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債雙跌,市場絕不會照著你的劇本走
一開始我以為這波由關稅戰引發的系統性下跌,應該會讓債券成為避險的標的,結果美債只在4/7呈現小漲,接著就被狠狠打臉,有報導指出,中國大陸大量出脫美債作為報復,讓原本期待能「安撫人心」的債券也加入下跌行列。
這波股債雙殺,真的跌破不少人眼鏡。市場的變化不是只靠一個面向就能預判的,這也再次驗證了那句老話:「歷史會重演,但每次都會換個方式讓你措手不及。」
■恐慌時,才知道風險的重要
昨天國安基金正式拍板要進場救市,本以為今天的盤勢會稍微止跌,但今天最終還是跌了 1068點 收場,效果非常有限。
此刻的情緒,我一定要記住。因為在市場恐慌時,大多數人根本無法冷靜思考,更別說是剛踏進股市的投資小白了。相較於長期投資者,短期操作的人在這種風暴中更容易手忙腳亂。一方面是時間太短、彈性太小,另一方面也是心理壓力更重。
今天新聞報導說,已經有很多人搶著解保單,就是為了籌錢補倉;也有不少人開了槓桿,現在擔心被斷頭,只能硬著頭皮去湊保證金。網路上甚至開始出現一堆「畢業文」,有人玩期貨加大槓桿,結果不但斷頭,還得背上好幾百萬的債務,令人不勝唏噓。
■我想提醒未來自己這3點
往年大家每年都在講的老話:「清明變盤」,每年都有人喊,但今年是真的變盤了。4/7開始的連三天下跌,殺得大家措手不及,也包括我自己。老實說,這也是我第一次遇到手上沒有多餘資金可以加碼的時候。你明知道這時候應該勇敢進場,低接好股票,但現實是資金有限,只能靠配息慢慢往下加碼。
透過這次的事件,我想在投資路上提醒自己:
1.不要過度自信
市場讓人賺錢時,容易讓人過度自信,誤以為是天才,選股準,買的價格很漂亮,報酬很高。甚至開始冒出:「我好像真的懂市場」的念頭。
只要待在市場的一天,千萬不要過度自信,凡事以謙虛的態度面對市場。
2.不要借貸投資
借貸、開槓桿投資是雙面刃,在市場樂觀時,會讓你賺到比別人更多的報酬;但在市場悲觀時,會讓資產斷崖式下滑,甚至破產背負債務。投資一定要量力而為,以現股投資為主。
3.風險承受度沒有想像中高
在牛市時總以為自己能承受30%的跌幅,但真的遇到股災跌到帳面少30%時,才發現自己沒有想像中的抗壓。因此,在投資時,一定要先看到風險,再看到報酬。因為人對風險的想像,常常比不上現實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