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 - 兵勢篇》:「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湍急的流水之所以能夠推動巨石,是因為它形成了強大的衝擊力;而猛禽俯衝捕食,可以一擊將獵物制伏,是因為它把握了最佳的攻擊節奏。這句話體現了孫子對戰爭「勢」與「節」的深刻理解——勢,指的是戰局的整體態勢,就像蓄勢待發的洪流,積累能量;節,則指的是發動攻擊的精準時機,就像箭矢離弦,一擊必中。
而《孫子兵法 - 軍爭篇》:「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這句話的核心思想在於「戰爭的精妙之處,在於將繞遠路變成捷徑,將看似不利的條件轉化為優勢。」這種思維可以用來解釋川普政府對於全球貿易戰的戰略部署。
上週,《華爾街日報》形容川普的關稅政策為「史上最愚蠢的貿易戰」,批評其對盟友的強硬態度。然而,從川普的戰略打擊盟友來震懾敵人,川普的行動並非毫無章法,而是一種典型的「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戰略。
而美國邊境問題,由於川普迅速出招,以加徵關稅作為威脅,成功迫使墨西哥和加拿大做出讓步,承諾加強邊境管制。我們可以看看這些國家的反應:
墨西哥:宣布將派遣 10,000 名國民警衛隊前往北部邊境,以幫助減少芬太尼進入美國,強化邊境控制,並改善自身的安全環境。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5sY9rKRNz/
加拿大:宣布一項耗資 13 億美元的邊境安全計劃,將部署近 10,000 名前線工作人員,並投入額外資源,以阻止芬太尼進入美國。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5fV9Qc6eW/
這一連串的舉措顯示,川普雖然對盟友施壓,表面上看似迂迴,實際上卻是在向全球展示美國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創造戰略優勢和虛張聲勢。美國對待「朋友」的態度,足以讓其他國家產生警惕,如果美國對自己的盟友都能如此強硬,對於競爭對手會不會更加毫不留情?
不過面對美國的強勢作為,中國也是善用迂迴戰略的姣姣者,表面上選擇對抗,其實中國早已悄然調整戰略。去年在海外投資重新獲得動力,創下八年來的新高,僅次於 2016 年的高點。中國積極利用投資新市場的策略,確保自身利益不受美國關稅戰的影響,避免與美國正面衝突。
透過對東南亞、非洲及中東的投資,繞開美國的貿易制裁,確保自身的經濟發展不受影響。例如,中國透過「一帶一路」計劃,在非洲與拉美國家大舉投資基礎設施,以換取更多市場機會。中國製的零件洗產地逃關稅,所以這次貿易戰不僅要留意中國出口,也要留意美國嚴查洗產地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