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向上我是偏民進黨支持者。
不過我是認為柯建銘確實有點瘋了。
司法不再羈押柯文哲也感覺會比較好。
柯建銘瘋不瘋應該不需要對其他政黨的支持者解釋,只需要對民進黨支持者解釋。
看他的臉書發文,在立院時的發言,其實很類似會搭上大眾交通工具開始自言自語,說些妄想、誰會遭天譴啊、要被抓去關啊、罪人、會被懲罰等等的囈語。
除非這樣的瘋癲也是他為了實現政黨利益(或者說所謂的守護民主)的手段,那勉強還說得通。
而對於柯文哲的案件,我可能已經一兩個月沒有從民進黨支持者得到有進展的消息,我說的進展是指「更明確調查出柯文哲在京華城案有罪」的消息。
政治獻金的部分似乎是有進展,但可能與羈押他無關嗎?這我不太確定。
雖然是可以說為了避免串證所以羈押,但如果羈押了很多個月也沒有什麼進展,總不能說我沒進展就一直羈押下去吧,又或者申請延押需要交付什麼進度報告、證據嗎?(其實我猜應該是要,可能也有,只是我沒查)
當然在部分民進黨支持者的眼裡,柯文哲有罪是已經很明顯了。
而上述並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但也許有助於不同立場的人願意停下來看看。
標題有點打高空,我只是在想,民進黨有這麼多缺點,有些與我立場不同的地方(例如核能),為什麼你(我)還是傾向支持它呢?
然後我就把視角放到了生活圈中的朋友,發現……
嗯……我許多良善、有智慧的朋友,都傾向支持民進黨。
也不是說沒有中立的,或是其他政黨的,但比例上呈現出來是如此。
在意文化產業的、內容創作的;
關懷弱勢的;
重視心理照顧的;
在乎性別平權的。
我臉書上會傳播這些消息的人,似乎絕大部分都是民進黨的支持者(?)。
或是可能也有其他政黨的支持者,只是他們只傳播,沒特別表態。
而國民黨、民眾黨的支持者在我臉書裡展示出的是:
對執政黨的冷嘲熱諷;
中國哪裡好、台灣哪裡差;
民進黨又貪汙、弊案、造謠了;
對錯的較真、回顧歷史嘲諷古今。
就有種,也許他們講的真的是對的好了,但除了在意自己是對的以外,好像也不特別在意什麼(?)。
不知道怎麼繼續寫下去,因為我可能已經在虛構了。
真的要去檢查看看嗎?
例如黃子佼創意私房的案件,看看是哪些人在轉貼、分享?
到底是我忽略了嗎?沒什麼印象有傾向國民黨的支持者轉貼過。
(而我臉書民眾黨的支持者可能過於小眾或很少發言)
可能也是我的環境受限影響了我的視野。
或許就當作是我的偏見吧。
心裡始終有種說不太上來的區別,不知道怎麼描述。
國民黨的支持者是看到「叫他們放下要飯的碗」無關前後文就傾向支持這樣論述的人?
或許是一種享受著社會福利帶給自己的好處,又認為這是自己理所當然應得的感覺?
但這到底是不是事實呢?
與之相對的,民進黨支持者的危機是《阿特拉斯聳聳肩》中的情況,如果社會不尊重個人創造的價值,讓名義上的「社會福利」過於地壓迫個人,或社會規範壓過了科學,也可能導致文明的覆滅,近期天然氣船隻無法入港就有相關(?)。
又或許比較恰當的說法是,國民黨支持者是比較在意做事,不在意說話的人。
就大家各自把事情做好,不用解釋那麼多(可能也沒什麼能力解釋)。
詐騙有罪就判刑,不用去教育大眾,被騙的人自己活該,自己沒有常識。
我就是對的,就是照我說的做,啊你不聽結果不好是你的問題,啊你聽了結果還是不好那是你做得不好,沒有聽懂我在跟你說什麼。
我能學會的、能做到的,別人應該也要能做到,也不用我教吧。
可能是說,國民黨的支持者其實不太關心政治、社會上的事件,執政者只要能讓我簡單地好好地用我原本自己習慣的做法繼續生活就可以了。
可能也有點跑題了,但或許上述這些就已經解釋了我為何還是傾向民進黨(?)。
實在沒有什麼很好的理由要跟身邊大多數的朋友過不去。
會反對民進黨的多半是中國的支持者,或是平常不太關心政治的朋友(雖然其實我也不太關心(X)),他們頂多是能說民進黨哪裡不好,可是卻說不出其他的選擇有哪裡更好。
或許民眾黨現在看起來更好,但一方面它可能尚無取得執政權的能量,另方面除了柯文哲、黃國昌以外,這個政黨的人們本身又有什麼信念?他的支持者是怎樣的群體呢?
我現在看起來,它的主要支持者(排除其實是支持國民黨的人)是在意國家政治清廉的人,對政治人物的道德有高標準的人(對自己未必有高標準),雖然不關心但喜歡看戲、論述、批判現況的人。
民進黨不倒,台灣不會好,但(我想像起來)問他們國民黨會比較好嗎?大概也沒什麼明確的答覆。
說來關於核能議題,我的印象誤以為核四公投是同意票大於不同意票,只是沒過25%的門檻才沒過;但剛才查了一下,原來不同意票還大於同意票(雖然也可以說這是針對核四,而非核能)。
我也是支持核能,民眾黨也希望重啟核能(所以才有刪減台電補貼預算的事情),只是這問題可能不是誰執政的問題,而是臺灣人民有沒有如此的共識。
不知何故,我在想這種事情可以由單純多數決來決定嗎?
還是說要70%以上的人同意?80%以上的人同意?
如果今天反對核能的人是少數,其他人要有多少比例,才會讓少數願意服從多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