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不僅讓全球的股民驚慌失措,就連各個企業的經營者應該也是膽戰心驚的。尤其是銷往美國比重較高的公司,以及毛利率較低的企業,受衝擊的程度更大。當川普關稅政策一宣布之後,許多美國買主已提出暫停拉貨,甚至刪減訂單的要求,台灣許多中小企業人心惶惶,膽心公司就此陷入絕境。
當然,川普後來對提出貿易協商的75個國家暫緩實施對等關稅(包括台灣),讓大家稍微可以喘一口氣,但未來不確性仍在。這種全球經濟大動盪的情況,不會是最後一次,過去在金融海嘯和新冠疫情時,產業界驚恐的樣貌,我們都還歷歷在目。
企業在全球經貿產業中求生存,其實就像一個生物種在環境中求生存一樣,在面對嚴峻的環境變動時,只有具備高度韌性的個體可以從容應變和存活。因此,企業的經營者在追求公司獲利成長之外,也應該著眼於強化公司的經營韌性;而我們身為企業的投資者,在挑選投資標的時,企業韌性也當列為重要的考量因素。
檢視企業和手中持股公司的經營韌性
所謂經營韌性,就是企業具備某些特質,當在面臨產業環境重大不利變化時,可以更有條件地站穩腳步,避免受重傷或滅頂。下列是一些較為明顯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