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al Ravikant 是一位出生於印度的美國企業家和投資者。他以 AngelList 的共同創辦人和董事長身份聞名於世,AngelList 是一個新創募資和人才媒合平台。
Naval在他的X(twitter)平台上,有發一串回響很大的推文,是在論述how to get rich (without getting lucky)
我發現台灣這邊討論這篇文章的人不多,但我認為這篇文章很值得每個人閱讀,所以想以我的方式傳遞他的理念。但是也超級推薦直接看他的原文,細細品嘗箇中妙趣:)
1.財富 ≠ 金錢 ≠ 地位
Naval 強調「財富」指的是可持續產生收入的資產(如公司、代碼、內容等),與一時的金錢收入或社會地位是不同的。
金錢只是交換價值的工具,而地位往往是零和遊戲(有人升就有人降)。
2.財富是可以被創造出來的,不是靠搶來的
他鼓勵人們相信致富不必依賴運氣、不必踩著別人往上爬,也不是不道德的。
真正的致富是為社會提供有價值的東西,創造價值而非剝削。
3.核心在於擁有「槓桿 + 特定知識 + 判斷力」
槓桿:代碼、媒體、資本、勞力——前兩者是當代槓桿的黃金資產,且不需許可(無需「被雇用」)。
特定知識:無法被複製、外包、訓練的知識;是你獨特天賦與好奇心的結晶。
判斷力:選擇正確方向的能力,透過經驗與基礎知識(如微觀經濟、心理學、數學)培養。
4.長期思維與複利效應
建議與高誠信者長期合作,在重複遊戲中建立信任與品牌。
無論是人脈、知識或財富,都來自持續投入與堅持。
5.避免傳統的「勞動收入」陷阱
單靠時間換錢(如打工、顧問)無法致富,因為時間是有限資源。
真正的財務自由是建立在擁有資產與槓桿之上。
以下是Podcast中的前幾分鐘逐字稿,在這幾分鐘的內容,naval定義了他說的幾個名詞,並且建立了一個先備知識,讓聽眾都處在同一個基礎上。
Naval:這則「如何致富」推文串確實觸動了許多人,並迅速傳播開來。許多人認為它很有幫助,而且吸引了不同圈子的人關注。
不只是科技業的人,各行各業的人都想知道如何解決財務問題。大家都知道自己想變得富有,但卻缺乏一套良好的原則來達成這個目標。
財富是在你睡覺時仍能賺錢的資產
Nivi:財富(wealth)、金錢(money)和地位(status)之間有什麼區別?
Naval:財富才是你真正想要的東西。財富是在你睡覺時仍能賺錢的資產;是工廠的機器人持續生產產品;是夜晚運行、服務客戶的電腦程式;是銀行裡的資金,被重新投資到其他資產和企業中。
房子可以是一種財富,因為你可以出租它,不過相較於經營一個商業企業,這樣的土地利用方式生產力較低。
我的財富定義偏向於能在你睡覺時仍帶來收入的企業和資產。
財富讓你擁有自由
你想要財富,因為它能讓你擁有自由——讓你不必像被拴住脖子的狗一樣戴著領帶;讓你不用每天早上 7 點起床趕去上班,塞在通勤車陣中;讓你不必耗費人生,把最有生產力的時間投入一份無趣、無靈魂的工作。
財富的目的是讓你擁有自由,僅此而已。它不是用來買貂皮大衣、開法拉利、駕駛遊艇,或者搭乘私人飛機環遊世界的。這些東西很快就會變得無聊又愚蠢。真正的重點是成為自己主宰的人。
但如果你不夠渴望這份自由,你是不會得到它的。全世界的人都想要它,全世界的人都在為它努力。
這競爭是存在的,雖然這是一場正和遊戲(positive-sum game),但仍然有競爭的部分,因為目前社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要獲得你想要的資源,你必須與眾不同。
金錢是財富的交換媒介
金錢是財富的交換方式。金錢是一種社會信用,是一種讓人們的時間可以互相轉換的機制。
如果我做好我的工作,為社會創造價值,社會就會說:「謝謝你。我們欠你一些東西,以回報你的貢獻。這是一張 IOU(欠條),我們把它稱作金錢。」
然而,金錢會被稀釋,因為有人竊取 IOU;政府會額外印製 IOU;人們也可能會賴帳。但金錢的本質是一種穩定的 IOU,代表你過去所做的貢獻應該得到回報。
我們在社會中流通這些 IOU,這就是金錢如何用來交換財富的方式。
地位是你在社會階級中的排名
人生中有兩種主要的遊戲。第一種是金錢遊戲。金錢不會解決你所有的問題,但它能解決你的財務問題。我認為大家都明白這點,這就是為什麼人們想要賺錢。
但同時,許多人內心深處認為自己賺不到錢,因此他們不希望財富的創造發生。他們透過抨擊金錢體系來表現自己的道德優越感,說:「賺錢是邪惡的,你不應該這麼做。」
但其實,他們只是在玩另一種遊戲——地位遊戲。他們試圖在別人眼中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宣稱:「我不需要錢。我們不應該追求金錢。」
地位決定了你在社會階層中的排名。
財富不是零和遊戲,但地位是
財富不是零和遊戲(zero-sum game)。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一棟房子。你的擁有並不會影響我擁有房子的能力。事實上,蓋的房子越多,建造房子的成本就越低,技術也會更進步,這樣更多人就能擁有房子。
財富是一場正和遊戲。我們共同創造新的事物。例如,我們現在正在寫一篇文章,最終它會成為一件全新的作品。這是一場正和遊戲。
然而,地位卻是一場零和遊戲。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遊戲,我們從猴子部落時期就開始玩了。它是等級制的:誰是第一名?誰是第二名?誰是第三名?而第三名要晉升為第二名,就必須把第二名擠下去。因此,地位是一場零和遊戲。
政治是一種地位遊戲,體育比賽也是。要成為冠軍,就一定要有人輸。
追求財富的人,總會被地位遊戲的玩家攻擊
地位與財富之間總是存在一場微妙的競爭。例如,當記者批評富人或科技產業時,他們其實是在爭奪社會地位。他們在說:「人民才是最重要的。而我是代表人民的,所以我更重要。」
但問題是,要在地位遊戲中獲勝,你必須貶低他人。因此,你應該避免參與地位遊戲,因為它會讓你變成一個充滿怒氣、爭強好勝的人。你總是在試圖打壓別人,以提升自己和你認同的人。
地位遊戲永遠不會消失,這是無法避免的現實。但你要意識到,當你努力創造財富時,總會有人攻擊你,而他們這麼做只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
他們在玩一場不同的遊戲——而且是更糟糕的遊戲,因為它是一場零和遊戲,而不是正和遊戲。
為世界創造豐富 財富並非從別人身上奪取某些東西
道德的財富創造為世界帶來豐富
Naval: 我認為有一個觀念認為賺錢是邪惡的,對吧?它根源可以追溯到「金錢是萬惡之源」。人們認為銀行家偷走了我們的錢。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的,因為在世界的許多地方,確實有很多盜竊行為。
世界的歷史,在某種意義上,是創造者與索取者之間的掠食者/獵物關係。有些人走出去創造東西,建造東西,努力工作。
然後有些人會帶著劍、槍、稅收、或是裙帶資本主義、或是共產主義等等來奪取。總之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竊取。
即便在大自然中,寄生物的數量也往往超過非寄生生物。你體內有大量的寄生物,它們依賴於你。較好的寄生物是共生的,它們會回報你。但也有很多純粹是奪取的。這是任何複雜系統的運作方式。
我關注的是真正的財富創造。它不是從某人身上奪取金錢,而是創造豐富。
顯然,工作和財富的數量並非有限的。否則我們現在還會坐在洞穴裡,想著如何分配一些木柴或偶爾的一隻死鹿。
事實上,文明中的大部分財富,甚至所有的財富,都是被創造出來的。它來自於某些地方。它來自於人們。它來自於技術。它來自於生產力。它來自於辛勤工作。這種認為財富是被竊取的觀念是那些試圖贏得社會地位的人所玩弄的可怕零和遊戲。
每個人都可以富有
但現實是,每個人都可以富有。我們可以通過看到,發現第一世界的每個人基本上都比200年前幾乎所有活著的人更富有。
200年前沒有人擁有抗生素。沒有人擁有汽車。沒有人擁有電力。沒有人擁有iPhone。所有這些都是發明,它們使我們作為一個物種變得更加富有。
今天,我寧願是第一世界國家的貧窮人,也不願是路易十四時代的富人。我寧願是今天的貧窮人,也不願是當時的貴族。這是因為財富創造。
技術的引擎是科學,這些科學被應用於創造豐富。因此,我認為每個人都可以富有。
我想讓你思考這個思想實驗,假設每個人都擁有一位優秀軟體工程師和硬體工程師的知識。如果你可以走出去,建造機器人、計算機、橋樑並編程。假設每個人都知道如何做這些。
你認為20年後社會會是什麼樣子?我猜想會發生的事情是,我們會建造機器人、機械、軟體和硬體來做所有的事情。我們都將生活在巨大的豐富之中。
我們將基本上是退休的,因為我們不需要為任何基本需求工作。甚至會有機器人護士。我們將擁有機器驅動的醫院。我們將擁有自駕車。我們將擁有100%自動化的農場。我們將擁有清潔能源。
到那時,我們可以利用技術突破來獲得我們想要的一切。如果那時還有人在工作,他們是在表達他們的創造力。他們工作是因為他們有貢獻、建造和設計的衝動。
我不認為資本主義是邪惡的。資本主義其實是好的。只不過它常常被劫持。它被外部性定價不當所劫持。它被不正當的收益所劫持,當你有腐敗或壟斷時。
自由市場對人類本能來說是與生俱來的
我們使用信用和借貸來跨越基因邊界進行合作
Naval: 總體而言,資本主義(即自由市場)是與人類物種本能相符的。資本主義不是我們發明的。資本主義甚至不是我們發現的。它在我們每一個交易中都是內在的。
當你我交換信息時,我想從你那裡得到一些信息。我給你信息,你給我信息。如果我們沒有進行良好的信息交換,你就會去找其他人。所以,交換的概念,以及記錄信用與借貸,這是我們作為靈活社會動物所內建的。
我們是動物王國中唯一能跨越基因邊界進行合作的物種。大多數動物甚至不合作。但當它們合作時,它們只在族群中合作,那些族群會共同進化,並且擁有共同的血緣,這樣它們才會有一些共同的利益。
人類則不同。我可以和你們合作。你中有一位來自塞爾維亞,另一位則是波斯裔,而我來自印度。我們之間幾乎沒有共同的血緣。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合作。
是什麼讓我們能夠合作?那就是我們可以記錄借貸。誰付出了多少努力?誰貢獻了多少?這就是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全部。
因此,我堅信它是人類物種的天性,我們將創造更多的財富,為每個人創造更多的豐富。
每個人都可以富有。每個人都可以退休。每個人都可以成功。這只是教育和欲望的問題。你必須想要它。如果你不想要,那沒關係。那麼你就退出這場遊戲。
但是不要試圖貶低那些在玩遊戲的人。因為這正是那場遊戲讓你在夜晚擁有溫暖的床。這正是那場遊戲讓你有屋頂遮蔽。這正是那場遊戲讓你的超市貨架總是擁有食物。這正是那場遊戲讓你的 iPhone 在口袋裡嗡嗡作響。
因此,這是一場值得道德、理性、社會性的美麗遊戲,對於整個人類來說,這場遊戲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富有,直到每個願意的人都能創造出巨大的財富。
過多的索取者和不足的創造者會讓社會陷入毀滅
Nivi: 不僅僅是個人秘密地鄙視財富,對吧?有些國家、團體、政黨明目張膽地鄙視財富。或者至少看起來是這樣。
Naval: 沒錯。這些國家、政黨和團體被歸結為玩零和遊戲,目的在於地位。在摧毀財富創造的過程中,他們將所有人拖到他們的水平。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對移民來說是非常受歡迎的國家,因為美國夢。任何人都可以來這裡,從貧窮開始,然後努力工作賺錢,最終變得富有。甚至只是賺一些基本的生活費。
顯然,財富的定義對不同的人來說是不同的。一位第一世界國家的公民對財富的定義可能是「哦,我必須賺到數百萬美元,這樣我就完全完成了。」
然而對一位剛進入國家的第三世界貧困移民來說,我們曾經也是貧困的移民來到美國,財富的定義可能只是一個較低的數字。它可能只是「我不必再為餘生做我不想做的體力勞動工作。」
但那些鄙視財富的人會把整個團體拖到這個水平。如果你有太多的索取者,卻沒有足夠的創造者,社會會崩潰。最終你會得到一個共產主義國家。
看看委內瑞拉,對吧?他們忙著索取、分配和重新分配,最終人們真的在街頭挨餓,每年都在因飢餓而失去體重。
另一種思考方式是,想像一個有太多寄生物的有機體。你需要一些小數量的寄生物來保持健康。你需要大量的共生體。我們細胞中的所有線粒體幫助我們呼吸並燃燒氧氣。這些是共生體,幫助我們生存。沒有它們,我們無法生存。
但是,在我看來,它們是創造人類身體財富的合作夥伴。但如果你只是充滿了寄生物,如果你被寄生蟲、病毒或細菌感染,它們純粹是寄生的,你會死掉。所以,任何有機體只能忍受少量寄生物。當寄生元素失控時,你就會死亡。
再一次,我談論的是道德的財富創造。我不是在談論壟斷。我不是在談論裙帶資本主義。我不是在談論外部性定價不當,如環境問題。
我談論的是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市場。人與人之間自願的小規模交換,對他人沒有過度的影響。
我認為,如果一個社會不尊重這種財富創造,如果團體不尊重它,那麼社會將會陷入毀滅與黑暗。
賺錢不是靠運氣
Naval: 顯然,我們都想變得富有,並希望在這一生中不必依賴運氣就能達到這個目標。
很多人認為賺錢是靠運氣,其實不是。它關乎的是成為那種能賺錢的人。我喜歡這樣想:如果我失去了所有的錢,如果你把我丟到任何一個講英語的國家的隨機街道上,5年、10年內我會再次變得富有。因為這是我所發展出來的技能,而我認為每個人都能發展出來。
在1,000個平行宇宙中,你希望在999個宇宙中變得富有。你不想在那50個靠運氣的宇宙中變得富有。我們想要將運氣排除在外。
我們談論的是四種運氣。這來自一本書。Marc Andreessen寫過一篇關於這個的部落格文章。
盲目運氣
第一種運氣你可以說是盲目運氣。這是因為某些完全超出我控制的事情發生了,我就這麼幸運。這是命運,是機會。
透過努力獲得的運氣
然後是透過堅持、努力工作、奮鬥、行動來獲得的運氣。
當你在四處奔波創造許多機會,產生大量能量,做很多事情時,許多事情會在灰塵中激起。
這有點像混合一個培養皿,看看會結合出什麼。或者混合一堆試劑,看看會有什麼反應。你產生了足夠的力量、奮鬥和能量,運氣就會找到你。
我們這群人,你可以說,正是因為這樣聚在一起。Nenad在網上放了這些精彩的視頻,我在Twitter上看到了它們。在這個意義上,他通過製作視頻創造了自己的運氣,直到像我這樣的人不斷找到他。
來自準備的運氣
第三種運氣是你變得非常擅長辨識運氣。如果你在某個領域非常擅長,你會注意到當那個領域裡有一個幸運的機會發生時,別人可能沒注意到。所以你變得對運氣敏感,這是通過技能、知識和工作實現的。
來自你獨特性格的運氣
然後最後一種運氣是最奇怪、最難的。但這就是我們想談論的。這是你建立一個獨特的性格、獨特的品牌、獨特的心態,然後運氣就會找到你。
例如,假設你是世界上最擅長深海潛水的人。你以敢於進行其他人連嘗試都不敢嘗試的深海潛水而聞名。
然後,僥倖地,有人發現了一艘沉船。他們無法打撈它。好吧,他們的運氣變成了你的運氣,因為他們會來找你來打撈寶藏,你會因此得到報酬。
現在,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那個因為發現寶藏箱而運氣好的人,這是盲目運氣。但是他們來找你,要求你提取寶藏並給你一半,這不是運氣。
你創造了自己的運氣。你讓自己處於能夠利用這個運氣的地位。或者當沒有人為自己創造這個機會時,你吸引了那個運氣。當我們談論“不依賴運氣”時,我們想要的是決定論,我們不希望把這留給機會。
在1,000個平行宇宙中,你希望在999個宇宙中變得富有
Nivi: 你能多談談在1,000個平行宇宙中你希望在999個宇宙中致富這個想法嗎?我想有些人看到這個會說:“這聽起來不可能,感覺太好以至於不真實。”
Naval: 不,我不認為這不可能。我認為你可能需要在起點條件下多努力一點。我從印度的貧困家庭開始,所以如果我能成功,任何人都能做到。
當然,我有四肢,精神也正常,並且有教育背景。有些先決條件是無法跳過的。但如果你在聽這個視頻或播客,你大概已經具備了必須的條件,也就是健康的身體和正常的思維。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我遇到了不少壞運氣。我賺到的第一筆小財富,我在股市裡馬上就失敗了。第二筆財富,我應該賺到的錢,基本上是被我的商業夥伴騙了。直到第三次才真正成功。
即便如此,也一直是緩慢而穩定的奮鬥。我這一生賺錢的方式並不是一次性的大額回報,而是很多小事積累起來的。它更多是通過創造企業,發現機會並進行投資來持續創造財富,而不是一次性的獲得。
財富是一步步堆疊起來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的個人財富不是通過一個大年份產生的,而是一步步積累的,每次多一點選項、多一點企業、多一點投資、多一點我可以做的事情。
像Nenad一樣,他正在建立自己的品牌。他在創建視頻。並不是說某一個視頻會突然讓他一夜致富,而是他的一生中持續學習、閱讀和創作,這些會產生複利效應。
我們談論的是致富,這樣你可以退休,擁有自由。退休不是指不做任何事,而是指你不必待在不想待的地方,不必做不想做的事,早上想幾點起床就幾點起床,幾點睡就幾點睡,沒有上司。這就是自由。
我們談的是足夠的財富,讓你實現自由。特別是現在網絡時代,機會極為豐富。事實上,我有太多賺錢的方式,時間不夠用了。機會太多了,我已經無法應付。
有太多創造財富、創建產品、創建企業、創造機會的方式,作為副產品,我能從社會中獲得報酬,這些我都無法完全處理。
讓運氣成為你的命運
以一種讓運氣變得決定性的方式建立你的性格
Nivi: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你描述的前三種運氣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見陳詞濫調。而對於最後一種運氣,來自你行為的獨特性,卻沒有真正的陳詞濫調來形容它。
所以,前三種運氣的常見說法有“傻運”或“盲目運氣”(第一種運氣),第二種運氣有“命運偏愛勇者”的說法,這指的是透過積極行動創造的運氣,第三種運氣,人們說“機會青睞有準備的頭腦”。
但對於第四種運氣,沒有與你行為的獨特性相匹配的常見陳詞濫調,這很有趣,或許也揭示了人們並未充分利用這種運氣。
Naval: 我認為在這一點上,它變得如此決定性,以至於它不再是運氣。所以,定義從運氣變成了命運。我會將第四種運氣描述為你以某種方式塑造自己的性格,然後你的性格就會變成你的命運。
建立你的性格,讓機會找到你
我認為,要賺錢,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你要有能讓人們通過你來達成交易的聲譽。我舉個例子,比如如果你是一個優秀的潛水員,寶藏獵人會來找你,給你一部分寶藏作為你的潛水技術報酬。
如果你是一個值得信賴的、高誠信的、長期思維的交易商,那麼當別人想要做交易,但又不知道如何以信任的方式與陌生人達成交易時,他們會來找你,給你交易的一部分,或者給你一個獨特的交易,只因為你建立了這樣的誠信和聲譽。
沃倫·巴菲特,他能夠獲得交易機會,收購公司,購買認股權證,拯救銀行,做其他人無法做到的事情,這些都是因為他的聲譽。
但當然,這是脆弱的。它關乎責任、關乎強大的品牌,正如我們稍後會談到的,這會帶來附加的責任。
但我會說,你的性格、你的聲譽,這些是你能夠建立的東西,這些會讓你抓住別人可能認為是運氣的機會,但你知道那不是運氣。
Nivi: 你說過第四種運氣更像是命運。這本來來自Marc的部落格文章裡的引述,是英國前首相本傑明·狄斯雷利的話:“我們創造了我們的財富,並稱之為命運。”
你必須有些古怪才能自己獨立在前沿
部落格文章還提到了一些有趣的事,這種運氣幾乎來自你做事的古怪方式,而這種古怪在這種情況下不一定是壞事,事實上,這是好事。
Naval: 是的,絕對如此。因為世界是一個非常高效的地方,每個人都已經挖掘過所有顯而易見的地方,所以要找到一些新的、創新的、尚未被發現的東西,幫助你在前沿上運作。
在那裡,你必須有些古怪,才能獨自站在前沿,然後你必須願意比其他人挖得更深,深得似乎不合理,只因為你有興趣。
Nivi: 是的,我見過兩個表達這種運氣的名言,除了那個本傑明·狄斯雷利的說法,還有Sam Altman說的“極端的人會得到極端的結果。”我覺得這句話不錯。還有斯坦福大學教授Jeffrey Pfeffer的話:“你不能做普通人,卻指望得到不平凡的回報。”我一直很喜歡這句。
Naval: 是的。我喜歡的一個名言,正好與這個相反:“玩愚蠢的遊戲,贏愚蠢的獎品。”很多人花了很多時間在玩社交遊戲,比如在Twitter上,你試圖提升你的社交地位,結果獲得的是無用的社交獎品。
Nivi: 我想最後一點來自這篇部落格文章的想法是,透過追求這些運氣,尤其是最後一種,基本上除去愚蠢運氣之外,透過這些追求,你最終就會跑出不幸。所以如果你不斷攪動這鍋湯,單靠這個,你最終會擺脫不幸。
Naval: 是的,或者這也可能是回歸常態。這樣你至少中和了運氣,讓你的才華發揮作用。
你無法靠出賣時間致富
當你靠出賣時間賺錢時,就無法非線性地賺錢
你不會靠出賣時間致富
Nivi:接下來你會更具體地說明,要如何真正致富,以及不能靠什麼致富。
第一點是你無法致富的方式:「你無法靠出賣時間致富。你必須擁有股權,也就是企業的一部分,才能獲得財務自由。」
Naval: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點之一。
很多人以為可以靠工作創造財富、賺錢。但這其實行不通。
原因有很多。
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你的投入與產出緊密相連。
幾乎所有領薪水的工作,即使是像律師或醫生那樣時薪很高的工作,你仍然是用時間換取報酬,每工作一小時就賺一小時的錢。
意思就是說:你睡覺時沒收入,退休時沒收入,度假時也沒收入。而你也無法非線性地賺錢。
即使是那些真的致富的醫生,也往往是因為他們創業。
他們開設私人診所,而診所建立品牌,品牌吸引顧客。
或者他們開發某種醫療器材、療程或流程,擁有智慧財產權。
基本上,如果你是為他人工作,那對方才是承擔風險、擁有責任、智慧財產權和品牌的人。
因此他們不會付你太多錢。
他們只會支付讓你願意工作的最低報酬。
這個「最低報酬」可能很高,但仍然無法讓你真正致富、實現退休自由。
出賣時間代表你本質上是可被取代的
而且你其實也沒有為社會創造太多原創性的價值。
就像我說的,這篇推特長文其實應該叫做「如何創造財富」。
只是「如何致富」這個標題比較吸睛。
但你不是為社會創造新東西,而是不斷重複做同樣的事。
而你之所以是可取代的,是因為你只是在扮演一個固定角色。
大多數固定的工作內容都可以被教會。
如果這些技能可以像學校那樣教學,那你最終就會面對一個問題——有更新知識、剛受過訓練的人會來取代你。
你所做的工作,很可能會最終被機器人或人工智慧所取代。
而且這種取代不會是一夕之間的全面發生。
它可以慢慢一點一點地發生。
這樣會侵蝕你創造財富的能力,也就是賺錢的能力。
所以從根本上來看,你的投入和產出是緊密對應的。
你是可以被取代的,而且你並不具創造性。
我認為這樣是無法真正致富的。
to be continued..
剩下的如果有興趣,就請搜尋naval how to get rich (without getting lu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