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與遠雷》
「不知從哪兒傳來蜜蜂的振翅聲…… 那是祝福世界的聲音, 也是拼命蒐集光輝的聲音。」
這是一部關於天才的故事,四位天賦異稟的鋼琴家,在一次國際音樂比賽中相遇 — — 他們相互共鳴、激盪出火花,也在彼此身上找到不再孤單的勇氣。
故事的主線雖是鋼琴比賽,卻同時藏著對人生選擇、孤獨與成長的細膩書寫。四位各有特色的可愛人們,除了透過切磋琴藝,抒發自己對樂曲的真情與想像力,更精彩的是,在場外,這些純粹靈魂各自的人生故事,激發彼此共鳴,並碰撞出了璀璨的星火。
情感的純粹、音樂的曼妙、對夢想的執著 — — 文字節奏就像琴鍵一樣敲擊心靈。讀到動人處,眼眶總會不自覺濕潤,還得提醒自己:「慢一點,別貪心,別糟蹋這場文字的饗宴。」
即使對古典音樂不熟悉,作者豐富的描寫與譯者講究的詞彙選用,依然能讓人清晰地「聽見」音樂。那些原本只能透過聽覺感受的旋律,竟在文字中傳遞出溫度與情緒,就彷彿親臨比賽現場,在紙張間與一顆顆的音符共鳴。
彈奏這首《五個浪漫小品》的時候,他腦海裡浮現出了圖案精緻優雅的白色蕾絲。 潔白的蕾絲的波浪拍打著水邊。 真浪漫,有人在低語。 什麼感覺? 他閉上眼睛開始想像。 戀人們濕潤的瞳孔,相依的身影。 有些羞恥,微微發苦,有些想哭,有一點飄浮在宇宙中的感覺。
不愉快的顫音令人耳朱發疼,執拗的低音部來做合音。 尖厲的悲鳴。 低低的地鳴。 狂風大作。 顯示出赤裸裸的敵意,令人無法抵擋的威脅。 之前的演奏,歡樂自然,天衣無縫。 這個華彩樂段,跟之前的演奏完全不同,充滿了暴力感。 明石在驚懼之下,幾乎停止了呼吸。 這就是「阿修羅」。
真的,作者豐滿的文字表現,是令人身歷其境的心潮澎湃。
隨著故事推進,我彷彿也跟著跌入音樂與命運交織的波浪中。
我自己相當喜歡亞夜與風間塵的四手聯彈。
他們在月夜下彈奏著《 Fly Me to the Moon 》,再絲滑轉入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透過音樂的魅力,在琴鍵上交流彼此真摯的情感,真的是很純粹、很純粹的快樂。(電影版本是德布西的《月光》接 Nat King Cole 的《It’s Only a Paper Moon》接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
風間塵與亞夜 四手聯彈
讀完書的那一刻,有種心靈被洗滌過的通透感。也不斷反問自己:我是否也正走在「自己所愛的事物」之上?
無論是否為天才,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樂章中,不斷摸索與掙扎。
那麼,最重要的,是結果,還是過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