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班記2-1】2025湯瑪斯・漢普森台北大師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美國男中音湯瑪斯・漢普森(Thomas Hampson)2025年4月12日在國家交響樂團舉辦的台北大師班現場強調聲樂技巧的基礎,特別是聲音的控制與表達。他對第一個學員說:「你有很棒的天賦,但必須小心控制聲音的空間和氣流。過多的空間控制可能會影響聲音的流暢。」
raw-image


文字/李欣恬

聲樂技巧指導

他指出,德語歌曲的發音需特別注意,因為語言本身賦予了音樂意義。漢普森建議學員在演唱前先「聽見」自己要唱的聲音,「這聽起來很簡單,但我們常常操之過急。你必須先在腦中聽到你要說什麼,再開始唱。」

漢普森也進一步強調母音與子音的同步,「子音和母音必須在同一時間、同一高度開始。這是說話與唱歌最大的區別。如果子音低於母音,你就是在說話,而不是唱歌。」

呼吸與姿勢

與此同時,漢普森多次提到呼吸和姿勢對歌唱的重要性。他建議學員保持正確的站姿,「耳朵對齊肩膀,肩膀對齊臀部,這很簡單,但至關重要。」

他提醒第二個學員,姿勢會影響肋骨的擴張,「如果肩膀前傾,肋骨無法充分擴張,這對呼吸非常不利。」他也用德國聲樂家的話補充:「肋骨和臀部是一個整體,必須讓它們協調工作。」

在呼吸技巧上,漢普森強調「吸氣肌肉」的重要性,「我們太專注於吐氣,但真正的關鍵是吸氣。吸氣時要讓聲音像旋轉般流動,而不是像投擲椅子那樣的拋射。」他鼓勵學員將呼吸視為音樂的一部分,並避免用力「推」出聲音,這是錯誤的自然科學觀念。

共鳴與發聲

共鳴也是漢普森指導的核心主題之一,他解釋,「每一個母音中都包含其他母音的聲音,這是共鳴的基礎。」他建議學員更多地利用頭部共鳴,「我聽得出你的聲音中有高音的潛力,但你需要保持共鳴的一致性,否則聲音會失去美感和共鳴。」

他提醒學員,現代歌唱過分追求聲音的力量,而忽略了共鳴的美感,「19世紀的歌唱家專注於共鳴,而今天我們太注重力量,這是錯誤的。」

漢普森特別提到鼻腔後方的共鳴空間,「嘴角要像說『me』時那樣微微上揚,聲音從鼻腔後方出來。」他鼓勵學員找到聲音的平衡,讓共鳴自然反射出思想和情感。

演唱情感表達在情感表達方面,漢普森強調音樂與文字的結合。他以一首宗教歌曲為例,提到歌詞中的情感深度,「這些歌詞代表了人性中的自然特質,比如死亡與永恆。」

他指導演唱《Come away, come away, death》的學員時提到,必須找到真摯的情感:「當你唱到『飛翔吧』(fly away)時,我希望聽到你的心在飛翔,而不是只唱音符。」

漢普森認為,情感表達需要與呼吸和共鳴結合,讓聲音成為活生生的語言,「我們的語言是音樂,你必須讓音樂呼吸,讓文字有意義。」

表演者心態

漢普森對表演者心態的指導充滿哲理。他提醒學生不要被觀眾的期待所束縛,「觀眾不是來評判你的,他們是來滋養自己的靈魂。你不需要說服任何人喜歡你的歌聲,你的責任是成為一個真誠的人,別想討好所有人,這是浪費時間。」

他強調表演的準備與平衡,「表演是你的目的與功能的平衡。這是你一生的功課。」漢普森鼓勵學生在表演前專注於內在準備,而非外在壓力,「你花了很多努力才來到這裡,創造一個屬於你的世界,而不是重建別人的世界。」

音樂練習與表演準備

在音樂練習方面,漢普森建議學生放慢速度,「我們都工作得太快。聽到你要唱的東西,準備好你的身體,然後再吸氣。」他強調音樂與文字的區別,「你唱的不是文字,而是音樂。每一句話的氣息都必須為音樂服務。」

漢普森也提到視覺社會對歌唱的影響,「我們太依賴視覺,忘了聽覺的重要性。如果你在我的音樂學院,你會看到我們戴著眼罩練習,專注於聲音。」藉著這個方法幫助學生更專注於聲音的內在感受。

avatar-img
李欣恬的藝文筆記。Artsy Tea Talk
37會員
131內容數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如果你也相信文字報導的力量,歡迎持續關注我的粉專和文字。我會盡我所能地訪問、盡可能地寫,願字裡行間的一切,有天成為你願意一再造訪的天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即將搭機返回台灣演出獨奏會的前夕,小提琴家黃凱珉(Sirena Huang)接受了我的專訪。從四歲拿起十六分之一尺寸的小提琴,到如今站上音樂舞台,黃凱珉以溫暖的笑容分享了她與音樂的深刻連結、成長歷程,以及對古典音樂未來的獨到見解。 李欣恬/專訪 童年的琴音:從興趣到熱愛的起點 黃
李欣恬/專訪 剛下飛機,手捧熱氣騰騰的豆漿蛋餅暖手,第十五屆蘇黎世蓋扎・安達鋼琴大賽冠軍安東・哥琛貝爾格(Anton Gerzenberg)顧不上旅途疲憊,迫不及待地坐到鋼琴前練琴,1996年出生於德國的年輕鋼琴家,帶著對音樂的熱情與獨到見解,與台灣樂迷分享他的藝術旅程。 音樂世家的自然啟蒙
鋼琴女王齊柏絲坦回來啦,這個月她和小兒子安東在台北有多場合作音樂會,一起閱讀這篇報導,認識不一樣的齊柏絲坦和音樂家的家庭生活吧。安東的專訪報導,近期也會再整理出來。 -------------- ◉ 李欣恬/專訪 鋼琴女王莉莉亞·齊柏絲坦(Lilya Zilberstein),這位享譽國際的俄
在即將搭機返回台灣演出獨奏會的前夕,小提琴家黃凱珉(Sirena Huang)接受了我的專訪。從四歲拿起十六分之一尺寸的小提琴,到如今站上音樂舞台,黃凱珉以溫暖的笑容分享了她與音樂的深刻連結、成長歷程,以及對古典音樂未來的獨到見解。 李欣恬/專訪 童年的琴音:從興趣到熱愛的起點 黃
李欣恬/專訪 剛下飛機,手捧熱氣騰騰的豆漿蛋餅暖手,第十五屆蘇黎世蓋扎・安達鋼琴大賽冠軍安東・哥琛貝爾格(Anton Gerzenberg)顧不上旅途疲憊,迫不及待地坐到鋼琴前練琴,1996年出生於德國的年輕鋼琴家,帶著對音樂的熱情與獨到見解,與台灣樂迷分享他的藝術旅程。 音樂世家的自然啟蒙
鋼琴女王齊柏絲坦回來啦,這個月她和小兒子安東在台北有多場合作音樂會,一起閱讀這篇報導,認識不一樣的齊柏絲坦和音樂家的家庭生活吧。安東的專訪報導,近期也會再整理出來。 -------------- ◉ 李欣恬/專訪 鋼琴女王莉莉亞·齊柏絲坦(Lilya Zilberstein),這位享譽國際的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雖然離開了所屬管樂團,這些年只能跟著大學管樂團在學校校慶系列音樂會演出或是跟著到市區中心去做小演出,什麼時候能再次登上文化中心演藝廳大舞台演出,想都不敢想。雖然如此,今年暑假在韓國參加「濟州島國際管樂節」的演出,令人振奮。
Thumbnail
2023年有幸抽中室內活動音樂節<騰躍的靈魂>的門票,和朋友聆賞音樂會後都為TC高素質劃一且又各自有特色的演出為之驚嘆。 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本來就是自己非常喜歡的曲目,在胡老師悠揚的小提琴聲帶領之下,更是扣人心弦,而老師的功力還不僅於此,安可曲重現的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紐
Thumbnail
高中大學時代開始接觸薩克斯風,透過加入音樂協會和管樂團學習薩克斯風。學習過程充滿挑戰與困難,但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不斷進步。這份學習之路錯綜複雜,卻充滿成長與收穫。
Thumbnail
台北愛樂的新任常任指揮吳尚倫,帶給團員無比的震撼。他嚴格的態度、精細的要求,讓大家對練唱這件事不敢掉以輕心,也更嚴肅地看待音樂演出......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離開音樂社團的心路歷程,遇到了老師的不公平對待和指導方式的問題,暢談了離開音樂社團後的學習過程和成長。他分享了對音樂的熱愛以及堅持不懈的努力,並推薦了一位知名YOUTUBER的樂理課程。
Thumbnail
前言: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有關我個人學音樂與音樂教學的一些心得與建議, 也有一些我對在台灣學音樂現象的觀察與看到的問題, 也許可以給想學音樂的人有一些參考! 我的音樂教學理念與建議: 可以先從音樂律動開始,不用太早急著進入個別班學習,學齡前的孩子可以先從童謠與兒歌開始,先讓小孩覺得有興趣
Thumbnail
美國寇帝斯音樂院最年輕教授、小提琴新星班哲明.比爾曼(Benjamin Beilman)再度來台,本周末將和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奏康戈爾德小提琴協奏曲。 班哲明表示,他5歲開始學琴,家裡是姊姊先開始學,他常常聽著姊姊練琴聲,隨後也跟進學習,「我很享受拉琴的感覺,爸媽雖然沒有特別希望我們當
Thumbnail
熱鬧滾滾的台大藝術季結束後,合唱團沒有暫時休息的時間,因為七月四日的期末音樂會即將登場,我們只剩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可以排練……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雖然離開了所屬管樂團,這些年只能跟著大學管樂團在學校校慶系列音樂會演出或是跟著到市區中心去做小演出,什麼時候能再次登上文化中心演藝廳大舞台演出,想都不敢想。雖然如此,今年暑假在韓國參加「濟州島國際管樂節」的演出,令人振奮。
Thumbnail
2023年有幸抽中室內活動音樂節<騰躍的靈魂>的門票,和朋友聆賞音樂會後都為TC高素質劃一且又各自有特色的演出為之驚嘆。 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本來就是自己非常喜歡的曲目,在胡老師悠揚的小提琴聲帶領之下,更是扣人心弦,而老師的功力還不僅於此,安可曲重現的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紐
Thumbnail
高中大學時代開始接觸薩克斯風,透過加入音樂協會和管樂團學習薩克斯風。學習過程充滿挑戰與困難,但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不斷進步。這份學習之路錯綜複雜,卻充滿成長與收穫。
Thumbnail
台北愛樂的新任常任指揮吳尚倫,帶給團員無比的震撼。他嚴格的態度、精細的要求,讓大家對練唱這件事不敢掉以輕心,也更嚴肅地看待音樂演出......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離開音樂社團的心路歷程,遇到了老師的不公平對待和指導方式的問題,暢談了離開音樂社團後的學習過程和成長。他分享了對音樂的熱愛以及堅持不懈的努力,並推薦了一位知名YOUTUBER的樂理課程。
Thumbnail
前言: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有關我個人學音樂與音樂教學的一些心得與建議, 也有一些我對在台灣學音樂現象的觀察與看到的問題, 也許可以給想學音樂的人有一些參考! 我的音樂教學理念與建議: 可以先從音樂律動開始,不用太早急著進入個別班學習,學齡前的孩子可以先從童謠與兒歌開始,先讓小孩覺得有興趣
Thumbnail
美國寇帝斯音樂院最年輕教授、小提琴新星班哲明.比爾曼(Benjamin Beilman)再度來台,本周末將和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奏康戈爾德小提琴協奏曲。 班哲明表示,他5歲開始學琴,家裡是姊姊先開始學,他常常聽著姊姊練琴聲,隨後也跟進學習,「我很享受拉琴的感覺,爸媽雖然沒有特別希望我們當
Thumbnail
熱鬧滾滾的台大藝術季結束後,合唱團沒有暫時休息的時間,因為七月四日的期末音樂會即將登場,我們只剩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可以排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