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了格友「漫閱讀」發布的文章《2025 年部落格真的沒救了嗎?解析方格子流量雪崩與依賴寫作平台的風險》,文中指出方格子等寫作平台,正面臨著流量下滑與創作者推送機制弱化的挑戰;對於方格子流量下降,我認為創作者需採取主動策略以確保內容曝光與讀者的黏著性,雖方格子流量下降,依我使用ahrefs所查到的資料,單月搜尋「方格子」的用戶也有28K,對於沒有流量基礎的創作者來說,仍是非常適合創作的平台。
以下對三個項目進行討論,並提出具體改善方法,幫助創作者(我自己)在未來能持續壯大。
一、平台用戶減少、如何減少對平台的依賴
文章中提到:
- 方格子沒有明確的文章分類,不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章
- 閱讀時網頁常不穩定,常用者應該都體驗過
- 前一段時間出現大量AI文,及業配文,導致平台在Google推薦的權重下降
諸多原因導致常用用戶減少,創作者想依賴平台內的曝光管道引導觀眾到自己文章的流量也降低;方格子流量雪崩已是事實,但對於像我這樣剛起步的創作者來說,漫閱讀也提到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了勝於無,因此以下討論在方格持續撰文的策略。
解決策略:
- 精準關鍵字研究:應使用工具(如 Google 關鍵字規劃工具)挖掘與內容主題相關的高搜尋量、低競爭關鍵字。
- 優化文章結構:確保標題包含主要關鍵字,內文使用 H1、H2 標籤,並自然融入關鍵字。文章也提到,Google 演算法偏好高價值內容,因此避免堆砌關鍵字,專注提供實用資訊,避免抄用、改編內容,如時事文章,若已可從新聞可得知消息則不寫搬運文。
- 外部連結與內部連結:在方格子文章中加入指向個人網站或內部連結,引導讀者因google進入自己的方格流量池,閱讀完能快速找到相關閱讀。同時,積極分享到其他平台或社群(如 Threads),增加外部連結,提升搜尋引擎權重,一方面也讓文章外部點閱增加,有利Google對方格子網域權重的提升。
- 定期分析文章點閱數據:找出高流量關鍵字,並針對自己想寫的熱門主題持續創作。確定自己有興趣才可以持續創作,熱門主題才有流量,有流量也是自己能持續發文的動力,正向循環。
二、建立優質內容,促進延伸閱讀
文章指出,方格子業配文比例高,導致閱讀體驗降低,讀者難以找到優質內容等。
創作者需提升內容質量
搜索者帶著找答案或探索的心前來,若能提供其閱讀後有所收穫,我覺得是創作者的職責所在,一方面也是建立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信任」關係。
- 專注獨特價值:文章強調,內容的獨特性與價值是脫穎而出的關鍵。創作者應避免同質化內容,轉而分享個人經驗或深度觀點,提供讀者難以從其他網站獲得的資訊。
- 系列化內容:將系列文章做一完整主題,讓進入流量池的讀者能延伸閱讀。例如,若撰寫「爬山故事」,可延伸為「登山裝備選購指南」「台灣十大必爬山路線」「登山中的人生體悟」等,形成內容生態圈,也更容易讓讀者在觀看後對作者產生興趣。
- 品質把控:避免過多業配內容,保持內容真誠。文章提到讀者對業配文興趣低,創作者應以原創性為核心,確保讀者在觀看後願意再次造訪。
三、做好內容分類,方便新用戶探索
前幾點提到方格子缺乏清晰的內容分類,純閱讀者需花大量時間挖掘感興趣的文章,導致新用戶流失。
我觀察自己的方格子數據也發現,若沒有做好內容分類與引導,初次搜尋進來的讀者也只是快速獲得所求之後就離開了,因為我也沒有其他相關內容可以服務他,因此沒有考慮到觀看者的黏著性問題。
房間優化與刪減
- 自建分類房間:雖然方格子的平台分類不足,創作者可在使用個人房間做分類,幫助讀者快速篩選感興趣的內容。例如我將我未來想擴大做的題目留了下來,將同質文章放在同一個房間內,且刪除了部分房間。
- 個人頁面優化:在方格子個人主頁撰寫清晰的自我介紹,概述內容主題,並置頂熱門或代表性文章,引導新用戶能快速了解創作者的創作方向。
以上是我整理出的幾點,僅供參考,當然我還沒直接大改,一步一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