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0年代拍攝的摩耶號
摩耶號(IJN Maya)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帝國海軍(IJN)的四艘高雄級重型巡洋艦之一,這是日本艦隊中規模最大、最現代化的巡洋艦,目的在成為多用途遠程打擊部隊的精銳。這些艦船速度快、威力大、裝備精良,火力足以與世界上任何其他海軍的巡洋艦相抗衡。她的姊妹艦為高雄號、愛宕號和鳥海號。
▪︎船艦數據
排水量:11350噸(標準);15159噸(滿載)
長:203.76米
寬:20.72米
吃水:6.44米
動力:130000匹
裝置:12 × 呂號艦本式重油鍋爐;4 × 艦本式渦輪引擎;4 × 推進器
航速:34.6節
航程:8000 海浬/14節
編製:760→996人
武器:(竣工時)5 × 203mm連載砲;4 × 120mm單裝高角砲;2 × 毘式40公厘單裝機砲;4 × 雙聯裝610mm魚雷發射管(16 × 九〇式魚雷)
(最終時)4 × 203mm連裝砲;6 × 127mm連裝高射砲;13 × 25mm三連裝高射機槍;9 x 25mm防空機槍;36 × 13mm單裝防空機槍;4 × 四聯裝610mm魚雷發射管(24 × 九三式魚雷)
其它:3 × 水上偵察機;2 × 彈射器

1930年11月8日,摩耶號下水
|背景
高雄級艦艇是根據1927年至1931年補充財政年度預算批准的,每艘艦艇都以一座山命名,摩耶山位於神戶郊外。
|設計
高雄級巡洋艦是先前妙高級設計的改良型,融合了實驗性輕型巡洋艦夕張號開發過程中學到的技術元素。她們具有獨特的外形,有一個大型傾斜的主煙囪和一個較小、筆直的第二個煙囪。為了解決妙高級的問題,高雄級擁有更厚的裝甲、可用於對付飛機的雙用途主砲,魚雷發射器移至上層甲板以提高安全性。然而,與前輩艦艇一樣,高雄級也是頭重腳輕。 摩耶號排水量16,875噸,長203.8公尺,寬20.4公尺,吃水6.32公尺,時速35.25節。 推進力來自 12 台Kampon鍋爐,驅動四組單脈衝齒輪渦輪發動機,四個軸轉動三葉螺旋槳。該艦的裝甲有127毫米(5.0英寸)厚的側裝甲帶、35毫米(1.4英寸)厚的裝甲甲板;艦橋的裝甲板厚度為10至16毫米(0.39至0.63英寸)。

1939年3月,摩耶號艦橋及其前部的兩門雙聯 20 公分主砲
摩耶號的主砲為十門20 cm/50 第三型艦炮,是當時世界上重型巡洋艦中最重的武器,安裝在五座雙聯裝砲塔上。其次要武器包括八門十式 12 公分高平兩用砲,有四個雙聯裝砲架,每側兩個,以及四個雙聯發射器中攜帶16枚九零式魚雷。她的防空能力非常不足,只有兩門40毫米(1.57吋)防空砲。摩耶號在整個服役過程中經過多次現代化和升級,以應對日益增長的空襲威脅,最終配置為八門20 厘米/50 第三式艦炮(4x2)、十二門 89 式 12.7 厘米(5英寸) 雙用途艦炮(6x2)和 16枚 93 式「長矛」填充器,分佈在四個填充器中在四個填充器中。防空(AA)防護包括 13 挺三聯裝和 27 挺單聯裝 96 型 25 毫米 AT/AA 炮(13x3、27x1)和 36 挺 13.2 毫米(0.52英寸)防空機槍。

1938年,摩耶號船頭照,可以看到搭載的三菱 F1M水上飛機
|服役歷史
▪︎早期行動
摩耶號於1928年12月4日在神戶川崎造船廠安放龍骨,1930年11月8日下水並命名,1932年6月30日投入日本帝國海軍服役。 高雄級的所有艦艇都被分配到橫須賀海軍區,組成日本海軍第二艦隊第 4 戰隊,並在1930年代作為一個分隊進行訓練。摩耶號於1932年11月15日起由新見正一(Masaichi Niimi)上校指揮,之後於1934年11月15日至1935年10月28日由小澤治三郎(Jisaburō Ozawa)上校指揮。在此期間,由於頭重腳輕的設計導致的穩定性和適航性問題變得明顯。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後,她於1937年8月率領日本帝國陸軍第六師團的艦隊從名古屋前往中國。高雄號和愛宕號於1938年至1939年間在橫須賀海軍工廠重建,改進了設計:縮小了艦橋的尺寸,主桅杆移至船尾,並增加了船體支撐以提高穩定性。摩耶號和鳥海號的修改並不大,幾乎可以被視為一個單獨的案例。

碧藍航線 摩耶
▪︎太平洋戰爭
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摩耶號與愛宕號、高雄號一同駐紮在澎湖列島的真子警備區。愛宕號和高雄號首先出航,為入侵菲律賓北部的日軍登陸提供支援。摩耶號一直留在真晃島作為預備隊,直到12月8日,她作為高橋伊望中將的日本海軍第三艦隊的一部分,與巡洋艦足柄號和球磨號一起出航,支援日軍在維甘和林加延灣的登陸。12月31日,她為第三次馬來亞護航隊提供掩護,並協助奪取納土納群島。1942年1月,摩耶號被派往帛琉執行巡邏任務,負責菲律賓南部的行動。2月,她為澳洲達爾文轟炸事件提供遠程掩護。從二月底起,她以西里伯斯島的 Staring-baai 為基地,參與追捕和摧毀試圖逃離荷屬東印度群島的艦艇行動。3月2日,摩耶號的水上飛機發現了英國皇家海軍 「堡壘號」驅逐艦,摩耶號與驅逐艦嵐號和野分號一起靠近這艘老式驅逐艦/布雷艦,向其發射了 1270 發子彈,最終使其擊沉。倖存者被俘獲的小型輪船Bintoehan救起,隨後被轉移到摩耶號。同一天晚上,摩耶號和愛宕號還擊沉了美國驅逐艦皮爾斯伯里號。3月3日,摩耶號親眼目睹了爪哇島南部的巡邏砲艇「阿什維爾號」沉沒的場景。

碧藍航線 摩耶 同人創作
3月4日,愛宕號、高雄號和摩耶號聯合襲擊了從芝拉扎出發前往澳大利亞弗里曼特爾的護航隊,經過90分鐘的戰鬥,擊沉了澳大利亞皇家海軍單桅帆船雅拉號,同時擊沉的還有英國油輪弗朗科爾號、補給艦安金號和英國掃雷艦 51 號。摩耶號於3月7日返回斯塔林灣,3月18日返回橫須賀。當該艦停靠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幹船塢時,另外兩門九六式雙聯裝防空砲被安裝在前煙囪旁。 1942年4月,杜立特空襲後,摩耶號作為艦隊成員參與了對海軍上將威廉·F·哈爾西的第 16.2 特遣艦隊的追擊,但未能成功。1942年6月,高雄號和摩耶號支援入侵阿留申群島,保護前往基斯卡島的護航隊,並為登陸阿圖島提供火力支援。6月3日,每艘巡洋艦上的兩架偵察機遭到來自烏姆納克的美國陸軍航空兵 P-40 戰鷹戰鬥機的襲擊,其中兩架被摧毀,兩架嚴重受損。6月24日,摩耶號返回大湊警備區。 1942年8月,摩耶號被指派參加「瞭望塔行動」,即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期間的日軍增援部隊,於8月11日與愛宕號和摩耶號一起離開柱島前往特魯克。8月24日,這些巡洋艦在遠距離參加了東所羅門群島海戰,並未參與戰鬥。10月15日,摩耶號與妙高號和五十鈴號一起參加了對瓜達爾卡納爾島亨德森機場的砲擊。摩耶號在行動中發射了 450 枚 3 型燃燒彈和 91 型穿甲彈。摩耶號也參與了聖克魯斯群島戰役的夜間作戰,最終擊沉了美國航空母艦大黃蜂號。11月3日,摩耶號和築摩號被派去增援駐紮在蕭特蘭島的日本海軍第8艦隊,並於11月14日參加了對亨德森機場的第二次砲擊。在執行任務返回途中,摩耶號特遣艦隊遭到美國海軍飛魚號潛艦的攻擊,潛艦發射的六枚魚雷沒有擊中巡洋艦。隨後,一架美國海軍道格拉斯 SBD 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從企業號航空母艦的 VB-10 上起飛,向摩耶號尾部投下了一枚 500 磅(227公斤)炸彈。這次近距脫鉤沒有造成任何損害,但是無畏式的機翼撞上了摩耶號的主桅杆,飛機直接撞上了巡洋艦的左舷,引爆了 4.7 英寸的砲彈,造成 37 名船員死亡。摩耶號在滅火時被迫拋棄魚雷作為預防措施,並於年底被迫返回橫須賀進行維修。1943年1月,摩耶號返回橫須賀進行維修和改裝,隨後被重新分配到北部海域的行動,支援千島群島和阿留申群島的補給任務。

1943年1月的摩耶號,她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海域遭受到攻擊而損壞的部位
▪︎科曼多爾斯基群島海戰
1943年3月23日,摩耶號與重型巡洋艦那智號、輕型巡洋艦阿武隈號和多摩號以及五艘驅逐艦一起離開幌筵,前往支援前往阿圖島的部隊護航隊。美國情報部門截獲了這次任務的計劃(儘管低估了船隊的護航能力),促使重型巡洋艦鹽湖城號、輕型巡洋艦里士滿號和四艘驅逐艦組成的艦隊出航,希望與日本艦艇交戰。27日凌晨,摩耶號遭到美國艦艇的攔截,但並未成為目標,兩艘美國巡洋艦都在 21,000 碼的距離上集中火力攻擊那智號。那智號的回擊無效,但鹽湖城號和里士滿號仍成功向那智號發射了五枚砲彈,導致其爆炸起火。 摩耶號向敵人發射了四枚長矛魚雷,但沒有一枚擊中目標。然而,與鹽湖城號展開決鬥的摩耶號的砲聲卻並非如此。在交火過程中,摩耶號因幾次跨射和近距脫靶而受到輕微損傷,造成一人死亡,但沒有被直接擊中,反而對自身造成的損害遠遠大於其受到的損害,儘管射程遠達 21,000 碼,但摩耶號還是立即開始擊中鹽湖城號,第一發是 8 英寸(203毫米)的射彈,摩耶號的另一枚飛彈直接命中了巡洋艦的前艙,並擊中了鹽湖城號的鍋爐,導致巡洋艦緩慢減速。在被摩耶號發射的七枚 8 英寸(20 毫米)砲彈擊中後,鹽湖城號最終因舵卡住而沉入水中,護航驅逐艦不得不用煙幕進行掩護。與此同時,那智號向試圖發射魚雷的美國驅逐艦開火,四枚 8 英寸(203毫米)砲彈擊中了驅逐艦貝利號,一枚砲彈擊中了驅逐艦科格蘭號。

在科曼多爾斯基群島戰役中,鹽湖城號巡洋艦遭到「摩耶號」的猛烈砲火襲擊,最終被擊沉。
由於穿甲彈已經用完,美國巡洋艦被迫向敵人發射高爆彈。然而,高爆彈引起的更大水柱,加上截獲的美國情報傳輸,使日本指揮部認為他們遭到了空襲,導致日本艦艇撤退,艦隊護航被取消,最終以美國的勝利結束了戰鬥。在橫須賀再次進行維修後,摩耶號於4月下旬返回千島群島,並成為日本海軍第五艦隊的旗艦,在1943年8月阿圖島被美國人佔領後協助基斯卡島的撤離。 摩耶號在橫須賀進行改裝,增加了兩門雙聯裝九六式防空砲(使其總數達到16門)後,摩耶號隨鳥海號返回特魯克,於9月底抵達,並開始在特魯克和拉包爾之間運送部隊和物資。11月5日,在對拉包爾的航空母艦空襲中,摩耶號遭到來自薩拉託加號航空母艦的 SBD 無畏式俯衝轟炸機的襲擊。一枚炸彈擊中了 3 號發動機艙上方的飛機甲板左舷,並引發了大火。七十名船員罹難。摩耶號在拉包爾船廠進行了緊急維修,並於1943年底返回橫須賀。在這次維修中,摩耶號的武器裝備進行了重大改變,將其改造成一艘防空巡洋艦,拆除了3號砲塔和機庫,換裝了13門三聯裝和9門單聯裝九六式防空砲、6門雙聯裝127毫米火砲以及36挺九三式機槍。她的雙聯魚雷發射器升級為四聯裝發射器,並安裝了 22 型水面搜索雷達,大修於4月9日完成。 在吳市,摩耶號搭載了兩架愛知 E13A-1「傑克」遠程偵察機、部隊和物資。吳市動物園捐贈給摩耶號的一隻猴子也登上了船。在航行期間,機組人員教導猴子向軍官們敬禮。

1943年12月5日,摩耶號在拉包爾遭受炸彈攻擊,機艙左舷 3 號發動機艙上方被炸毀
1944年4月至6月,摩耶號支援其他部隊保衛菲律賓,最終參與了菲律賓海戰役,但在戰役中,她因近距離未擊中而受到輕微損傷。在這場戰鬥中,6月20日,來自摩耶號的偵察機在 300 英里(480公里)外發現了第 58 特遣部隊。摩耶號與戰艦金剛號、榛名號、驅逐艦朝霜號及其他護航艦艇組成環形隊形,保護航空母艦千代田號。該編隊遭到來自邦克山號、蒙特利號和卡伯特號航空母艦的 50 多架 TBF 復仇者魚雷轟炸機的攻擊。 6月20日,摩耶號隨艦隊殘部經沖繩撤退至橫須賀,並於6月25日抵達,機組人員和他們的寵物猴子在此下船,並安裝了另外 18 門 96 式單裝防空砲。7月14日,摩耶號將日本帝國陸軍第28師團的部隊從吳市運送到宮古島,然後繼續前往新加坡。10月20日,她在汶萊與艦隊會合。

1944年5月,菲律賓塔威塔威附近的摩耶號
10月22日,在萊特灣海戰中,摩耶號與姊妹艦愛宕號、高雄號和鳥海號以及戰艦大和號、武藏號和長門號一起被分配到第四戰隊。10月23日凌晨5點33分,艦隊在巴拉望海峽遭到兩艘美國潛艦的攻擊,摩耶號的姊妹艦愛宕號和高雄號被美國潛艦海鲫號發射魚雷擊中。愛宕號被擊中四次並在大約18分鐘內沉沒,而高雄號則被兩次擊中嚴重受損,被迫撤回新加坡。二十分鐘後,美國潛水艇「海鲫號」 向「摩耶號」發射了六枚魚雷,因美軍誤認為她是一艘金剛級戰艦;摩耶號左舷被四枚魚雷擊中:一枚擊中前鏈艙,一枚擊中 1 號砲塔對面,第三枚擊中 7 號鍋爐房,最後一枚擊中後部發動機艙。隨後立即發生了強烈的二次爆炸,到早上6點,摩耶號已逐漸沉入水中並嚴重向左舷傾斜,五分鐘後,該船沉沒,船上 336 名官兵,包括船長在內全部罹難。 秋霜號救起了 769 名士兵,並將他們轉移到戰艦武藏號上,該艦於第二天沉沒;艦上摩耶號船員與武藏號一同失踪。因此,最終船員總數為 1,105 人,其中 479 人失蹤。1944年12月20日,她被從海軍名單上除名。

碧藍航線 摩耶 同人創作
|破壞
2019年4月19日,RV Petrel上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在水深約1,850公尺(6,070英尺)處找到了摩耶號的殘骸。她直立著,船頭的尖端斷裂了,並且倒置在沉船剩餘部分的左舷四分之一處。她的狀況出奇地好,所有主砲塔仍在原位,巨大的橋樑結構完好無損。雖然其姊妹艦愛宕號也在附近沉沒,但艦橋結構和主砲佈局證實沉船確實是摩耶號。
|流行文化中的摩耶號
在吉卜力工作室的電影《螢火蟲之墓》中,節子和清太的父親在摩耶號上服役,據推測他在電影結尾時已經死亡。

碧藍航線 摩耶 同人創作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