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鄧惠文醫師比較忙,她的先生去廚房炒了青江菜,她就覺得不錯,先生竟然願意煮菜,很久沒有煮了。但當她走進廚房的時候一看,神經都快要斷線。
一根青江菜不長,卻切頭切掉1/3。她覺得很浪費,因爲青江菜是連頭都可以吃的,如果不喜歡吃,只要去掉0.5公分左右,或是用撥的,把它抖開洗一洗就可以了。那一些剩下的集結起來還可以再炒一盤,第二天還可以帶便當。
所以她就在那邊撥,一邊撥、一邊就等着先生等下走過來的時候,她就要罵人。但是,她一邊撥的時候,就意識到,她等一下講了這句話的後果一定會很慘,因爲他先生一定會生氣,要不然就是他以後就不炒青江菜了,或是就會跟她狡辯:是因為那裡面有沙,切這樣子沒有很多……。然後,她就會回:這樣還不多,你上網看看有人做青江菜時是長這樣的嗎?……她想一想,就覺得自己可不可以不要給自己找麻煩?因爲自己最近很忙、很累,不想要教一個人怎麼弄青江菜,可以嗎?後來撥到後面幾顆的時候,突然覺得自己爲什麼要這麼辛苦?爲什麼一定不能忍受那一點青江菜被先生浪費?又不是被自己浪費,自己爲什麼要搞得那樣?如果等會先生進來看到她在那邊撥,一定也會覺得她在用行動在指責他。

所以當她決定轉念不要撥的時候,突然覺得那些切下來1/3的青江菜,弄一弄、擺一擺正面看起來很像玫瑰花,想說她已經20多年,沒有收到先生送給她的花了,這就是他在廚房給了她一打、很多的綠色的小玫瑰花。
看到鄧醫師的這個故事,覺得很有意思,也很讚歎她的轉念功力,把一場即將到來的爭吵,變成了內心的一片寧靜。
能學會轉念,才不會讓自己活得太累、太辛苦。
🌸記憶小幫手🌸
轉念,生活多了幾分美好。
🍀本文圖片由 Bing AI 生成🍀
🔍故事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