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在 2025 年初再次上任,隨即宣布大幅加徵進口商品關稅,聲稱這樣可以「讓美國重新偉大」。
然而,結果卻是全球市場劇烈震盪——物價飆漲、股市下跌、各國政府連番抗議。
「這會不會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前奏?」
我想了很久,說不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
但我越來越相信: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場戰爭,它可能不是從槍聲開始,而是從一張關稅清單、一紙禁令、一次制裁聲明開始的。
我們習慣用過去的方式想像戰爭——炮火、軍隊、坦克、空襲。
但在這個時代,對抗可以是無聲的,冷到沒有硝煙,卻讓人無處可逃。
像是——
禁止出口晶片; 切斷一個國家的金融系統; 或是像川普這樣,對進口商品課以高額關稅,讓企業無法生存。
這些手段不會讓人流血,卻會讓人失業、讓企業倒閉、讓家庭餐桌上的食物變少。
它們不宣戰,卻早已啟動戰爭的機制。
從總體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川普的貿易政策可能帶來的風險包括:
最可怕的,是這些問題可能同時發生,形成「停滯性通膨」:經濟停滯、物價上升、民眾生活困難。
我們正在見證——
各國開始選邊站,企業重組供應鏈,資金重新流動,區域經濟陣營悄然成形。
貿易不再只是互利共贏,而是談判的武器;
信任不再是國際常態,而是一種奢侈品。
這些跡象,讓人想起過去兩次世界大戰前的局勢——
只是這次,武器不再是槍,而是晶片、糧食、能源、貨幣與制裁。
我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外交官。我只是個認真觀察世界的人。 但在這樣的時代,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還有準備自己的空間。
這裡是我想提醒自己,也想分享給大家的幾件事:
學會分辨新聞背後的角度和利益。
你不必是分析師,但可以問:「這個政策對誰有利?誰會受傷?」 讓自己保持清醒,才有預判風險的能力。
準備一些應急資金、儲備基本物資,練習簡單生活。
願意傾聽、願意分享、願意說一句「我懂你在擔心什麼」。
在這樣動盪的年代,最重要的,從來都不是意見一致,而是彼此陪伴。
看懂政策、關心選舉、參與公共討論。
沒有哪一場歷史轉折,是靠沉默守住的。
也許我們真的正見證一場新型態的戰爭開始。
但只要它還沒有變成全面性的毀滅,我們就還有選擇與準備的空間。
你不必懂每件大事,但不要放棄思考;
你可以焦慮,但也可以溫柔地照顧自己與身邊的人。
我們也許只是很普通的人,但仍然可以在別人的生活裡,成為一道光。
願我們在混亂與不安中,彼此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