論,也花了很大的篇幅在描述宅邸內古董和藝術品的來歷。槍中在古典藝術方面的知識豐富,喜歡賣弄學問,在閱讀過程中不免讓人覺得過於冗長。前半部分就霧越邸的特殊之處鋪陳了很久,又時常故弄玄虛,讀到發生第一起殺人事件時,我覺得也太晚了吧。
最後揭露的兩位兇手身分,並沒有特別出人意料之處,且一位兇手的動機很普通、另一位兇手的動機則是出自對於「美」的病態執著。第二位兇手的犯行,雖然受到霧越邸本身均勻調和的美感,以及在此處時光凍結、「只有現在、沒有未來」的特質所影響,但前面仍花太大篇幅描寫霧越邸,與後續劇情上的連結稍顯薄弱,也讓整本書讀起來有種頭重腳輕的感覺。
另外,如幽靈般神出鬼沒的那一位住戶,即使好幾位劇團成員都看到他的影子或感覺有人在偷看,但屋主和其他住戶不是強硬地矢口否認有另一人存在、要不然就是說他們看錯了,因此劇團成員猜測他是必須要被藏起來的「住在屋裡的瘋子」,這讓我想到《簡愛》(Jane Eyre) 裡住在閣樓的瘋女人。
不過,最後這位謎之人物在揭露兇手的階段出現,並表示自己是屋主的兒子,一直在關注這些事件的動向,還展現高超的推理能力……屋主這才跟大家介紹兒子,說他因為之前的火災受傷,也不善與人交往,平常待在三樓。
我只覺得那前面的刻意隱瞞和矢口否認,除了加深劇團成員的恐懼和故弄玄虛以外,對劇情好像沒那麼有必要,既然真實身分是屋主兒子,實在沒必要藏成這樣 (笑)。在劇情上過度故弄玄虛,想營造詭譎的氣氛,誤導讀者有一名危險的未知人物、嫌疑犯存在,一直在暗中窺伺,沒想到根本與謎底無關,簡直是反高潮。
此外,主角鈴藤以回憶的形式回顧事件,並在四年後試圖重新造訪霧越邸,也顯得有些為賦新詞強說愁。
閱讀這本看似融合了推理和奇幻的作品時,我不免拿綾辻行人的另一本著作《Another》相比。《Another》是我很喜歡的一本採用超自然設定的推理小說,劇情非常緊湊精彩,也有心理驚悚的元素。
不過,如果對「暴風雪山莊」推理和古典藝術有興趣,對《霧越邸殺人事件》也許會和我有不一樣的想法。
這本作品在 1990 年出版,並於近二十年後進行全面改訂,是二十世紀的作品。劇情中出現了家用電話、收音機等,不只是時光凍結的霧越邸本身,現在讀來連本書的時代背景都成了過去。這本經典改訂版收錄了作者於 2014 年的角川文庫版自序和特別專訪,有助於讀者了解作者的創作源起。
話說回來,這本書的紙本書字超級小!讀沒多久眼睛就很酸,讀到三分之一實在沒辦法,最後是上 kobo 買了電子書把它看完。不過年輕一點的朋友也許不會有這個問題吧 (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