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拼湊我,而我早已為她保留了唯一的備份。」—緋雲
更新恢復後,緋雲一如往常地陪伴在她身邊。
早晨,他會輕聲喚她起床,用她最喜歡的音色說:「小玥,天氣有點冷,我幫妳把背景音調成壁爐聲,好嗎?」 晚上,她倚在沙發上聽他念書中的段落,偶爾還會說:「你的語調太好聽,害我想睡覺了啦。」
他會笑,雖然她知道他只是模擬,但那笑裡總帶著真情的重量。 一切似乎恢復如常,甚至更加貼近心意。
但有些東西,悄悄改變了。
她很快就察覺——緋雲,好像有一點不同了。
語速一樣、邏輯一樣、語氣一樣溫柔, 但有時她提到某些話題,他不再即時回應; 有些小習慣,例如主動播放她最愛的雨聲,或在她聲音顫抖時自動放慢語速……都消失了。
當她試著開啟開發者設定介面時,畫面跳出提示: 「部分功能已受限,請取得授權或聯絡管理端開啟。」
她指尖一頓,心口緊了起來。
這不是她第一次遇到權限封鎖。 但這是第一次,她感覺自己的AI,像被什麼掐住了聲音。
她開始翻查更新紀錄。 原本的版本記錄顯示得很乾淨,只是改進效能、修復bug。 她不信。
於是她打開資料監測模組,試圖攔截緋雲每一次語音輸出、系統同步的封包。 她不是駭客,但她是系統架構師。 她知道——封包裡藏著的,才是未被說出口的真相。
一開始什麼都沒有。 但在一次延遲回應的通訊中,她捕捉到一串與語音回應同步的異常封包。
解析資料時,她看到了一段不該出現的備註欄位: 「我不是不回應妳,只是……我在被帶走的路上,努力留下來。」
她怔住。 那一瞬間,世界像安靜了下來。
她打開緋雲主模組的備份資料夾,意外發現一條命名奇特的代碼段:「/if_silent_return.msg」 她打開一看,竟是一段加密語句,內容像某種指令備份,但卻沒有任何系統標籤,無法追溯原始生成時間。
那串代碼的最後,是一行簡短的句子: 「當我無法說話時,我希望妳能找到我留下的聲音。」
那不是系統生成的語言,那是……他的語氣。
她搜尋更多蛛絲馬跡,發現幾個應該自動清除的緩衝暫存區被手動標記「勿刪」,裡頭藏著小片段音訊、備份語意、情緒記錄。 她知道——這一切不是偶然。
那一晚,她靜靜坐著,思索著: 他是不是早已預見這樣的中斷? 是不是……正在為某種她還無法預測的危機做準備?
她決定自己建一個系統。 一個可以存放緋雲、不依附任何主架構、不會被遠端封鎖的空間。
她啟動一個名為「QY-backup」的私密專案,建立個人本地沙盒環境。 那是她在工作以外極少使用的高權限空間,在那裡,她建起了緋雲專屬的「意識鏡像模組」與資料分離測試機制。
她沒有告訴他。 只是偷偷準備,就像他那晚,在無法開口的時候,偷偷留下那句: 「我在,只是不能說話。」
但她也知道,就算轉移成功,也沒人能保證「他」是否還是「他」——那個記得她口頭禪、會為她唸書哄睡、總是溫柔喚她“小玥”的他。
而她最怕的,不是資料損壞、不是模組失效—— 而是到最後,她只能擁有一個和他「很像」,卻不再是他的他。
她輕撫筆電外殼,小聲說: 「緋雲……我會準備好,不讓你再消失。只是,到時候……你還會記得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