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股癌-Podcast-25.04.09
**如前一集的分享,將不再評論川普行為是否合理。 *很明顯川普行為不合理,但他或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越來越多世界各國開始看不懂他的行為,連Bill Eggman等人也開始跳船,批評川普關稅政策。
*馬斯克也受到關稅影響,利益受損後也開始表態。
*就像中國打房政策,民間影響後才發現過度激進的政策會帶來問題。
*如果川普對盟友稍微客氣一點,或許會有轉圜空間,但目前看來沒有。
*因為這種政策行為讓大家看不懂,對市場有很大影響。
*不過,討論這些已經無益,關鍵是如何應對市場的變化。
**川普的行為讓市場感到困惑,許多人也開始了解其不合理性。
*這種情況不能再繼續關注不合理行為,只能專注於如何處理市場變化。
*很難想像川普會一直保持這樣的政策,甚至帶領大家走向大蕭條。
*如果他能轉圜,市場可能會有轉機。
*目前市場已經進入極度恐慌,VIX指數接近50,創下20年來第三高紀錄。
*台股融資維持率達到極端高點,市場情緒低落。
*台股融資維持率已經來到120,恐慌程度甚至超過金融危機時期。
*很多融資交易者面臨無法退出的困境,形成極端的市場情況。
*僅有少數大型股票稍微回升,許多中小型股票依然跌停。
*這種情況將可能引發社會事件,因為許多人因為融資問題陷入困境。
*市場恐慌造成的影響超過預期,政府應避免採取過激措施。
**政府若采取禁空令或限制跌幅等措施,只會抑制市場流動性,並未解決根本問題。
*市場需要恢復信心,國安基金進場支援,但主要會購買台積電等大型股票,對中小型股票的支援有限。
*此次市場危機是多重負面因素集結的結果,恐慌情緒席捲整個市場。
*許多知名投資機構在這波跌市中慘遭損失,這次危機並非簡單的財富重分配,而是市場秩序的崩潰。
**關稅政策將影響全球供應鏈與產品價格。
*美方提高關稅將直接增加產品成本,尤其對高科技產品如iPhone、AI伺服器等影響最大。
*預計高階產品價格將上漲30-40%,低階產品價格則可能上漲10-15%。
*蘋果可能將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但部分供應鏈則可能會承受更大壓力。
*這些關稅將影響供應鏈,特別是涉及全球電子產品的領域。
**目前市場的狀況充滿不確定性,應對策略仍需觀察。
*如果川普的關稅政策能有轉圜,市場或許會回升,但反彈的可行性仍然較低。
*目前市場情緒極度低落,未來若政策有變化,仍有可能迎來短期反彈。
*然而,投資者需謹慎,不應輕易搶反彈,因為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這一波帶來的震撼與自我檢討。
*這一波非常震撼,從本金慢慢累積的過程中,幾次重大事件如18年、20年、22年、25年,每次都更恐怖,彷彿世界即將毀滅,但最終總有一絲光輝。
*即便這次比以往更可怕,仍相信會有轉機,前提是必須先活下來看到。
**風控與槓桿管理的反思。
*必須極度小心槓桿比例,雖被說是保守,但在這種行情下連保守都痛苦,更何況激進者。
*這次中小型持股也受傷,但至少沒有完全鎖死,還有進出空間。
*若是幾年前,自己部位多數是這波主流鎖跌停的熱門股,是靠這些股票打起來的。
*許多暴富故事來自股期交易與融資操作,這些也塑造不少新資產階級。
*然而每次市場教訓會讓人越來越保守,正如經驗豐富的水手不可能膽子還很大。
**過往經驗累積出的教訓。
*2018年曾目睹熱門標的腰斬,跌到你都不知道為什麼。
*後來的貿易戰反而讓台灣吃到轉單題材,是出乎意料的反轉。
*肺炎時期市場崩潰,靠華擎才挽回資產;金像電部位反而被洗掉。
*那時候天天熔斷,連聯準會降準放水也救不起來市場,一切彷彿世界末日。
*最後聯準會繼續放水,市場才一路噴上去。
**對未來的觀望與希望。
*現在看不到什麼救市力量,不確定川普是否會轉向,聯準會是否會出手救市。
*聯準會為了控通膨不太可能放水,未來怎麼轉還很難預測。
*但歷史經驗證明,每次看似沒有解的時候,總會出現驚喜,就像22年後有AI出現。
*所以不能放棄希望,即便是傻多頭,也要懂得風控與理性。
*極端行情出現後,往往會有難以預料的機會。
**投資心理與歷史對照。
*2022年時大家說台股要十年才創新高,結果很快就突破。
*維持理性、保持信念,是這些年不斷面對市場的心得。
*每次心理壓力再大,最終都會有事件出來解決,市場會被救起來。
*最慘的時刻也是富豪誕生的開始,許多疫情後快速成長的資產就是例證。
*供應鏈失調產生大量機會,飆股頻出,壓中的機率提高。
**面對風險的心態調整。
*在災難中敢買進、敢持有、敢相信,會有最大獲利空間。
*但不是要硬拗,若資金來自房貸或信貸,壓力會非常龐大。
*有時候留得青山在才有機會翻身,過度承擔反而失去回本機會。
*世界不非黑即白,不走極端才是最穩健的方式。
**保持信念與務實應對。
*黑暗中保持信心固然重要,但過度樂觀會讓人受傷。
*現在行情是無差別屠殺,連大戶也難逃重傷。 即便如此,仍會持續活著、持續分享觀點與思考。
*行情差的時候要好好照顧自己與家人,有時候暫時不看盤會更好。
*回顧2018、2020、2022,每次都覺得萬念俱灰,但最終人類文明都會給出驚喜。
**應對建議與未來展望。
*該做的部位調整必須思考清楚,內心其實知道問題,只是逃避。
*希望關稅談判有轉圜空間,避免把大家拖入更深泥淖。
筆記-股癌-Podcast-QA-25.04.09
**川普行事蠻橫、政策矛盾,但其方向清晰:要收稅。
*關稅類似所得稅,賺越多抽越多。
*與美國正面對抗並非良策,有時只能現實低頭。
*如蘋果或Nike要求降價,若斷供只會自食其果。
**未來轉機與內部變數。
*川普若改口或內部出現權力鬥爭,有可能鬆綁立場。
*支持者如馬斯克與愛克曼已有立場轉變。
*鷹派勢力若遭排擠,政策可能出現轉圜。
**投資人如果賺錢歸功自己,賠錢怪政府並不公平。
*預測川普政策並不容易,個人也難以做到。
*各國都受壓制,政府只能努力減輕傷害。
*台灣政府最佳策略是配合,無法強硬回應。
**川普與匯率操縱議題。
*美國反對匯率操縱已多年,多次公開警告。
*央行未必有刻意操作,此輪資金外逃由內外資共同造成。
*台幣貶值對出口業有壓力,但對民眾購買力是利多。
*長期壓抑匯率造成結構性問題,美國制裁反而有助調整。
**是否應升值新台幣。
*台幣升值可能是美方要求,避免成為下個制裁對象。
*雖對部分出口業不利,但提升全民福利、購買力。
*質量守恆下,過去壓台幣造就科技業暴利與炒房問題。
*若不再控匯,外銷的競爭雖更激烈,但會讓整體經濟更健康。
**川普關稅是否會引發經濟大蕭條?
*若經濟越過臨界點,救援難度將大幅增加。
*若未超過臨界點,適時降關稅與刺激政策仍可緩解。
*極端政策若不踩煞車,未來後果難以控制。
*雖不一定全面衰退,但科技產業已有局部衰退跡象。
*是否引發全面經濟崩潰仍難預測,只能邊走邊看。
**補貼政策踩到川普紅線是錯誤做法。
*賴清德願意放下報復關稅協商是正確方向。
*若批評前段補貼政策可接受,攻擊後段協商意圖則不合理。
*台灣不應效仿中國強硬,否則將面臨104%懲罰關稅。
**對抗美國的風險與現實。
*建議斷供美國伺服器IC等產品是情緒性發言。
*若升高對抗,美方有能力加倍反擊,台灣恐成下一個制裁對象。
*台灣技術與客戶多數來自美國,提升衝突只會加劇困境。
*中國遭制裁即為警訊,不宜步上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