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已經看完了瓊瑤《我的故事》的皇冠版,現在也把春光版讀完,大致上對比過它與春光版的差異。

《我的故事》全新增修版書影
舊版結束在瓊瑤與平鑫濤搬進可園,而新版從這裡開始增訂。主要交代了兩人拍攝電影及電視劇的事業模式,另一方面,瓊瑤把一篇描述拍攝還珠格格電視劇工作的短文也放進新版內容裡,頗為詳細地交代了選角風波、導演與演員的矛盾等種種波折及困難。其後,瓊瑤很快就轉到他與平鑫濤的晚年歲月,包括瓊瑤父母患病與最後得享善終、詳細交代鑫濤患病、她照顧鑫濤的點滴,以及她與平家子女的意見不合等。由於瓊瑤另有一書《雪花飄落之前》的內容更為詳細描述這段歲月,所以瓊瑤在《我的故事》裡只有簡單帶過而已。瓊瑤也說:「這次,我的補充比較完整,但是,如果讀者能夠和《雪花飄落之前》一起看,才是真正的完整」(頁374)。新版的尾聲,是瓊瑤在平鑫濤失智後對人生的感悟,又以對往日美好歲月的懷緬結束全書。
瓊瑤非常刻意地把新版當作對自己人生的「蓋棺論定」,她以「原始版本」稱呼舊版,而用「增訂完整版本」稱呼新版。然而,在兩個版本對比之下,可見她不只有「增」,還刪去了不少內容,修訂了以往的說法。就我所觀察,瓊瑤主要是圍繞著某些事件增補進去,而當那件事情「被讀者知道了」以後,連帶着一些相關的小細節也要補進去,這樣才能「自圓其說」,否則讀者可能會不清楚來龍去脈。這樣的例子有「平鑫濤送瓊瑤到臺中」、「平鑫濤被瓊瑤的母親嚴厲斥責」等,在事情記述的部分外,前後也會有些零散句子交代事件的影響。這就是瓊瑤增訂自傳的方法。
刪減的方法更為簡單,只要舊版的內容是「不適合再讓讀者知道」,瓊瑤自然就會將其刪去。例如「瓊瑤初見平鑫濤一家時,看到平的兒子就會想到自己的兒子」,瓊瑤把這個想法「刪去」,是真的沒有這麼想,還是不想再被讀者知道,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最後,瓊瑤以自己的人生感悟結束全書,當然借着自己父母患重病卻得享善終,反襯出平家兒女不讓父親善終是錯誤決定,同時也稍微透露出她想自行決定生命終結的方式和時間,這與她最終的選擇一致。
我認為讀者只讀到舊版《我的故事》,基本上就能了解瓊瑤大半生經歷,新版增訂的內容,重點相對而言轉向了瓊瑤的家庭,而不是瓊瑤自己。若讀者只讀到新版,對了解瓊瑤而言,也不會比只讀舊版來得少、來得不完整。當然,最有趣的仍然是新舊兩版的對照。
2024.4.6 香港觀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