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是台灣人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早期幾乎沒症狀,很多人以為只是便秘、拉肚子,結果拖太久才發現。這篇帶你快速搞懂大腸癌的早期警訊、成因,還有日常該怎麼預防。

小毛病,其實是警訊
- 排便習慣突然改變(一下便秘、一下腹瀉)
- 上完廁所總覺得「沒解乾淨」
- 大便變細、有黏液或顏色怪怪的
- 廁所看到有血,但以為只是痔瘡
- 體重沒減肥卻默默變輕
- 常覺得肚子悶脹、沒食慾
如果你中了一兩項,建議多留意自己的腸道狀況囉~
大腸癌的「無聲潛伏期」
大腸癌早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很多人會忽略。它的發生常常跟飲食習慣差、纖維攝取太少、長期便秘或有家族病史有關。當腸道長期處在高壓、高油脂、低纖維的環境下,就容易出現息肉,久了可能演變成癌變,等發現時通常已經拖了一段時間。
做好這幾件事,把風險降到最低
✅ 多吃蔬菜水果、補纖維:讓腸道更順暢
✅ 少吃香腸、火腿、培根這類加工肉品
✅ 有便意就去,不要忍便
✅ 每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免費的就用起來!)
✅ 注意排便變化,持續有異常就該看醫生
大腸癌不是一下就發生,而是日積月累。
掌握早期警訊,生活做些小改變,就有機會遠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