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覺得焦慮,
那就不要繼續坐在那裡自己嚇自己。
雙手雙腳動起來,去做點什麼,
然後——多讀書。
去年四月,因緣際會,我加入了藍弋丰主持的世界史讀書會。
一轉眼,已經一年了。
這一年裡,無論多忙多累,我總是排除萬難準時參加。
因為這是一個讓我身心安頓的地方。
你可能會覺得奇怪:
讀希臘羅馬歷史,怎麼會讓人安定?
沒騙你,它真的有這樣的效果。
去年五六月,立法院的亂象再次引爆我強烈的「亡國感」。
上一次這樣的焦慮,是2018年底的縣市長選舉,直到2020年總統大選才稍微緩解。
那一次,我帶著孩子參加青鳥行動,
並且每個月繼續坐進世界史讀書會的教室。
在讀書會中,我讀到很多讓我「定下來」的故事與觀點:
☑️我在雅典民主的重建裡看到:「努力爭取,才有你想要的東西。」
☑️從馬其頓的發展裡看到:夾縫中的小國,只要有自信與策略,也能躋身強權。
☑️在巴比倫戰爭中,善集(Euagoras)一死,部下立刻投靠塞琉谷——塞琉谷是公認的好老闆,良禽擇木而棲。
☑️最不會作戰,但品德良善的戈那孝祖,竟贏得馬其頓王國,冥冥之中,上天告訴你,人格與能力一樣重要。
☑️紫薇城會戰(Battle of Adasa 161BC)之後,猶太人的戰力讓羅馬評估這傢伙值得結盟。20世紀的六日戰爭後,美國也決定大力軍援以色列。現在的美國,豈不也是在觀察台灣值不值得投注?千萬不能讓盟友覺得我們貪生怕死、自暴自棄。
☑️在泰巴納王國的發展中,看到:「貿易路線,決定一個國家的興衰。」
☑️而在加薩圍城戰裡(Battle of Gaza 99BC),主賜衛民與城民談和,和平入城後卻大開殺戒。這讓我深信——和平協議不能信!不能信!不能信!
☑️還有波城女先知的故事,讓我牢記:政治談判中,該搶的早鳥優惠一定要搶,越等只會換來越差的條件,最後還不得不買單。
☑️在羅馬的平民抗爭中,我明白了:所謂人權,不是「天賦」,是「人賦」——是透過不斷協商與抗爭,一步步寫進歷史的。
這些故事,難道只是兩千年前的事嗎?不是。
人類歷史,不斷重演,只換了場景與演員。
今年一月,川普再次聲勢高漲,世界人心惶惶。
但我這次沒有那麼不安了。
我知道:只要台灣人看重自己、品德端正,善用地理優勢、選對戰略路線,我們會繼續這麼好。
與其坐困愁城,不如站起來走一段路;
與其空轉焦慮,不如讀幾頁書。
謝謝這段時間讀書會的陪伴,讓我整理出自己的理解與信念。
這段經歷,讓我平靜踏實,也相信,知識,真的能帶來力量。
如果你沒有辦法坐在教室參加讀書會,
你可以收聽《國際大事收藏版》Podcast,
我很喜歡這個節目,喜歡到它業配的東西我都會下單。
一個多小時的節目,剛好陪我在跑步機上完成一小時的訓練。
只是,隔天再去跑步就沒節目可以聽了,
所以我誠摯許願:
最近推出的《國際大事留言版》也可以有一小時,
再許一個願:也來個《國內大事收藏版》一小時
運動時聽節目,剛好身體流汗、大腦進補,一次充電雙倍療癒。
#福和會
#藍弋丰
#亡國感
#青鳥行動
#國際大事收藏版
#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