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被白族人視為母親湖,湖身宛如彎月,靜靜環抱著蒼山之影。
東西最寬9公里,南北蜿蜒42公里,是大理最耀眼的明珠,也是雲南最動人的水色詩篇。
早在新石器時代,這片水域就孕育了人類文明;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中大理國段氏的故鄉,也正座落於洱海之畔。
真實的段思明篤信佛法,因此金庸筆下的段氏王朝,真有著深厚的歷史考據。
洱海,一湖水,半部史。
2012年洱海旅遊熱潮興起,湖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近兩千家旅館,卻也讓洱海的水質迅速惡化。
2017年,大理市政府祭出史上最嚴格的環保整治,硬生生拆除了1900家未達標旅宿,只留下百餘家配備完善廢水處理系統的良心之作。
2018年,新法上路,洱海才真正撥雲見日,重現碧波清澈的初顏。

今日,天陰微雨,我特意挑了這樣的日子,走進【大理白族博物館】。

這座三十年歷史的博物館,館藏豐富,從白族民居的雕樑畫棟,到婚禮服飾的繡工精巧,細細訴說著一個民族與水共生、與山共舞的故事。
待到雨歇,我穿過街道,來到【洱海海濱公園】。這裡沿湖鋪設了整齊的步道,岸邊植滿花樹,不論順光逆光,湖水都映出迷人的光暈。
即使天灰雲低,隨手一拍,仍是詩一般的景色。

走到這裡,我心癢難耐,決定包車環湖一圈,看洱海的不同面貌。

包車環湖,好處就是當地的司機會載我去人煙較少的秘境,上面這地方我都忘了是那個角落。

(水太乾淨,映照天空烏雲遠方水霧,呈現很水彩畫的照片感)
當然較出名的古鎮一定也會經過:
1. 喜洲古鎮
白族文化的心臟地帶,古老青石板路,兩旁是雕花木門與彩繪白牆,走在其中,彷彿穿越了幾百年。


這裡的【喜洲粑粑】又香又酥,甜鹹皆有,是遊客必試的地道小吃。古鎮不大,但質樸真誠,沒有太多喧囂,反而讓人想慢慢走,慢慢看,每一扇門、每一片瓦,都藏著歲月的故事。

(雙廊古鎮附近的一塊濕地,太美了,我讓司機停車幫我拍照)
2. 雙廊古鎮
洱海邊的小小藝術村,曾經是最熱門的網紅打卡地。
經歷整改後,如今少了些喧鬧,多了幾分從容。 沿著湖邊的步道漫步,一邊是微波粼粼的洱海,一邊是咖啡館與特色民宿交錯。 遠山如黛,水天一色,偶有一葉小舟輕輕劃過,整個世界安靜得只剩風聲和心跳。


環洱海一圈,大約需要4-7小時,視停留時間而定。
一路上,或是青山倒映,或是白鷺翩飛,
或是村落炊煙裊裊,一瞬一景,一步一詩。
洱海,不只是一片湖。
它是歲月的皺紋,是時間的倒影,是心靈的避風港。
聽說洱海,從不同角度觀看,都能遇見不同的自己。
——洱海,是一面鏡子,也是一次靈魂的遠行;值得一來,再來,還想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