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反詐】幫你追回被詐騙的錢?小心二次受騙 甚至被告

【全民反詐】幫你追回被詐騙的錢?小心二次受騙 甚至被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些人被詐騙集團騙走大筆積蓄後,忍不住上網尋找把錢拿回來的方法,但小心網路上也充滿二次詐騙的陷阱。中招的話不僅損失更大,甚至有可能淪為詐騙集團的「被告」,要幫詐騙集團賠償給被害人。

真實案例改編


我的朋友阿義先前碰上投資詐騙,損失近百萬元。
被騙之後天天睡不好,上網看其他被害人在網路上分享的經驗談,意外注意到留言區有人寫說可以幫忙拿回詐騙贓款,請需要幫忙的人加Line聯繫。

阿義加了對方的Line之後,對方的名稱顯示為「ADCC聯合爭議處理部」。
「ADCC聯合爭議處理部」要求阿義提供投資詐騙的詳細資訊,隔天就告知阿義說他運氣很好,這筆錢因為種種原因還沒有被詐騙集團轉走,所以有機會幫阿義攔截款項

接著就要求阿義匯款作為疏通的費用等等,阿義匯了一筆錢過去後,對方又以不同名義再要求阿義給錢。

後來「聯合爭議處理中心」看阿義不肯再匯款,告訴阿義可以提供私人借款給他,但因為不能被公司發現,所以會把錢匯入阿義的私人帳戶,阿義再把錢領出來交給公司指派的快遞人員。甚至煞有介事的製作「取款憑證」給車手,讓車手出示給阿義核對。
阿義就這樣成為了詐騙集團的人頭帳戶,他幫忙詐騙集團領取贓款的金額。直到自己的帳戶變成警示帳戶,他才發現不對勁,但為時已晚。

阿義面臨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解除的警示帳戶、必須到處奔波製作筆錄(被害人遍布臺灣各縣市),以及繁冗的刑事偵查程序,如果檢察官或法官不相信他講的話,他甚至可能要扛下詐騙罪的刑事責任,以及扛起被害人的求償



以下提供幾個網路上看到的詐騙廣告和網站給大家參考


筆者在研究本案的過程中上網搜尋「ADCC」
發現詐騙集團製作了兩個縮寫為ADCC組織的網站
自稱為「國際反詐騙聯盟中心」、「國際反詐騙律師聯盟
強調是有政府支持、與政府合作的民間團體
甚至在網頁最上方標明內政部警政署165反詐騙諮詢專線
非常有可能讓社會大眾誤信
進而踏入陷阱

二次詐騙臉書廣告

二次詐騙臉書廣告

二次詐騙網站

二次詐騙網站



這是詐騙集團刊登的臉書廣告

以「律師」的名義強調可以幫忙取回被騙的錢
實際上
無論是美國律師、香港律師
都不會有幫你「追回資金」的能力
詐騙集團絕對不會放任詐騙贓款流落在外被追回






二次詐騙臉書廣告

二次詐騙臉書廣告

這是詐騙集團架設的網站

使用警政署的標誌強調反詐騙
但內文當中可以看到「督察」、「通訊事務局」、「諮詢法務」等非臺灣用語
甚至盜用知名YT律師的照片
強調以「律師法」追贓款等
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raw-image





這是詐騙集團刊登的臉書廣告

先用「成功追回財產」才收費取信被害人
再利用各種話術、看不懂的專有名詞說要疏通費、要作帳、要有合法金流支撐等等
說服被害人再拿錢出來
甚至讓你提供帳戶成為詐騙集團管控的人頭帳戶


這是詐騙集團架設的網站

由於網頁不是主要宣傳管道
臺灣律師的網站往往做得很簡單
被詐騙集團模仿的維妙維肖
但實際上並沒有「國際反詐律師聯盟」這樣的單位存在





-----------------------------------------


我是Leslie律師,謝謝你的閱讀,有什麼想法可以留言一起討論喔!

成為創作者之後才知道,讀者的支持和回饋,真的是繼續創作的一大動力

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請幫我按個愛心,追蹤我的方格子或IG吧~

IG:https://www.instagram.com/leslie_outdoor.lawyer/


avatar-img
劉書妏律師的沙龍
50會員
47內容數
關於潛水、 登山、溯溪、戶外攀岩等室外活動,相關判決解析、法令整理等,不是想教大家怎麼咎責,而是希望所有愛好者都能在瞭解風險的情況下,做好準備再出發,也希望所有從業人員都能瞭解自己的責任,保護他人也保護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劉書妏律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動產價格屢創新高,一般上班族很難負擔,很多夫妻會在新婚前後合資買房,考量到產權、稅賦等複雜的問題,常常會產生疑問,像是要登記其中一個人的名字?還是共同持有?要婚前買?還是婚後買?讓律師為你分析。
最近接受康健雜誌編輯部採訪了關於晚年如何確保自己的財產和生活安養的問題。 跟你分享如何透過【意定監護】、【安養信託】、【附負擔贈與】,確保自己晚年生活和財產管理。
在離婚率居高不下的臺灣,越來越多人不在乎那一紙婚約,就算擁有感情親密、互相扶持的伴侶,也不願意踏入婚姻。這樣沒有結婚的關係,是否能擁有合法夫妻的權利?或當摯愛離世,這樣的伴侶關係是否也能保障對方的生活?本文帶您瞭解「事實上夫妻」的法律地位及其權利。
不動產價格屢創新高,一般上班族很難負擔,很多夫妻會在新婚前後合資買房,考量到產權、稅賦等複雜的問題,常常會產生疑問,像是要登記其中一個人的名字?還是共同持有?要婚前買?還是婚後買?讓律師為你分析。
最近接受康健雜誌編輯部採訪了關於晚年如何確保自己的財產和生活安養的問題。 跟你分享如何透過【意定監護】、【安養信託】、【附負擔贈與】,確保自己晚年生活和財產管理。
在離婚率居高不下的臺灣,越來越多人不在乎那一紙婚約,就算擁有感情親密、互相扶持的伴侶,也不願意踏入婚姻。這樣沒有結婚的關係,是否能擁有合法夫妻的權利?或當摯愛離世,這樣的伴侶關係是否也能保障對方的生活?本文帶您瞭解「事實上夫妻」的法律地位及其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