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小說放大鏡|臺灣作家|邱妙津|鱷魚手記(1994年)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題目:觀察《鱷魚手記》的語言使用和意象設計

  《鱷魚手記》是台灣作家邱妙津(1969年5月29日-1995年6月24日,籍貫彰化)的首部長篇小說作品,本書曾獲時報文學獎推薦獎的肯定,文本中「拉子」一詞甚至成為台灣女性同志的代稱,可見其書影響台灣同志文學的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鱷魚手記》的本質在於「同性之愛」在現實環境與自我意識中的衝擊與矛盾。文本的架構已然設定為一座牢籠,所有的敘事都在這座牢籠中追逐與逃竄。實際上,讀者看不到問題的根源,而是被安排好進入作者鋪陳的文字空間中體驗一股「偽裝」、「撕裂」、「衝突」、「荒謬」等多元複雜的內心戲。

  一般而言,《鱷魚手記》歸類在「性別文學」或「同志文學」的研究範疇中,主要探討性別變異的經歷與主體認同。不過,深入研析《鱷魚手記》的書寫意識之前,有兩項敘事結構元素在小說文本意識的成立上更值得被關注──即「語言使用」和「意象設計」的構成。


   首先,觀察《鱷魚手記》中的語言模式,依照視角的變化大致可以分為「主體敘事」、「客體敘事」與「變體敘事」三種類型:第一類「主體敘事」──以「我」為主觀視角,扮演小說書寫軸心的角色,人物語言貫穿頭尾,引領文本中各個角色的對話與行為。第二類「客體敘事」──將「我」內在意識的各種面向形塑為水伶、雲生、楚狂、吞吞、至柔、小凡各自角色的扮演,這些角色的語言表述明顯有著相似的特徵(證據:意象語言的使用在各個人物的口吻陳述上皆有著一致性的慣用)。換句話說,每個角色人物的語言使用一定都會滲入「意象」的技巧,這種語言使用的設定使得人物性格變得模糊,甚至由此可以導向作者在書寫過程中,不斷置入自我的思想意識到各個角色裡去抒發的成因。第三類「變體敘事」──將「鱷魚」的象徵與獨白,交織在文本敘事的過程中,形成一股荒謬且意象不明的穿插,彷彿刻意營造豐富卻空洞的符號意涵,指涉在曖昧不明的制度(或說社會價值取向)上抗爭與妥協。

  其次,觀察《鱷魚手記》中的意象設計,讀者可以明顯察覺文本敘事中含有相當豐富的意象語言,通常這種情況顯示兩種訊息:一、作者剛學會掌握意象技巧的使用,認為在文句裡添加意象能使文章藝術性與深度感增加。二、作者刻意置入濃密的意象使得文句包裹在某種暗喻的指向之中,使讀者在閱讀時不自覺陷入作者隱藏的企圖裡。細觀《鱷魚手記》在意象設計的安排上,並無特殊且聚焦的軸心,而是呈現一種拉長文句說明的意味,因此,這種情況比較適用第一種訊息的表示。實際上來說,邱妙津對於意象的使用的確有著相當的掌握,但也因為文本充斥過多的意象使得敘事結構變得薄弱。


   整體而論,邱妙津在書寫《鱷魚手記》這部長篇小說時,在筆法的掌握與敘事細膩度的拿捏中,尚未成熟。尤其在需要嚴謹規畫指涉意涵的段落表現上顯得隨意而凌亂,特別是「鱷魚」相關的敘述。「鱷魚」被賦予新的符號意義與價值,但是它的形塑過程卻如同「拉子」一詞符號的出現,是以勉強說通的方式賦予字詞存在的本質。故而,因為這些字詞的定位難以精準,反倒成為文本敘事中的特色與特徵。   

  此外,《鱷魚手記》雖是尚未成熟的作品,但在語言表現上也透露出兩點真誠的表現:其一、情感真摯的赤裸洩漏,作者試圖在矛盾與衝突中尋求平衡與冷靜。其二、自我設限的框架源自認知上的恐懼,乃真實撞擊現實社會環境後引發的反應。因此,邱妙津透過《鱷魚手記》讓性別意識的論題浮出檯面,以爭取性別變異的重視與尊重的權利,在傳統觀念的箝制之下,尋求一道突破且伸展自我的出口與空間。

 

備註:本文為早期發表的舊作,重新增補編輯上架發表。
※備註:本文發表在2016年《有荷文學雜誌》第19期「翻轉名書」專欄作品(專欄作家:古塵)


※資料來源:「臺灣文學館線上資料平台-台灣作家作品目錄資料庫
※資料來源:「作家主題搜尋平台-邱妙津主題館

●附錄:邱妙津歷年小說作品(依出版時間排列)

  • 鬼的狂歡​(短篇小說集)|聯合文學|1991年3月
  • 鱷魚手記(長篇小說)|時報文化|1994年5月
  • 寂寞的群眾(中;短篇小說)|聯合文學|1995年9月
  • 蒙馬特遺書(長篇小說)|聯合文學|1996年5月


※參考資料:「讀冊生活

※參考資料:「博客來網路書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筆耕文學】文藝創作工作室
2會員
154內容數
我把自己剖開,掏出記憶與影子,雕刻成雨季。
2025/04/17
2016年出版的《剪翼史》,是王文興積累十多年思考,淬鍊打造而出的文學成果,本書可說是王文興過往書寫風格的匯集,並且更進一步締造出「立體文學」的實踐成果。
Thumbnail
2025/04/17
2016年出版的《剪翼史》,是王文興積累十多年思考,淬鍊打造而出的文學成果,本書可說是王文興過往書寫風格的匯集,並且更進一步締造出「立體文學」的實踐成果。
Thumbnail
2025/04/17
小說表面上著重描寫家庭與社會的問題,深入探索之後,可以發現個人意識與傳統禮教的衝突,以及小家庭的組成結構所引發出的領域摩擦現象,才是王文興想要在《家變》這部小說中去探討的問題核心。
Thumbnail
2025/04/17
小說表面上著重描寫家庭與社會的問題,深入探索之後,可以發現個人意識與傳統禮教的衝突,以及小家庭的組成結構所引發出的領域摩擦現象,才是王文興想要在《家變》這部小說中去探討的問題核心。
Thumbnail
2025/04/12
觀察這部小說的書寫軸心,是以探尋「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為目的。根據文本的敘事安排,可觀察作者主要藉由「環境」、「人物性格」與「對白」的敘事策略,一方面投射社會意識的現況,另一方面則反映社會價值轉變的期許。
Thumbnail
2025/04/12
觀察這部小說的書寫軸心,是以探尋「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為目的。根據文本的敘事安排,可觀察作者主要藉由「環境」、「人物性格」與「對白」的敘事策略,一方面投射社會意識的現況,另一方面則反映社會價值轉變的期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部小說讀來真是令人好不過癮,前幾章劇情正要高潮迭起時,卻又被點到為止,就像是蓄意留一小段空白,留給讀者自行猜測、想像的空間。
Thumbnail
這部小說讀來真是令人好不過癮,前幾章劇情正要高潮迭起時,卻又被點到為止,就像是蓄意留一小段空白,留給讀者自行猜測、想像的空間。
Thumbnail
「吾妻是凶獸」系列。婚後戀愛。男主英明神武,女主愛吃單純又膽小,有誤會但整體可愛。有陰謀但步調算快,還有荒野求生21天。有電子書會想買。
Thumbnail
「吾妻是凶獸」系列。婚後戀愛。男主英明神武,女主愛吃單純又膽小,有誤會但整體可愛。有陰謀但步調算快,還有荒野求生21天。有電子書會想買。
Thumbnail
「我們做的事情,當下雖然會失敗,但在未來將發揮不可思議的影響力,使多年後仍活著的人們得到美好結局。」
Thumbnail
「我們做的事情,當下雖然會失敗,但在未來將發揮不可思議的影響力,使多年後仍活著的人們得到美好結局。」
Thumbnail
【文/戲雪】《童探:三界火宅》是墨哥睽違四年出版的新作,文字不但未見生疏,反而更顯老練,而且因應連載需求,每一章都有爆點,節奏又快又精彩,然而我覺得最難的是:明明口味這麼重,卻能不落俗套匠氣,相反地,書中充沛自然的情感,同時還能探討深刻多元的議題,讓人在又緊張又刺激之餘,忍不住隨之落淚、掩卷歎息。
Thumbnail
【文/戲雪】《童探:三界火宅》是墨哥睽違四年出版的新作,文字不但未見生疏,反而更顯老練,而且因應連載需求,每一章都有爆點,節奏又快又精彩,然而我覺得最難的是:明明口味這麼重,卻能不落俗套匠氣,相反地,書中充沛自然的情感,同時還能探討深刻多元的議題,讓人在又緊張又刺激之餘,忍不住隨之落淚、掩卷歎息。
Thumbnail
《魚獵》———史邁 這本推理小說,不僅是單純的推理小說,更帶出了社會陰暗的角落,不管是校園霸凌、性侵,甚至是階級複製,每個角色都描繪得十分鮮明,像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懸疑版。
Thumbnail
《魚獵》———史邁 這本推理小說,不僅是單純的推理小說,更帶出了社會陰暗的角落,不管是校園霸凌、性侵,甚至是階級複製,每個角色都描繪得十分鮮明,像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懸疑版。
Thumbnail
日本導演三池崇史執導的《怪物樵夫》改編自倉井眉介的同名小說,揉合懸疑、驚悚和都市傳說元素,故事主軸為精神病患者和連續煞人魔的PK大戰。片中穿插小孩口吻讀出兒童繪本的內容,透過隱喻的方式展現情節的發展。劇情中的轉折和角色的性格也是影片的亮點,值得一提的是片尾曲〈深海魚〉在肅殺的氣氛中表達了生存的無奈。
Thumbnail
日本導演三池崇史執導的《怪物樵夫》改編自倉井眉介的同名小說,揉合懸疑、驚悚和都市傳說元素,故事主軸為精神病患者和連續煞人魔的PK大戰。片中穿插小孩口吻讀出兒童繪本的內容,透過隱喻的方式展現情節的發展。劇情中的轉折和角色的性格也是影片的亮點,值得一提的是片尾曲〈深海魚〉在肅殺的氣氛中表達了生存的無奈。
Thumbnail
《怪物樵夫》是根據倉井眉介同名小說改編,由三池崇史執導,行動戲不多,以文戲(口水戲)為主,但整體故事仍算緊湊流暢,血腥度亦沒有辜負期待。然而,最後的劇情結尾和原著有很大出入,可能是為了迎合主演龜梨和也的女性粉絲的喜好。
Thumbnail
《怪物樵夫》是根據倉井眉介同名小說改編,由三池崇史執導,行動戲不多,以文戲(口水戲)為主,但整體故事仍算緊湊流暢,血腥度亦沒有辜負期待。然而,最後的劇情結尾和原著有很大出入,可能是為了迎合主演龜梨和也的女性粉絲的喜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