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對等關稅固然是前所未見,但根本的起源卻是老問題:貿易逆差,歷史上也曾出現,例如1985年的廣場協議,用匯率調整的方法解決問題,主要對象是日本,影響日本資產泡沫及後續經濟失落30年,但貿易逆差只是結果,在美國的觀點認為問題是產能過剩、傾銷、政策補貼或操控匯率,才導致貿易逆差,不過美國的龐大消費能力(包括財政赤字、印鈔票)也助長問題的嚴重程度。
現在是問題重演,對象主角由日本換成中國,手段由匯率換成關稅,貿易赤字與財政赤字是目前美國要解決的問題,在這個大前提之下來看待股市或金融市場的波動,還沒有達成解決方案之前,股市波動難以平息,而解決問題過程的附帶傷害難以避免,台灣是以出口貿易為主的經濟體,必然無法避開這樣的變局,在股市靜觀其變、耐心等待局勢明朗是較安全的做法。
川普上個總統任期就想解決貿易逆差,所以才開啟貿易戰,但是沒有成功解決問題,因為有一部分貿易逆差藉供應鏈轉移到越南、墨西哥、台灣等地,台灣也因為轉單效應而獲得經濟紅利,讓許多企業股價大漲,但轉單的紅利就是現在的貿易逆差,紅利轉變成需要解決的貿易問題可能讓股價跌回原點,所以這幾年大漲的電子股及對應的ETF都可能遭遇相當程度的修正,鴻海是明顯的例子,幾乎就要跌回起漲點了,了解川普的立場及問題核心,才能理解股市為什麼恐慌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