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專訪|推開石門,為的是作回一顆雞蛋──專訪《石門》導演黃驥與大塚龍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石門》電影劇照/傳影互動

《石門》電影劇照/傳影互動

「這是一個夢嗎?我覺得它是一個夢,但是感受一下它的重量,它很重,在提醒我這不是夢。我的爸爸是一個喜歡寫詩的老中醫,他在《石門》的海報寫了一句話:『石門打開,裡面有金。』那時候我不知道為什麼他寫那句話,我現在知道了,石門打開之後,裡面是金馬。我們鼓起勇氣,堆開了石門,而後面是金馬。我們推開了石門,去到了一個更寬闊、廣闊的世界,可以策馬奔騰,所以特別謝謝金馬獎。」

距離《石門》於第 60 屆金馬影展以黑馬之姿,奪下「最佳劇情片」大獎,迄今已過了四個月。一夜激情後,釀電影編輯室以「電影作為關照世界的方式」一文作結,但那天夜晚我在頒獎後台,獲悉《石門》得獎時的激動心情,仍然在幾個月過後、再次與導演二人見面時,翻湧而起。

我問黃驥和大塚,得獎之後的生活與創作有沒有變得更順遂?他倆互看許久,才由黃驥先開了頭。她臉上的神情依舊如得獎那夜般,眉宇神色間盡是驚訝,可她的第一句話,卻是冷靜地先從頭定義起問題本身:這個問題,必須從自我和他者的角度來看待。

《石門》於第六十屆金馬獎獲「最佳劇情長片」。(左:大塚龍治,右:黃驥)/台北金馬執行委員會提供

《石門》於第六十屆金馬獎獲「最佳劇情長片」。(左:大塚龍治,右:黃驥)/台北金馬執行委員會提供

「因為金馬獎在亞洲地區有絕對的影響力,《石門》獲獎之後,有一些原本抱持不同評價的人改變了他們的想法,這是有了金馬加持,才能產生的質變;而作為一個創作者,我依然沒有過多的細想,至今的感受仍然是一樣的,有些欣喜,不過更多的是難以置信。」

「當然我們很喜歡自己的作品。」大塚在一旁補充說道。《石門》就像是班上特別安靜,可能還有些邊緣的孩子,突然被打上了一道受矚目的聚光燈。

從《雞蛋和石頭》、《笨鳥》再到《石門》,由黃驥和大塚龍治共同創作的「女性三部曲」以不同於主流電影的敘事方式,在極高濃度的留白與碎片式的剪接方式裡,傳遞著女性生命處境本質上的逼仄與晦澀。他們意圖讓觀眾身在電影院裡、心在漫長的故事裡,用電影極長的時間,使戲外的我們能和影中人共同感受苦厄:包括身體的痛感,心靈的痛感。

電影是人類拓寬生命經驗的方式。

就像「女性三部曲」在一開始是以低視角的俯瞰鏡頭拍攝角色,但隨著作品繼續延伸,大塚的攝影機逐漸地變成「一個人在看一個人」的平視角度,那也是電影為一個人帶來的改變。

《雞蛋和石頭》電影劇照/ifilm 傳影互動

《雞蛋和石頭》電影劇照/ifilm 傳影互動

在新作《石門》,大塚多以全景畫面拍攝,隨著時間的流動、空間的改變,逐步讓觀眾與影中人的體感同步。「當電影時間拉長、但敘事上又有許多留白時,觀眾不可能一直關注在演員身上,你可能會注意紅貴的表情,但同時也會留意到周遭的景物變化,觀眾有了自己的觀察與想像,才能產生獨特的觀影經驗。」大塚想將看與不看的權力交給觀眾,無論是看見零工經濟的社會現象,看見留守兒童的社會問題,看見女生懷胎所面臨的壓力,甚至是令人坐立難安的、難熬的觀影體驗,這都是他們希望讓觀眾自行感受的。

因此,作為記錄者的他,明白自己不應該有過多的憐憫與惋惜,而是要平等地、直勾勾地,看著一個人無論痛苦與否的感受,這或許才是電影作為「紀錄」的真諦。

黃驥和大塚花了十年的時間拍女生的痛,同時也為飾演三部曲主角的演員姚紅貴留下了珍貴的紀錄,但他們卻說這一切都是沒有計劃的,其實一開始根本沒有想過三部片要用同一個演員。

《石門》電影劇照/ifilm 傳影互動

《石門》電影劇照/ifilm 傳影互動

2012 年,他們回到湖南老家拍攝《雞蛋和石頭》,當時連演員都沒找到,二人就在老家的小學、初中附近悠晃,觀察放學後的孩子,期間也進到學校訪問作為留守兒童的學生的生命經驗,遂找到了當時不過 13 歲的紅貴。

他們很快地決定要一起拍電影。可是沒有演戲經驗的紅貴,根本沒有任何技巧可以依循。原本預計一個月就能殺青的片期,在拍攝過程中不斷延長,面對沒有經驗的素人演員,黃驥和大塚決定等待。

「關於角色所招致的生命苦難,我們不可能跟紅貴說得太明白,而且性暴力後所產生的生理、心理的痛楚也是很難用言語表達的,甚至我們根本找不到任何適當的措辭去『指導』一個孩子來演繹倖存後的身心狀態。」
《雞蛋和石頭》電影劇照/ifilm 傳影互動

《雞蛋和石頭》電影劇照/ifilm 傳影互動

長達三個月的拍攝期,他們和紅貴一起住在片中的家景,每一次拍攝就只是把想拍的內容告訴紅貴,接著等上個二、三天,偶爾需要更長的時間也無妨,黃驥和大塚唯一做的就是等待,等紅貴嘗試以生命自身的理解,給出身體的回應。

這樣特殊的拍攝方式,是他們始料未及的,也是透過長期與紅貴的相處,他們才發現:如果真的想捕捉到他們心裡的真實,就必須要用更多的時間去記錄真實──要給演員時間,也要給自己時間,事情才會慢慢發酵。

當素人演員成了電影裡的角色,看著紅貴走上了自己曾經遭遇過的經驗,黃驥才發現,曾經的自己是在受了傷之後,做不成雞蛋,因此成了一顆頑石。

「我經常覺得小女生的心就如雞蛋一般,它有可能孵化成一隻美麗的、溫柔的小雞,也有可能變成一顆硬得敲不開的心,一切端看她在來到這個世界後,遇見了什麼樣的人,經歷了什麼樣的事物。」一個人的改變和青春期的成長經驗有著密切的關係,但黃驥卻說,或許變成一顆石頭也很好,當生命的硬度變強了,或許才能繼續抵抗不堪的世界。她將雞蛋和石頭視作生命裡可以流動的選擇,同時,也期待自己能夠在難以撼動的階級社會裡,還擁有選擇的權利。

《雞蛋和石頭》電影劇照/ifilm 傳影互動

《雞蛋和石頭》電影劇照/ifilm 傳影互動

2017 年,黃驥與大塚籌拍第二部劇情長片《笨鳥》,再次回到中國南方的小鎮拍留守兒童,循著過往的方式,他們在拍攝地附近找了很多孩子來試戲,卻一直激盪不出靈光,遂決定再找紅貴回來「演演看」。過了五年,紅貴從初中升上高中,原本以為步入十七、八歲會有巨大的改變,沒想到當初在她身上所感受到的、生命裡的天真和韌性,絲毫沒有被年紀影響。

他們決定繼續保持著雞蛋和石頭的拍攝模式,讓攝影機跟著演員走,讓劇本跟著演員走,這樣的有機與手工感,正如《笨鳥》紀錄的是一個女生努力地想飛,卻飛得笨拙,可也是面對影像的真誠與樸拙,才讓他們的作品真的捕捉到了現實與魔幻交會的靈光。

「如果可以遇到一個好演員,是身為導演最幸運的事,紅貴身上最美的就是她的獨立,甚至可以說是特立獨行。」就此,他們在心中暗自決定,未來的作品都必須有紅貴。

《笨鳥》電影劇照/ifilm 傳影互動

《笨鳥》電影劇照/ifilm 傳影互動

新作《石門》,便是沿著前作《笨鳥》的主角林森繼續拍下去。「石門是女生身體與生育相關的穴位,同時也暗示著女生在生活中經常會遇見的阻礙,就像是一道道厚重的大門,就算妳拼命想推開,可能也終究徒勞。」石門同時是生理上的痛楚,也是社會性的枷鎖,為了真實傳遞生理與心理的變化,他們以懷胎到順產的十個月為拍攝週期,記錄下身體與心靈的痛感,是如何交雜影響,使得一個人的心停止流動,成為一座打不開的石門。

當時《石門》在金馬影展的放映,確實挑戰了許多觀眾的觀影經驗。對此,黃驥仍清淡地說:「當人在面對超過自己經驗之外的東西時,通常都會抗拒去理解,畢竟那就是在自身認知經驗之外的、不舒服的感受。況且,世界上本來就有將近一半以上的人,是不曾感受過女生所經歷的這些社會性/非社會性的痛感。」黃驥不卑不亢地回應了從電影放映後招致的評價,後來,她更給了我一個意料之外的答案:比較理想的思考,是不喜歡的觀眾或許會因此更記住這部片。

「電影看完之後,觀眾會發覺自己周遭都有類似經驗的女生,即使我們身處在不同的國家,甚至成長於不同年代,但相隔了十年、二十年,類似的問題仍然層出不窮地、大規模地發生著。」
《笨鳥》電影劇照/ifilm 傳影互動

《笨鳥》電影劇照/ifilm 傳影互動

從《雞蛋和石頭》拍到《石門》,黃驥和大塚極力避免對女生進行第二次的剝削,因此,在聽完無數留守兒童或不同階段女性各自的生命經驗之後,他們在所有人的故事裡找到共性,創作出作品裡的新角色──紅貴與林森的故事,不全然出自哪個特定的人物原型,但我們總能於其中看見自己的影子。

因為擁有對生命的叩問,黃驥和大塚在每一次創作的過程,都會回頭梳理、解答自己最一開始想要拍作品的理由;每一次的拍攝,黃驥都是負責田調,大塚則在一旁陪伴,等待所有人都準備好的時候,才走進這群女生的密隱心靈,沈默、溫柔地紀錄。因此,每一部作品都是他們的孩子,是他們抱著對世界無數的質問,幾經打磨,歷經長時間的來回詰問,逐漸辨明出來的,不一定是解方,但或許可以成為一種關照世界的方式。

《石門》電影劇照/ifilm 傳影互動

《石門》電影劇照/ifilm 傳影互動

得獎照提供/台北金馬執行委員會
劇照提供/ifilm 傳影互動
責任編輯/張硯拓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做電影就是一種堅持吧。每部片其實都有自己的難關,就是因為每一部電影都是新的生命,我反而會覺得因為無法預期,所以在製作每部電影的時候,我都視為挑戰,去面對它就對了。」
即將在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下簡稱「國家影視聽中心」)舉辦世界首映的《竹籬笆外的春天(數位修復版)》,為二〇二三年國家影視聽中心的重點修復片單之一。由投身數位修復產業已近十年的中心數位修復組趙百祥組長擔任負責人,從版權單位「湯臣影業」商借原始膠卷拷貝來進行修復工程,且由於原始底片相較臺灣版拷貝片缺
《TÓTEM》就像一幅畫,為了表達光明,必將刻鑿陰影;即使陰影是困頓的,但同時也充滿彈性;陰影讓生活成為待解答的謎團,才讓一個人本身充滿活力。而生死之間的問題,我們只能帶著不盡人意的結果繼續尋找那一條明路,才能找到內心世界真正的居所。
《鹽水大飯店》全劇拍得清流感十足,明明也有抗爭、流血,刑求,甚至「無間道」式情節亦穿插其中,但整部戲緊抓著理想主義的純粹性不放,有著滿滿覺醒青年的萌動感,以及眾人齊心緩步、往共同志向邁去的不卑不亢。
吳子霏喜歡學習新語言。成長時期還不覺得,然而拍《鹽水大飯店》的時候,她更深刻感受到台語表達之美:「台語很能夠表達情緒,尤其氣口的表現是可以很細膩地傳達感情,語助詞的親切感也很好。」身為台南人的她,自認台語程度有及格,也還有進步空間。事實上,成長過程浸淫在台語環境中,讓吳子霏接演時幾乎沒有遇到障礙。
「活在當下」從律令變成某種自在的話,也是有著如同生活的方式和生命的格式的辯證與交互性那般的,精神即物性。在《火上鍋》的勞動中,愛的技藝化為記憶與愛,一切是當下,一切當下都變成記憶;只要處在其中,記憶再不重要,只有記憶的技藝、和技藝的記憶在流轉。一切流轉。
「做電影就是一種堅持吧。每部片其實都有自己的難關,就是因為每一部電影都是新的生命,我反而會覺得因為無法預期,所以在製作每部電影的時候,我都視為挑戰,去面對它就對了。」
即將在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下簡稱「國家影視聽中心」)舉辦世界首映的《竹籬笆外的春天(數位修復版)》,為二〇二三年國家影視聽中心的重點修復片單之一。由投身數位修復產業已近十年的中心數位修復組趙百祥組長擔任負責人,從版權單位「湯臣影業」商借原始膠卷拷貝來進行修復工程,且由於原始底片相較臺灣版拷貝片缺
《TÓTEM》就像一幅畫,為了表達光明,必將刻鑿陰影;即使陰影是困頓的,但同時也充滿彈性;陰影讓生活成為待解答的謎團,才讓一個人本身充滿活力。而生死之間的問題,我們只能帶著不盡人意的結果繼續尋找那一條明路,才能找到內心世界真正的居所。
《鹽水大飯店》全劇拍得清流感十足,明明也有抗爭、流血,刑求,甚至「無間道」式情節亦穿插其中,但整部戲緊抓著理想主義的純粹性不放,有著滿滿覺醒青年的萌動感,以及眾人齊心緩步、往共同志向邁去的不卑不亢。
吳子霏喜歡學習新語言。成長時期還不覺得,然而拍《鹽水大飯店》的時候,她更深刻感受到台語表達之美:「台語很能夠表達情緒,尤其氣口的表現是可以很細膩地傳達感情,語助詞的親切感也很好。」身為台南人的她,自認台語程度有及格,也還有進步空間。事實上,成長過程浸淫在台語環境中,讓吳子霏接演時幾乎沒有遇到障礙。
「活在當下」從律令變成某種自在的話,也是有著如同生活的方式和生命的格式的辯證與交互性那般的,精神即物性。在《火上鍋》的勞動中,愛的技藝化為記憶與愛,一切是當下,一切當下都變成記憶;只要處在其中,記憶再不重要,只有記憶的技藝、和技藝的記憶在流轉。一切流轉。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
堤:於我是典故。那種拼接,眷戀,預感,顧盼游移。那種目睹,銘刻,追寫,時態逡巡。那種失不償得的向心情感,轉瞬而逝的和煦之光,回眸而哀,望路而傷。於我是本格。
兩人的愛,讓健一結下不只一份緣,更協助他走進一個家,慢慢的,其中的緣,竟也成了他的根,如同一座燈塔,引領迷航的他,總是找到回家的路。背景中不斷落雨的港都,更是一往情深的悲傷,因此,那些落下的水,不只是雨,更是心裡的淚,還有那些不能表露的脆弱,樸實靜謐,卻又擲地有聲。
初戀之所以刻骨銘心,不是因為像史詩電影一樣偉大,而是因為那時的我們對愛還一無所知。直到那個人出現,教會了我們什麼是愛,或愛不是什麼。 他或許沒能跟我們繼續走下去,但我們卻帶著他給予的愛,繼續往前進,長出了屬於自己的愛情觀與世界觀,難以否認,全部都與那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有關。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
堤:於我是典故。那種拼接,眷戀,預感,顧盼游移。那種目睹,銘刻,追寫,時態逡巡。那種失不償得的向心情感,轉瞬而逝的和煦之光,回眸而哀,望路而傷。於我是本格。
兩人的愛,讓健一結下不只一份緣,更協助他走進一個家,慢慢的,其中的緣,竟也成了他的根,如同一座燈塔,引領迷航的他,總是找到回家的路。背景中不斷落雨的港都,更是一往情深的悲傷,因此,那些落下的水,不只是雨,更是心裡的淚,還有那些不能表露的脆弱,樸實靜謐,卻又擲地有聲。
初戀之所以刻骨銘心,不是因為像史詩電影一樣偉大,而是因為那時的我們對愛還一無所知。直到那個人出現,教會了我們什麼是愛,或愛不是什麼。 他或許沒能跟我們繼續走下去,但我們卻帶著他給予的愛,繼續往前進,長出了屬於自己的愛情觀與世界觀,難以否認,全部都與那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有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平行世界》、《由島至島》到《一座桃花洞》,私密如母女日記,宏觀至國族史觀,同時關照正發生的現況奇觀──我們在這些紀錄片中宛如多一份視角,使望見的事物更加立體,從中接近真實,也「再見」真實的各異樣貌。
Thumbnail
片名《石門》,除了代表故事發生地點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之外,導演給的另一個解釋為中醫的「石門穴」,其位置大約於肚臍中下兩寸,是個與女性生殖息息相關的穴道,暗指電影中將女性子宮商品化的賣卵、代孕等隱藏於中國社會底層的問題。而「石」如同沉重難以擺脫的命運;「門」又像父權社會下將女性框架住的各種束縛。
Thumbnail
《只有這一次,談論大泉沙龍的事》(一度きりの大泉の話)/萩尾望都 小記之(1) ・關於好友「原田千代子」 ・向手塚治虫取材的漫畫《ケーキ ケーキ ケーキ》(蛋糕・蛋糕・蛋糕) ・認識增山法惠 ・前段與竹宮惠子《少年名叫吉爾伯特》中的歧異
關於石門這部電影,已有許多影評鉅細彌遺地進行分析,以下僅為筆者自己看完電影的觀後感。 首先,筆者認為「女性自主」的概念,貫穿整部電影。電影的開頭,無論從「被」報名參加英文課程,抑或是林森對於工作、對於未來的迷茫和不安時,男朋友小張的質疑和不諒解,都可以看出來林森雖然已成年,卻仍無自我決定的權利
Thumbnail
導演的創作脈絡是如此清晰可見,喜愛度也累積疊加直抵電影當中的那道「石門」,推開了石牆之後,觀眾或許將迎來擁抱女性的新世界。特別崇拜黃驥和大塚龍治導演夫妻如此浪漫的創作精神,我由衷敬佩黃驥導演,願意在故事裡侃侃而談自己作為女性相對傷感的生命經驗,大塚龍治導演則在傾聽妻子的話之後透過攝影機將內容具象化。
Thumbnail
即將在台灣於三月底上映的《石門》於3月中先舉行影院特映,導演黃驥與大塚龍治也現身回答觀眾問題。
Thumbnail
  第60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及最佳剪輯,頒給了《石門》(Stonewalling)。該片共入圍四項,另兩項為最佳導演與最佳原著劇本。2018年金馬獎捲入「國家認同」風波,導致兩岸電影交流止步,中資電影自2019年起抵制金馬獎,至今已第五年,本片導演與編劇為夫妻擋;大塚龍治為日本籍與黃驥為中國
Thumbnail
第一次看《金門》的感覺是熟悉,熟悉到會很疑惑,這些內容很特別嗎?第二遍、第三遍看時,我努力把自己的視角抽離,試著用西方人的角度看這部作品時,忽然明白,我的習以為常,卻可能是西方人眼中的非比尋常,尤其是那很難以形容的,幾乎已經深入我們血液裡的「in between」情節。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作者觀看完《Medium靈媒偵探城塚翡翠》後的感想和比較原文和日劇之間的差異,主要著墨在故事情節和角色個性等方面。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平行世界》、《由島至島》到《一座桃花洞》,私密如母女日記,宏觀至國族史觀,同時關照正發生的現況奇觀──我們在這些紀錄片中宛如多一份視角,使望見的事物更加立體,從中接近真實,也「再見」真實的各異樣貌。
Thumbnail
片名《石門》,除了代表故事發生地點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之外,導演給的另一個解釋為中醫的「石門穴」,其位置大約於肚臍中下兩寸,是個與女性生殖息息相關的穴道,暗指電影中將女性子宮商品化的賣卵、代孕等隱藏於中國社會底層的問題。而「石」如同沉重難以擺脫的命運;「門」又像父權社會下將女性框架住的各種束縛。
Thumbnail
《只有這一次,談論大泉沙龍的事》(一度きりの大泉の話)/萩尾望都 小記之(1) ・關於好友「原田千代子」 ・向手塚治虫取材的漫畫《ケーキ ケーキ ケーキ》(蛋糕・蛋糕・蛋糕) ・認識增山法惠 ・前段與竹宮惠子《少年名叫吉爾伯特》中的歧異
關於石門這部電影,已有許多影評鉅細彌遺地進行分析,以下僅為筆者自己看完電影的觀後感。 首先,筆者認為「女性自主」的概念,貫穿整部電影。電影的開頭,無論從「被」報名參加英文課程,抑或是林森對於工作、對於未來的迷茫和不安時,男朋友小張的質疑和不諒解,都可以看出來林森雖然已成年,卻仍無自我決定的權利
Thumbnail
導演的創作脈絡是如此清晰可見,喜愛度也累積疊加直抵電影當中的那道「石門」,推開了石牆之後,觀眾或許將迎來擁抱女性的新世界。特別崇拜黃驥和大塚龍治導演夫妻如此浪漫的創作精神,我由衷敬佩黃驥導演,願意在故事裡侃侃而談自己作為女性相對傷感的生命經驗,大塚龍治導演則在傾聽妻子的話之後透過攝影機將內容具象化。
Thumbnail
即將在台灣於三月底上映的《石門》於3月中先舉行影院特映,導演黃驥與大塚龍治也現身回答觀眾問題。
Thumbnail
  第60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及最佳剪輯,頒給了《石門》(Stonewalling)。該片共入圍四項,另兩項為最佳導演與最佳原著劇本。2018年金馬獎捲入「國家認同」風波,導致兩岸電影交流止步,中資電影自2019年起抵制金馬獎,至今已第五年,本片導演與編劇為夫妻擋;大塚龍治為日本籍與黃驥為中國
Thumbnail
第一次看《金門》的感覺是熟悉,熟悉到會很疑惑,這些內容很特別嗎?第二遍、第三遍看時,我努力把自己的視角抽離,試著用西方人的角度看這部作品時,忽然明白,我的習以為常,卻可能是西方人眼中的非比尋常,尤其是那很難以形容的,幾乎已經深入我們血液裡的「in between」情節。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作者觀看完《Medium靈媒偵探城塚翡翠》後的感想和比較原文和日劇之間的差異,主要著墨在故事情節和角色個性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