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擁有許多刀具,雖然過去家裡的廚房一直輪不到我使用(母親的與前妻的),兩個廚房都不是我的領域,然而喜歡刀具的我還是擁有自己的廚刀。由於現在不用出任務了,ㄟ不是。是沒在用刀子削鉛筆或砍柴了,因此我許多刀具中,使用最多的反而是不下廚的我所擁有的這把廚刀,切切水果和麵包相當好用。
我選用的把手是有黑色水牛角刀枕的黑檀木刀把。截面為八角形,是很普遍的日式廚刀刀把,好操作且不易滑手,指向性佳。雖然買來時已經開好刃,但愛磨刀的我又將刃口精磨,直至刃口不但鋒利,還光如鏡面為止。
結果我刀刃角度做的太小,導致刃口太薄太過脆弱。雖然鋒利又漂亮,但切了一粒蘋果就造成刃先的崩口。
刀子的刃口必須重作,先垂直在300號的金鋼荒砥磨掉崩口,再依序由粗到細重新磨刀。需得磨掉刃先的薄刃,加大刀刃的角度為刃口作出刃線。除了300番的金鋼荒砥,我還使用了番號1000號、3000號、6000號、10000號的砥石整理刀刃,這是我一般磨刀的程序,這樣得到的刃口就會有漂亮的鏡面了。
上面的示意圖顯示的是刀刃截面,須將最底下的薄刃磨掉,加大角度作出刃線,以求得更強壯的刃口。示意圖是放大的,看起來磨掉很多,其實只有一點點,除非精密測量,要不然我們肉眼裸視察覺不出來。
作出了更大角度的刀刃前緣形成刃線,刃口強壯許多。鏡面刃線變窄了,雖然刃角加大但還是很銳利,削出紙鬚還是很簡單。差別有多大呢?處理蘋果去皮去芯,還要切18刀成一口大小,已經切過近百粒蘋果了都還能削紙無須再磨刀。
雖然刀刃角度加大,但依然非常鋒利,切大蒜法棍麵包沒有太多阻力,切口相當平整。
刀具的選用得依照個人的需求,除非是有處理魚骨的需要,才會用到刀刃厚度4mm或5mm以上的出刃或魚刀,要不然用薄刃廚刀即可。我的這把刀刃背約2mm厚度,一般廚房使用已經相當足夠。另外我習慣於保養刀具,因此我選用高碳鋼,缺點是潮濕會讓刀生鏽,優點是銳利度高且好磨刀。如果不習慣勤於保養刀具的人,那還是選用不鏽鋼刀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