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職涯一段時間後,你是否開始察覺─以前那種「拚命就好」的單純模式,似乎不太管用了?尤其對「中年級生」來說,無論在工作、社交、或生活上,同時面對業績、管理、溝通、自我實現、成就感…的種種壓力,需要找到解方,幫我們走出繞了好久的迷宮。
《柔韌管理學》是我的好朋友Yuki 黃昭瑛整理她二十多年職涯,從基層一路做到跨國公司高階主管、外商企業總經理的全方位工作與管理經驗,希望帶給讀者的體悟是:真正能長久走下去的人,不是最強悍的,而是最能適應變化、柔韌自處的人。有一次閒聊時她半開玩笑說「這本書的英文書名應該取做《Bamboo Management》,因為竹子就是兼具強韌和彈性的代表。」
這本好書不限資歷年紀的工作者都適合閱讀,內容包含許多Yuki 在業務開發、帶人、生涯規劃的實際經驗與案例可以作為參考。不過身為中年級的我,這本書讓我在閱讀過程中特別有共鳴的是,已經成為「大人」的我們,如何在工作、社交、生活中,找到既堅韌又柔軟的自處之道。以下整理我個人最有感的三大面向:一、大人的工作:以柔韌應對挑戰
中年階段的我們,也許已經擔任主管,或者是具有專業和豐富經驗的資深工作者,該如何扮演好自己在職場的角色,以及獲得應有的待遇,可以這麼做:
1. 為自己爭取更好待遇的柔韌策略
在職涯成長上,需要為自己爭取更好的待遇時,與其強勢要求或消極放棄,不如以溝通技巧進行:
- 表達意願:用輕鬆、不給對方壓力的方式,表達自己想挑戰更高職責的意圖。
- 積極回應:當主管提出新任務時,不要畏難推拒或只是簡單回應「嗯」,而要展現具體的興趣與理解。
- 反駁的技巧:若對主管的意見或回應有不同意見,不要直接否定,而是帶著「好奇心」提出問題藉以瞭解他的想法,態度溫柔但立場明確。
- 避免比較心態:用與同事比較的做法來爭取不是好策略,職涯發展是很個人化的,真正的焦點應該是自己能成長多少。
- 理性看待轉調與加薪:轉換職務或挑戰新任務,與薪資談判是兩相獨立的課題,兩者不應混為一談。
2. 作為三明治主管:不討好,而是成為橋樑
中階主管常被形容為「三明治」,夾在上級與部屬之間。然而,真正高明的中階主管,不是兩邊討好,也不會左右為難,而是引導雙方學習彼此的視角。
- 面對上級,要能以部屬的角度補充資訊;
- 面對部屬,要能以上級的高度解釋決策,協助彼此理解,而非簡單傳聲。
3. 有機會帶領新團隊時的「五不守則」
當自己被拔擢帶新團隊,或是新加入的管理者時,如何與團隊更快建立互信,做出成果?應特別注意以下「五不」:
- 不批評:即便看到問題,也避免在初期急於指摘。
- 不動怒:遇到摩擦時保持冷靜,不被情緒左右判斷。
- 不馬上「全面盤點」:避免一上任就「翻箱倒櫃」式大整頓,容易引發防備。
- 不過度謙虛:適度展現自信,有助於團隊對新領導者建立基本信任。
- 不誇大其詞:少說空話、多做實事,累積口碑。
4. 對部屬進行指導培育的新方法:問而不是教
現代管理者不再只是「給魚」或「教釣魚」,因為年輕的工作夥伴也許有不錯的想法。主管應該學會問問題:因為也許部屬認為該撒網捕撈也不一定。
可以問部屬「你打算怎麼做?」,讓對方思考並提出方案,自己則扮演支持與引導的角色。
5. 不離職,也能拓展新職能
中年及工作者,雖然在原本的領域經驗豐富,但也可能因此受限,想要為自己拓展職能,換工作不是唯一選項,在現職中也能設法持續成長:
- 主動尋找跨部門協作機會:資深有經驗的你,在不同的專案中能夠有所貢獻,這也是借機獲得新經驗的好方法。
- 藉由上課、進修學習新技能,累積第二專長,讓自己在未來有更多選擇:且不管是線上課程或實體課,一起學習的夥伴很有機會成為互相協助的人脈。
二、大人的閒聊:經營適度而有深度的人際關係
Yuki 過往的眾多工作角色中,「業務力」可說是她最具代表性的關鍵能力,雖然她常說自己是「妥妥的I人(指內向)」,但與人建立真誠且深度的關係是她之所以能贏得客戶長久信任的方法。目前已經進入到「第二人生」階段的她,仍固定在她的「老宅」舉辦讓他的社群好朋友能夠放鬆交流、分享的聚會。也因此以下分享的聊天法, 是Yuki 的切身經驗談:
1. 增進感情的三個聊天小技巧
職場中,輕鬆的閒聊也能成為建立信任的關鍵,可以這樣做:
- 把球拋回去:回問或反請教對方,讓對話延續並深入。
- 補充資訊:在回答時,順便分享一個相關的額外資訊,增加交流厚度。
- 引介資源:自然導入專家建議、分享資訊來源,或提供有價值的人脈,建立「資源型人設」。
2. 避免的三大危險話題
有些話題輕易踩雷,必須小心避免:
感情與私生活:不要主動詢問,也避免自曝。
- 薪資與位階:即使熟稔,也不適合主動提起,避免對方誤會或感到壓力
- 成長背景與資歷:容易無意間觸及對方的敏感處。
3. 注意聊天的三大地雷
- 避免交淺言深:關係尚淺時,對私人問題應保留,不必勉強深聊。
- 不硬聊:對方明顯冷淡或不擅交談時,懂得適時收尾。
- 不被動等待:聊天要有主動性,不只是等待對方丟話題。
三、大人要好好生活:從管理時間與情緒開始
許多中年級朋友因為不放心,怕出問題,工作生活兩頭燒,長久下來過勞、身心俱疲,Yuki 提醒我們:要有意識的自我覺察與自我療癒
1. 好好休息,才能走得長遠
以下幾點雖然你已經聽過無數次,還是要再提醒:
- 保持每晚七小時睡眠,充足休息才能為自己充飽電。
- 控制心力與腦力的耗損,減少加班過勞。
- 休假時就完全休息,不帶工作情緒。
- 避免午後過量攝取咖啡因,以免影響夜晚熟睡程度。
- 白天也安排小休息,維持身心節奏。
2. 留白時間,讓人生喘息
除了盡力衝刺,有時停一下檢視自己的步調,會讓我們的節奏更穩更順
- 每週回顧時間使用情況,反思改進。
- 每月做一次時間管理總結,找出優化空間。
- 列出「心願清單」,提醒自己生活不是只有工作。
3. 適當時機,為自己勇敢一次:
覺得自己卡住了,除了找朋友討拍或是在社群抱怨,你應該這麼做:
- 不再默默承受職場或生活中的不合理,必要時可以喊停。
- 當身處不健康環境時,勇敢退出,而非一味忍耐。
4. 避免情緒過勞:
有時當神經繃得太緊,加一點壓力都會引爆,必須有意識的幫自己減壓:
- 減少接觸情緒化的人,保護自己。
- 臨時邀約謹慎應對,避免突發情緒壓力。
- 培養興趣與規律作息,讓生活有穩定的重心。
中年階段的大人們,不一定要持續變得更強,應該善用自己的歷練與經驗,變得更柔軟且堅韌。推薦你讀《柔韌管理學》,相信會有許多深得你心的收穫。
------------------------
想為自己開展第二人生嗎?讓「人生轉型工作坊 2.0」幫你梳理方向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感覺?一切還順利,卻總有種「心空空的」感受;想改變卻不知道從何下手。這並不是你獨有的疑問,而是無數中年人的共同感受:「我究竟是誰?」、「我為了什麼努力?」「難道一生就這樣了嗎?」
別讓這些疑問停留在心中影響你!小班制的《人生轉型工作坊2.0》是老查專為中年人設計,透過引導與討論、反思,幫你打開新視野,找回動力,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在一整天的工作坊中,帶你從盤點過去、檢視現在、未來描繪與制定計畫,3大階段讓你撇除心中雜音,梳理雜亂思緒,幫自己找回工作與生活的熱情!
報名連結:https://senior.104.com.tw/c/674feebb4432c5060ebcbe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