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因果站出來,你會發現世上沒有可憐人,
當慈悲心站起來,你會發現世上全是可憐人。」
分享剛剛在臉書看到這一句話,覺得很有道理。可憐人,若是沒有造如是因,怎能會有如是果。
所以說,所得皆為所做,全是果報,何來可憐?
當自己以佛弟子自許,悲憫的心,很難不付出愛。
但是,要學會保護自己,再以智慧的方式去行善。
不然,有時候你的好不免會遇有心人利用與情勒。
自己要學習判斷,誰真正需要幫助?誰ㄠ你白食。
人容易錦上添花,但雪中送炭常是行善不欲人知。
或許不求回報本就該低調,但是否循環會掉鍊子?
讓受幫助的人以為可以無條件的獲取無償的資助...
這樣是否造成錯誤的心態?一昧地接受別人挹注...
在能量上來說會失恆。有接受就要有付出是守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