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平凡巷弄,韓國人眼中的「台灣感性」——淺談台灣的文化自信

我們的平凡巷弄,韓國人眼中的「台灣感性」——淺談台灣的文化自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日前 NewJeans 釋出取景自台灣的《How Sweet》MV,至今 YT 已破兩千萬觀看。由 NewJeans 引爆的台灣熱潮其實不是一天造成,近幾年韓國綜藝節目紛紛來台取景,韓國遊客大量來台,並在社群上以「#대만감성(台灣感性)」標記台灣的巷弄景點。

raw-image
raw-image

當台灣模仿起韓國人的妝感、穿著,流行前去韓國旅遊,卻發現我們平時認為不值一提的本土文化風貌,反倒讓韓國人為之吸引並蔚為風潮,著實讓許多台灣人受寵若驚。

在韓國一躍成為影視大國,全球流行文化都颳起韓流的炫風下,台灣的「平凡無奇」是如何反攻韓國流行市場的?原因來自於韓國人喜愛的台灣電影。青春校園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在韓國人心中建立起對台灣浪漫、美好的地景形象,形塑成「대만감성(台灣感性)」的文化符號,成為了韓國人來台旅遊時的特殊打卡景點。

raw-image
raw-image

像「대만감성(台灣感性)」這樣反攻文化輸出大國的案例,在台灣流行市場確實不多見。除了台灣在客觀條件上缺乏外,有一個關鍵的原因,是台灣人對自身文化的探索與關注,往往需要建立在外在認同上。由 NewJeans、ILLIT 帶起台灣感性風潮,才讓台灣人開始關注自身生活的地景風貌;八家將登上法國嘉年華,台灣人開始關注廟會文化也能登上國際舞台。

raw-image
raw-image

我們經常在社群媒體上看到關於本土文化的論戰,無論是街景醜陋、廟會擾民等等,這些討論都有一個核心邏輯,就是「台灣不如____」。當然議題上台灣仍有許多待改進之處;然而議題背後,那種認為「這麼醜的街道、這麼吵的廟會陋習有什麼好討論甚至存在著」的心態,實則反映出台灣人普遍對自身文化抱持自卑感、欠缺自信,因此當韓國吹起像「台灣感性」這樣的流行,台灣人是受寵若驚、甚至是不解的。

對自身文化的自信並不是訴諸民族主義,而是一種勇於探索自身文化生活的基本態度。以影視作品為例,過去《一一》、《悲情城市》正是以自身生活文化為背景登上國際舞台;而在韓流時代反吹起台灣感性炫風的,則是以本土校園生活為背景提煉出的青春記憶《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及《想見你》。這些成功反攻文化輸出大國、國際影展的作品,正是建立在對自身文化生活的探索之上;沒有自身文化生活為靈魂,這些作品都不會成立。

raw-image


我們嚮往異國文化的高尚與格調,正是建立在自尊與自重的基本態度,不斷交互影響;台灣感性的炫風,或許是一個讓台灣人看見自身文化魅力的機會,成為開始探索自身文化的動力。「你的生活,是我遠道而來的風景」平凡的日常也能有吸引力,當我們有自信,後續的各種文化創造也許就有突破的機會與無限可能。


avatar-img
Turn ! 報的沙龍
2會員
44內容數
一群喜歡音樂的夥伴 探討音樂、藝文的有趣之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