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已經決定入坑,那就一定有的煩惱:要如何取得牌呢?
要花錢,最怕的就是走冤枉路,
因此,來講講收牌的撇步:
- 價格查詢
- 價格計算
- 收牌標的
- 進場時機
- 取得管道
☆交易用語
先補充,在交易社團可能會看到的交易用語
- 大全:指包含SR以下,全部各4張
- 小全:指包含R以下,全部各4張
- 小小全:指包含U、C,全部各4張
以上都不是非常嚴謹的公定用語,所以保險起見,最好在交易前先與對方確認。
而上述這些,通常不含黑包、預組料,
因為出售的牌友,多半是為了高版卡片而拚箱,轉而將多餘的SR以下丟出來販售。
那必須另外購買的預組,便不會含在其中。
價格查詢
即便是沒打算入坑的人,也需要的。
也許是意外取得卡牌,或是當作買彩券一時興起買了,好像抽到大獎卻不知道怎麼賣。
那麼就需要查價的標的。
大致有以下幾個:
悠悠亭
作為最有共識的定價標的,也就是最常看到的「yuyu/5」中所說的yuyu。
若沒有時間,直接查詢這邊是最直接快速的。
當前日幣匯率約在0.22~0.23之間,為了計算方便,通常不會直接去乘算,
取而代之,會簡化運算去除個固定的數字,大致有以下幾種:
- yuyu/4.5:較少用到,通常是剛發售、或非常搶手的單卡才會使用,貼近真實匯率。
- yuyu/5:最常見的價格,自己抓預算可用的最準確估算。
- yuyu/6:不太好賣的冷門舊卡、高價星卡,或急於求售會用這個匯率。
- yuyu/7以下:通常是退坑、缺錢、搬家處理,才會有的拋售價。
當然跟賣家一次購買大量,也有機會談到比較好的價格。
社團
前三個台灣社團,內部成員有很大的重複性,常常可以看到同樣的買賣文在多邊出現,
所以其實加其中一個就可以了。
最後一個則多為香港人,要注意幣值是港幣,也必須考慮跨海的運費。
日本的貨量充足,而對牌的喜好程度、對強度的認知,所影響的供需比,
會直接影響台灣與日本的價格差。
所以在社團找到直接有喊價的價格,會更貼近台灣本地的交易價。
當然,不同賣家百百種價格,有急著出售、有慢慢賣的,
那也只能貨比三家,用時間換取降低買貴的風險。
UA亭
為了解決前述所提到的「國情不同」,其實國內也有人仿悠悠亭作了一個買賣網站。
但目前還是在發展期。
(像我自己沒在用,而社團談價格也幾乎沒看到用UA亭的價格來喊價。)
價格計算
Q:知道每張牌的價格了,那一副牌就是直接把所有的卡價加起來嗎?
通常有價卡僅有R以上,而賣家為了給予優惠,多半會只算SR的價格。
但剛發售的牌,還是會加上小全的牌料價,約300~500。
U以下,有部分卡,會因構築需求較大,而可以賣到10~20左右:
- 抽1丟1
- final
主要是因為,此類卡片通常在雙軸共用。
為了兩軸都可以組起來,又不用拔卡套,所以在一般大全的4張之外,會額外再收4張。
可以在收牌時,詢問賣家,是否再多給4張。
價格區間
這是大致的區間,實際會根據作品強度、人氣有所變動:
- (親簽)序號AP:10萬以上
- ★★★:6000~10000
- ★★:2000~4000
- ★:200~600
- SR:40~300
- R以下:10~20
星卡,主要是看圖面,以及放入構築的需求。

譬如,這張奪還中的蘿潔,因為是色氣滿點的睡衣,又是雙軸共用的抽一丟一。
價格來到1000以上。
SR,則主要因牌組強度而變。

譬如,同樣是奪還,這張被譽為作壞的皇帝,就高達500元,甚至比許多★貴上許多。
收牌標的
Q:一個作品一副牌100多種,我需要全部都收嗎?
收牌大概有以下幾個方式:
- 牌組 (剛好50張)
- 單軸 (軸核心與相關配料)
- 單色大全
- 全色大全
牌組(自喊)
剛入坑,想用最少的預算來體驗,那就會選擇剛好可以遊玩的牌組。
Q:剛入坑的我,不知道如何構築,該怎麼辦呢?
可以參照這邊日本的T表網,裡面有構築範例。
也可以大致對自己要收的牌,在當前環境的強度有個概念。
T2以上的牌,至少都還能有些遊戲體驗。
牌組(接手)
當然,如果不想等,也可以直接收別人丟出來賣的牌組。
主要就是確認核心的SR是否都有4張。
R視情況,而U、C有缺,多半都可以跟有多的牌友詢問索取。
(當然還是要看對方意願)
單軸
如果希望自己能夠調整構築,那可以考慮多花個100~200收牌料。
但對於初學者,可能比較難判斷哪些屬於同一軸的料,可能就必須請教其他人。
而在過了發售的兩周後,多半會以此種方式販售。
畢竟對於開箱的人來說,多出來的U、C卡留著要處理也比較麻煩。
單色大全
通常是剛發售時,會採取的收牌最小單位。
價格則是單軸的兩倍,因為一色通常可拆成兩軸。
全色大全
因為一箱通常會是將近兩個大全,所以開箱的人,至少會釋出一個大全。
為了拚親簽、星卡的人,需要出掉低版的卡,就會以此方式方便處理。
若對於該作品很有興趣,可以考慮用此種方式來收。
進場時機
若是超過半年以上的系列,基本很難在卡店看到其補充包,
那麼想要收那個系列,最好是在社團看到就要出手。
畢竟到那個時期,多半都塵埃落定,不太會再有流通。
新系列,大致有以下幾個時期:
- 卡表公布前(發售前一個月至一周前)
- 卡表測試期(一周前至發售後一周)
- 紅卡開賽前
- 紅卡賽之後
卡表公布前
因為一切未定,沒有卡牌資訊,僅能依自己對作品的熱愛程度來衡量。
通常是固定價格:
- 雙色作品每「色」約4000
- 三色作品每「色」約3500
卡表測試期
卡表公布後,便會有人開始印代牌、測試強度。
較強勢(T1)的顏色會維持價格,甚至上漲。
而其他顏色則會漸漸下跌。
紅卡開賽前
隨著搶玩的風潮慢慢冷卻,已經體驗完的牌友,若不適應,也會丟出來賣。
價格會一路緩跌,直到紅卡名單公布後,因為參賽需求,而讓價格維持住。
此時,強勢「軸」,約會落在3500上下。
而其他單「軸」,則依SR數量定,約落在1000~2000之間。
紅卡賽之後
隨著紅卡賽結束,又會再有一波拋售潮。
所以此時會有最後一波明顯的跌幅,自此之後,大抵價格就會固定。
除非在後續大賽有亮眼的成績,才會再炒起人氣而上漲。
取得管道
大致有以下幾個:
- 卡牌店
- 交易社團
- 日拍網站
卡牌店
除了前述直接收齊的方式之外,才會來到卡牌店。
大概有幾種交易方式:
- 購買補充包
- 購買單卡
- 預購補充包(盒/箱)
如果已經有一副牌,又有在參加比賽的話,
因為比賽的費用就需要購買補充包,加上有些店家也會舉辦奪盒/包賽。
或許可以考慮,拚拚看這些比賽包,
剩餘再向店家購買單卡,來湊齊整個牌組。
不過這就會比較費時,至少要累積一個月以上。
單卡部分,卡店提供的是方便性,所以相較於社團,價格通常較高;
而收購,則反過來。
若是以高版卡為目標,可在發售前三、四個月前,店家開單時預購。
但以期望值來說,若不是天選之人,直接收現成的通常較賭運氣來的划算。
交易社團
大概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 確認交易品項內容(牌組張數、組成等)
- 高價卡是否有傷,盡量面交能確認卡況
- 若對方丟網址說有什麼奇怪狀況,或是沒見過的交易網站多半是詐騙,
可向社團其他人詢問、確認。
日拍網站
當台灣社團都找不到的時候,就可以考慮到日拍去撈了。
最常用的就是MERCARI,俗稱煤爐。
這部分就留著下篇再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