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學校的歷史還真的讓我腦袋翻出一段詩句:「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可不是,創於日據晚期的力行國小,創校稱市北國民學校,創校在宜蘭孔廟呢,這在日據晚期創建的學校相當罕見,怎會還沒校舍就先來設校?這?不就應該是1895年時日人剛來台時候的創校情景嗎?
隔年2月校舍落成,7月竟又為颱風夷平
,遂又遷回孔廟。這可不是秋風怒號,而是夏颱肆虐。隨後又遷校,行政設於雷音寺,而在文昌宮、慶和廟、大道公廟等數處廟宇設學習校舍,這情況一直到光復後的1950年才在現址底定。設一所學校,搞個八年抗戰,實所罕見。

到這校是因為某孩說校園後面是堤外運動公園,那邊有個好吃的小攤子,某孩曾經光顧過。
咱堅持先拍校門再尋美食,只見四柱彩虹腰帶方形矮柱,原本四柱應該一樣高,但左中柱嵌有黑石金字校名,有了加高的柱頭提顯。
兩邊雙柱加了平頂,不過因為柱矮關係,大人行來甚有壓迫感,看來適合小娃過孔趣味設計吧。校門推式若紅色橋拱、又似拒馬,甚是特殊。
校域1.1公頃多,小娃近250人,是宜蘭市規模最小學校,不過環境清幽,又有河堤外風光,這邊上學也挺愜意。
那河堤邊美食後來有去吃,原來就是一串心。無位站在攤車邊吃,圍了一堆人,頗有鄉下古風,吃完算牙籤數買單。
堤上野風瑟瑟,許是來的天氣不襯,吃著吃著感覺冷,匆匆啃了幾串就鑽回車子,一時也回想不起來那是啥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