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札記】sunburn

【隨筆札記】sunbur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unburn 烈日灼身


將擦乾頭髮的毛巾掛回曬衣架前,她頓了頓,嗅了下上頭沒有殘存的線香味,想想還是隨髒衣服丟進了洗衣機,轉身踏入沒有開主燈的客廳。沒有特殊的原因,也沒有什麼非要回覆的訊息,她只是習慣性在坐上沙發時一面戳開社交平台,那操作手勢之流暢,儼然在日積月累下形塑成另一種形式的反射性動作。

偶然意識到這件事時,她想起孩提時代看過一段訪談,當時她沒理解裡頭說的是什麼,如今終於意會過來,爲什麼會有人會態度從容,卻也字字篤定地說,當你發現為時已晚,手機實際上早就是人身體的一部分了[1]

排版俐落的頁面上滿是鮮豔的照片,有人去了南方海島,限時動態裡不乏藍天白砂,與明亮色系的衣著食物,以過曝光源、構圖及五花八門的濾鏡將生活構築成精緻美好的模樣。她面無表情地滑過一串又一串酪梨吐司、美妝及三個動作讓你骨盆回正之類的短影片,最終不確定自己是精神或眼睛乏了,鎖上螢幕讓暗室落回黑暗,與靜謐。

今天又是和平的一天,這很好,但為什麼,她會覺得一切了無生趣呢?

上週遞出假單時,主管的視線先在假別一欄停頓了幾秒,悶不吭聲地簽上名字,在將單子交返給她時,少見地沒問她職務代理的交接問題,反倒問她要不要多休幾天,法律規定直系尊親屬喪假上限是八天,雖然當代社會的白事多半從簡,多半頭七一過就出殯了,但傳統習俗有時還不比公家機關的辦事程序繁冗。

聞言,她小幅度地擺了擺手,冷面笑匠似的說「沒關係,我也沒什麼百億家產可以繼承」。話未說盡的是,她也沒打算從那個男人身上得到什麼。

不是賭氣之詞,時隔多年,她猶然不知如何定義她跟那個男人的關係。他們血脈相連,除此之外,對彼此所知甚少,倒是母親跟他還有個「前夫/前妻」這層清晰的人際關係,世人對「父親」一詞寄與諸多好的壞的想像,可那個男人跟她之間的情感黏稠度不及如此,是一個即便她從沒將那個稱謂說出口、他也不會感到受傷的距離。

嚴格來說,他沒有對她不聞不問,母親也未曾用探視權或贍養費作為成人拉鋸戰的籌碼。他會來,只是不頻繁,克己復禮,況且他也沒什麼錢,她知道,他跟第二段婚姻的妻子還有其他小孩,這已是他對於一個自己沒有預期出現的生命所能盡到的最大責任,若是輕易談及愛,那麼他對於新家庭裡的那些,又該當怎麼定義?

在她懂事時,人們已不再將離異視為一個人的污點或失敗。無論怎麼說,都要比那些不小心多了一條染色體的孩子幸運,因而她也不曾因此蒙羞或遺憾,彷彿那是跟其他孩子擁有雙親一樣自然的事實,只恰巧她只有一名親長,不會對久久見一次面的人產生依戀,遑論愛意,或憎恨。

所以在得知那個男人的死訊時,她本以為她不會有感覺,可實際上,是有的,只是不多。

嘗聞文學或影視作品裡說什麼「鮮血淋漓」、「好像被活生生剜下了一塊肉」、「抽骨剝皮地痛徹心扉」等等,她再次確認了彼此真無普世認定的至親情分,反之,她的直接感受很不詩情畫意,甚且自知對亡者有些失禮——她想起在異鄉簽下闌尾炎手術同意書翌日,她在病房裡獨自一人,傷口在止痛劑的藥效下並不痛,反而是麻藥退去的異樣感揮之不去,脹脹的,悶悶的,她的腦子也昏沉不已。

儘管心裡明白那是個退化到不存在也無妨的器官,此前她也壓根兒無法精確指出它在體內的哪一塊,不知怎地,「失去了身體裡的什麼」的失落感如斯深刻,教她無法視而不見,如鯁在喉,似不小心在沙灘日光浴時睡了過去,醒時被日頭在肌膚留下的刺痛。

在對所有人都很平凡的一天,她沒有向世界大聲控訴庸俗的哀傷,只是在黑暗裡閉上眼睛,那是她目前已知能最靠近他的方式。

 


FIN.



[1] TIFF 2014中押井守:「我覺得[《攻殼機動隊》的世界]已經是現實了。在座的所有人都有手機……我也有,現在只不過是把手機放進大腦里的問題。不管是在衣兜里還是大腦里,反正你離了它就活不了了,這也是我為什麼說人類必須去適應科技……它也許只是在你的口袋中,但那實際上已經是你身體的一部分了。」


【作者的話

標題使用小寫,是想要對應這篇文的初始靈感來源《aftersun 日麗(2022)》,在該片結尾時出現的片名沒有字首大寫。下圖是預告片示意,片中是黑底白字準備接演職員名單:

raw-image

在我成年後,有時也覺我跟父親的關係是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陌生人(某種程度上,我成年後也多半不跟他在一個屋簷下),與其強烈的愛憎,如今想來更多仍是希望彼此不要互相打擾的侷促。

文中的她的母親還在,但她獨自在城市生活,因此得到闌尾炎時是自己簽的同意書,一個人開刀、一個人吃火鍋,跟她的童年生活其實也差不了太多。

avatar-img
鯨魚絮語
19會員
86內容數
我是譁語 Art_y_an,稱呼隨意。對文本理論了解不多不知道自己的寫作類型,但喜歡寫故事(詳見沙龍連結)。 熱愛討論愛的多種形式及意涵,也是寫作的主核。 佛系經營,不會咬人,歡迎搭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沉默,不是冷淡,而是一種懂事後的自我保護 在人生的某些時刻,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滿腔熱情地傾訴,卻換來冷淡的回應; 一次又一次表達自己的需求,卻沒人真正聽見; 那些原本充滿
在2022年的某個夜晚,我送走了陪伴我18年的貓咪 那一夜,他靜靜地離開了人世,當時我潰堤落淚,哭到無法站立 這份情感至今仍深藏心底,時而浮現 愛與陪伴的重量,讓人懂得珍惜當下,也讓人學會,帶著思念繼續前行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
▉沉默,不是冷淡,而是一種懂事後的自我保護 在人生的某些時刻,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滿腔熱情地傾訴,卻換來冷淡的回應; 一次又一次表達自己的需求,卻沒人真正聽見; 那些原本充滿
在2022年的某個夜晚,我送走了陪伴我18年的貓咪 那一夜,他靜靜地離開了人世,當時我潰堤落淚,哭到無法站立 這份情感至今仍深藏心底,時而浮現 愛與陪伴的重量,讓人懂得珍惜當下,也讓人學會,帶著思念繼續前行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