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的主題真的是「新聞」嗎?
或者,我們該問,導演艾力克斯·嘉蘭(Alex Garland)在【帝國浩劫:美國內戰】(Civil War,2024)中,對「新聞」這項議題,討論得夠好嗎?

它當然有觸及「記者/攝影師」追求「大新聞/好畫面」的些許思索。甚至,透過電影唯美的攝影和演員細膩的表演,這方面的「情感傳達」,確實值得細品。
但它的情感深邃,無法掩飾其在議題探索上的單薄與過時。

要檢視一部作品對「議題」進行的討論,可以簡單從兩個方向去看:
- 創作者如何在文本內,透過故事去演繹對此議題的理解與辯證。
這關係到作品內容對該主題討論得多完整、多全面。 - 作品的內容,如何在文本外,與當下現實世界發生的事進行呼應、對話。
這則關係到創作者對此議題所站的立場、提出的反思,有多先進或多尖銳。
從這兩個簡單的標準,我們可以來分析【美國內戰】中,與「新聞」這議題有關的人物、情節。

文本內部完整性?
首先是文本內部。
人物設計
電影設置了幾個不同的記者角色,來分別代表關於「新聞」的不同立場或態度:

資深攝影記者李(克絲汀·鄧斯特 飾),是個哀莫大於心死的老鳥。

由於親眼看過太多殘酷的場面,且發現新聞報導,其實無法改變世界(美國內戰仍然爆發),於是她對眼前的種種亂象漸感麻木,並愈發質疑自己做為記者的意義。
我們可以看到她使用的是彩色數位相機,所拍的畫面也更寫實、更具一種「當下在場」的感覺。

自告奮勇跟著鄧斯特深入戰區的年輕女孩潔西(卡莉·史派妮 飾),則是個滿懷熱忱與理想的新人,是新聞攝影的粉絲兼初生之犢。剛開始雖然還不適應戰爭中血淋淋的暴力和惡意,但確實對攝影充滿浪漫的熱愛。

你會注意到,她所持的是老式的黑白底片相機,捕捉的畫面也更有衝擊性,更接近大家想像中「有影響力的照片」。
故事最終,這人物所完成的「成長」,是她已不再害怕戰場與死亡,像個「合格的記者」那樣,冷靜地拍下了鄧斯特的死亡及美國總統的處決,成功捕捉到了她一直暗暗期待的(具震撼感的)畫面。

此外,電影還放了另外一個兩位女主的對照組,也就是水野索諾亞(Sonoya Mizuno)所飾演的叛軍隨軍記者,姿態則更接近八卦狗仔,表現出的是記者功利、嗜血的那面。

因此在白宮淪陷的當口,她想的卻是,拍到總統被幹掉的精彩畫面來爭取獎金。基本上就不是什麼有新聞倫理的好記者。

劇情設計
由此來看,導演嘉蘭不能說對「新聞」、「記者」沒想法吧?
但很遺憾,上述人物設定及其相關的新聞立場,幾乎都沒有直接作用於劇情,或與故事內的世界觀產生互動。

(1)因果關係
第一,從因果關係來說,故事主線內發生的任何事,其實都跟這些記者的作為無關。
美國內戰的壓根就不是因為新聞媒體如何墮落而爆發的。

無論鄧斯特和史派妮是否在場、怎麼拍照,軍人之間都會殘忍地互相廝殺。

不管記者們是像主角一行人堅守新聞倫理,還是像索諾亞那樣只想賺錢、只想拍下血流成河,叛軍都會打獵一般地處決總統,並為此洋洋得意。

甚至,無論他們怎麼拍照,都可能會遇到傑西·普萊蒙(Jesse Plemons)這樣的極端分子,槍殺「非美國人」。

換句話說,創作者並未在這部電影中進行「新聞的報導方式會如何影響他人」的辯證。
若是如此,這些事都一定要發生,那記者是秉持什麼樣的動機、怎麼去「拍下照片」,又有何關係呢?記錄下重大歷史事件,不就成了本來就該做,而且怎麼做都可以的記者職責嗎?
那創作者又該怎麼去說服觀眾,鄧斯特、史派妮或索諾亞的立場,孰優孰劣呢?

(2)思想傳遞
第二,從作品的思想傳遞來說,我們從來就沒有看到鄧斯特,或電影中的任何一個記者,發布任何一則具體的新聞或照片。觀眾甚至無法確定,女孩史派妮的照片,是否有辦法刊登、要刊登在哪裡。

我們也從來就沒能清楚了解,老鳥的鄧斯特與新人史派妮,分別是怎麼篩選自己要捕捉的畫面的。
片中唯一一個「選擇照片」的戲,就只有鄧斯特刪掉師父薩米(史蒂芬·麥金利·亨德森 飾)死亡的相片。但如果只有這個動作,並不足以呈現鄧斯特的心境轉折或立場改變。

換句話說,我們不僅沒辦法看到主角們拍的照片,如何影響受眾,我們甚至無法看到,角色們是如何思考自己的照片呈現的。

(3)文本完整性
第三,從文本的完整性來說,片中有許多主要情節,其實也與「新聞」一事無關。

包括逃避現實、假裝活在過去的小鎮,或是路上無緣無故就打起狙擊戰的武裝人員等橋段,都沒有呈現出記者們反應的異同,或是他們對該情境的看法差異。
這些段落,把人物抽換成其他職業也沒差;片中記者,如果遇到的是其他事件,也沒有不行。

簡言之,這劇本其實就不是圍繞著「新聞記者」這個主題來寫的。

小結:無深入辯證
於是,我們可以得出這麼一個結論:
「新聞」這個議題,在【美國內戰】的文本內部,是與其他內容脫節的孤立存在,因而無法達到有效立場展示,或更進一步的倫理辯證。

哪怕嘉蘭其實有試圖以畫面去呈現不同照片所暗含的情感傳達效果,但電影最多也只能停留在「看,這張照片與那張照片感覺不一樣吧?」的視覺美感渲染上。
電影最終無法透過文本,清楚、直接地回答「我這麼拍,有何不可?」與「我是個功利的記者,那又怎樣呢?」的問題。

但這明明是導演最想討論,也是這故事最該、最有能力討論的問題。

事實上,整部電影對新聞最有力的反思,在我看來只有兩處:
- 女孩史派妮最終對犧牲性命救自己的鄧斯特,只給了一個冷眼回望。
- 主角一行人費了這麼大勁,還丟了兩條人命,最終卻只換來總統的一句廢話。

與文本外現實的呼應?
再來是文本內容與外部現實的呼應。

現實問題應是什麼?
大家簡單想,在21世紀20年代的如今,「新聞業」所面臨的環境與挑戰是什麼?
是由於網際網路、社群平台與智慧型手機等科技的發達,「記錄影象」與「傳遞資訊」的技術被下放給了所有平民,所以所謂「自媒體」大行其道。

無論驚天大事或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會有人即時用手機拍下影片,並在網路上快速流通。你可以輕鬆找到幾十部影片,360度無死角地從各種面向看到同一個事件的紀錄。
無論嚴肅輕鬆、重要不重要的議題,都會有各種領域、各種立場的人,在媒體平台上大放厥詞,且這些意見可以輕易被廣為流傳、影響輿論。

是這個所有人都被演算法餵養、只願躲在同溫層中,拒絕接受不同意見的「後真相」(post-truth)時代。

那麼現實世界的「新聞倫理」問題又有哪些呢?
80年代有一批西方記者,在中國拍攝到六四學運的珍貴歷史影像後,志得意滿地向世界公開,以為自己在為民主、真相及小人物發聲:殊不知,後來中共當局就直接根據這些影像,一個一個把那些發表反政府言論的受訪者給抓起來。記者們於是才意識到自己的報導,直接害死了人命!

紀錄片導演王男栿(Nanfu Wang),於2020年紀錄中、美兩國對新冠肺炎的應變中,親眼見證了兩國成千上萬的家庭破滅,只因它們的新聞媒體(因不同原因)都只敘述了受眾想聽的話,致使整個社會都「一再地」對疫情疏於防範。

無論是中共還是俄羅斯,都有網軍部門,在各個媒體平台上,每分每秒、鋪天蓋地散播真偽難辨的假新聞,以擾亂視聽、製造社會動盪。
而小國的相關部門,單單要防堵這些假訊息毒害國內輿論環境,就已疲於奔命了,甚至常常為了對抗敵國的資訊戰,自己也顧不得新聞中立。

與此同時,在世界上某些不起眼的小角落(例如紀錄片【你的國,我的家】的巴勒斯坦小鎮),受苦受難的小人物們為了向世界求援,以對抗權力機構的壓迫,甘願成為媒體鏡頭底下被獵奇的拍攝對象。

不談現實?
在這「影像紀錄」、「真相」與「社會大眾」之間的關係,隨著科技和社群平台的發展,而變得愈來愈複雜的當下,你再回頭來看看【美國內戰】的內容:
主人公是兩個既不寫新聞稿,也不用不發布照片的「記者」;討論的事是「彩色數位」與「黑白底片」哪種更不煽情,只因為「煽情在違新聞倫理中『不太好』」。

然後智慧型手機的錄影功能、社群平台、短影音、網紅KOL這些東西,全都當不存在,不予討論?

就一部號稱有意討論「新聞倫理」與「記者身分」的電影來說,上述這些更尖銳、更當下的事情避而不談,在我看來是一種「逃避現實」。

創作者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些更複雜、對錯界線更模糊的問題,所以就躲進了的浪漫泡影之中,繼續以為新聞就是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那一套,繼續以為攝影師的一張相片,就有多重要、就能撼動世界,繼續以為只有記者才承擔紀錄真相的工作。

而這種逃避現實、與當下社會脫節的內容,很難讓大家信服這作品是一次優秀的議題討論。
所以,與其說他這部電影對「新聞」這件事討論的多深,其實它更接近是創作者對「新聞攝影」不切實際的意淫,甚至只是嘉蘭身為知識份子的一種自我浪漫罷了……

真正的主題是?
最後,我們若跳脫「新聞」這一議題的框架來看【美國內戰】,你會發現本片的重心其實更偏重於「戰爭」!

創作者用了一種很新穎的立場和角度,描述了人們身處於暴力及仇恨之中的不安全感。
電影裡的幾乎每一個段落,也都分別交代了撕裂社會中的不同處世方式。

而這種「沒有對錯、立場難辨,只剩你死我活」的氛圍,也完全貼合於美國當下,大眾政治立場兩極分化、難以調解的現狀。

我們用文章開頭的同樣標準來看,關於「戰爭」這個議題,本片在文本內的演繹更完整,面向更豐富,立場也更前衛;且對文本外世界的映照,也確實很貼合當下!
那麼,從電影成品來看,你還真的認為【美國內戰】主要在討論「新聞」嗎?「新聞」真的是這部電影討論得最棒的話題嗎?

#CivilWar #A24
導演、編劇 #AlexGarland
主演
#KirstenDunst #CaileeSpaeny #WagnerMoura #StephenMcKinleyHenderson
攝影 #RobHardy
剪輯 #JakeRoberts
配樂 #BenSalisbury #GeoffBarrow
延伸閱讀: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簡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865265788949415&set=a.1729456767088162
紀錄片【我和祖國共命運】-用屍山血海書寫的抗疫史詩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83550893787569&set=a.4595573327143144
【新聞記者】—如果我們都是盲目的綿羊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2750609548306207&set=a.1729456767088162
影集【晨間直播秀 第一季】—女權,女權,終究是在奪利爭權?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3483706371663184&set=a.2373992029301296
【一部未完成的電影】-眾生見證,見證眾生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12002667609059&set=a.137475453589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