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安定生活中,你習慣把自己往哪裡移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透過兩個日常境況的對話,讓我感受到「心靈體質」的改變,真的是非常珍貴的禮物,也更加感謝可以共創一個園地,一起學習智慧的「良師益友」及「智慧好夥伴」真的很重要。

日常境況一:周末讀書會結束後,學員想幫教室陽台植物澆水,這位年輕學員A君說自己目前的家陽台不大所以沒有種植物,也沒機會幫植物澆水,澆完後我們站在窗邊一起欣賞著這些綠意盎然的植物時,A君有份喜悅卻也若有所感地說:「我覺得做這件事需要一份毅力。」

站在旁邊的我一聽(小納悶),卻也很自然地馬上回應:「是喔,你不覺得看著這些澆水後更有朝氣的植物,心裡覺得很滋養嗎,看似我們在照顧植物,但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也樂在其中且享受到了呢!」(邊說邊微笑地看著似朝露般水嫩嫩、精神奕奕且搖曳生姿向著我們揮手的花草們,我的心也跟著感到一份閑情。)

此時,A君也立即意識到:「哇,怎麼面對同樣一件事,卻跟老師有著完全不同的感覺呢。原來自己很慣性的覺得做一件事都要靠意志力去努力。」

日常境況二:某次晚間與友人走在公園的石板上,因石板有點小坡度且不是很平整,我一個不小心左腳就側拐,照常理應該就直接跌倒,但是我身體卻「緩衝」兩次後才跌倒,「緩衝」是我事後的說法,當下的心真是有被嚇到,當然,身邊友人看到這樣緩衝的動作似乎比我更緊張,焦急的問我:「你還好嗎?哪裡受傷了?如果你受傷了我會很自責,不該帶你走這條路的。」

跌下後我認真感受一下自己身體有無哪裡受傷,聽著友人擔心的問句,我確認後也告知「沒有耶,我都沒有撞到,也沒有擦傷。」起身後,覺得左腳雖拐到但沒有太大疼痛,我們也就繼續往前走。

友人仍懊惱地說:「還好你沒有受傷,否則我會很自責。」

我則困惑地說:「為什麼要自責,我一點都沒有想到你有甚麼錯?是我自己走路不小心的阿。這是我們決定一起走的路線,怎麼會是你的責任!」

當時我一直困惑在那一瞬間的緩衝,所以仍不解地想著並碎念著:「真的好奇怪,明明就拐到,應該是直接跌倒,可是為什麼沒有直接跌下,然後好像有一股力量讓我分次才跌下去,起身的時候我竟然全身都沒有擦撞的痕跡,因為當下連兩個緩衝的動作太不合常理。」且有感而發的說:「好像我們一直被照顧著,我覺得我有被照顧到!」

友人在他的「自責」中,也被我這「天外一筆」的想法拉回,有點不可思議地看著我說:「你怎麼可以這麼正面思考,我好像從小就習慣一發生事情,我們全家就會開始先責怪誰、先找出做錯事的人,覺得做錯事的人很不應該,就是他才會發生這件事。」

其實,友人的一句「你怎麼可以這麼正面思考」,也讓我認真想了一下自己當時的反應。因為,我覺得很多時候說要「正面思考」只是一句口號,有時反而不切實際、也會落入自我欺騙或壓抑的狀態。

雖然當下我也感受到這些差異是來自彼此不同的思維模式和慣性反應,並沒有對錯;但後來我才想著:「自己好像不是天生這麼正向」、「原來,我的心靈體質變得那麼不一樣了。」這時內心真的很感謝很多的人事物。

想起章成禪師最近一堂課程說的一段話:「一個好的園地不是一個讓人來追求完美的地方,一個好的園地其實是一份愛;而這份愛會對你不離不棄,這份不離不棄的愛裡面會有很有智慧的做法,讓你可以享受到自己成長的果實。」

就如境況一的A君,往常是一位一做起事就很拼,相對也容易過度而失去感受生活的滋養。(很明顯的,透過學習後A君也愈快可以意識到自己的慣性而調整,而這個覺察其實也來自「愛自己」「照顧自己」的一份心。)

對我來說,這些境況不也表示「把自己過得好,遠比說得好」來得更容易影響別人!

如果我們一直在要求別人要更完美、希望別人要更好,會不會就失去了享受生活,會不會就看不到感謝;然後,也無法給出有智慧的做法。

然而,我們從小的教育很少教我們怎麼去愛,整體環境使然,所以常努力在找答案、解法,所以在現實生活遇到的問題,我們也自然以為只要有一個答案或方式就可以解決了。

但是,學習智慧的過程,反而是當有人告訴你可能解法後,並不表示事情就可以解決了,因為最困難的部分是,我們要開始去改變那個慣性的自己,要朝那個很不熟悉的地方移動,這些改變其實是很不容易的;然而在這個時候,如果試著帶著「感恩」往這個解法走,並對自己更有耐心,那麼就容易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這也如同調理身體一般,當醫生告訴我們「體質」如何,如果要改變體質可以怎麼做、可以吃甚麼,在種種解方中,我們也要開始做很多的改變和配合,也需要從中不斷的調整藥方,所以這個改變是需要時間而且是漸進的。

所以,調整身心靈的過程中都一樣,要常觀察「自己有沒有愈來愈健康、有沒有愈來愈可以感到喜悅?」那麼,這也表示自己有走在對的方向上,那麼就繼續前行,不用很功利的去給自己打分數。

想著自己一路被呵護、灌溉的種種機緣,除了有自己的意願和努力以外,其中更可貴的是這份園地必須是很多人願意共同守護而共創出來的。這份園地才會自然形成一個良善的循環,也可以讓走進來的人,猶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地在一個良善的環境中更加意樂地成長並支持著彼此。

最後,分享一段章成禪師著作《金剛經》內文共勉(註):

『有一些人強調覺醒就是破除一切觀念。他也是用這個觀點來解讀《金剛經》。

然而,你之所以破除觀念,是為了要掙脫觀念的束縛,平衡你在社會當中累積的不平衡,那這個動力是「悲」,你還是會落入悲裡面。你的破除裡面,會沒有愛的芬芳;比較像是持一把高冷的劍,成天對著自己和別人揮舞。

如果你的初衷是由愛而來,愛會帶著你創造,在創造中自然而然地破除觀念。但這個破除裡面,就不會排斥在相對位置上,可以幫助人們變得更健康、更有覺的觀念。這才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註:《金剛經-人生經歷無數,喜樂一如最初》

傳訊者:章成、M·FAN。商周出版

*圖片:江賢二藝術園區(台東·都蘭)

~~~~~~~~~~~~~~~~~~~~~~~~~~~~~~~~~~~~~~

#天運讀書會金剛經班

「周六下午班」及「周五晚上班」同步開課(擇一上課,台中現場+遠距視訊皆可)

研討書籍:《金剛經》-人生經歷無數,喜樂一如最初 (章成老師、M.FAN傳訊合著‧商周出版)

請以line或fb私訊

報名請加LINE ID:@889eckcu

讀書會詢問窗口:https://lin.ee/UmIzxHc

更多資訊

https://vocus.cc/wo/65001c1efd89780001ef9e06


~~~~~~~~~~~~~~~~~~~~~~~

#天運讀書會週二晚上台中班

研討書籍:【有佛法,就有辦法】

*時 間:每隔周二晚上19:00-21:00(可隨班加入課程)

*帶領人:錦冠老師、淑涓老師、聿芳老師

https://vocus.cc/article/65000e0cfd897800019c30f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錦冠老師讀書會系列課程及生活分享
7會員
77內容數
一、《轉化人生的藝術》系列單堂課,類似於一場講座,有現場互動的討論時間。本課程每月循環。 二、【金剛經】-人生經歷無數,喜樂ㄧ如最初》讀書會 (台中現場+視訊) *平日班:隔週五19:00~21:00。假日班:隔周六下午14-16點 三、【台中班】《有佛法,就有辦法》 *平日班:隔週二19:00~21:00
2025/02/03
新春前夕讀書會學員分享著:「小時候除夕夜長輩發紅包時,規定晚輩都要先說個吉祥話。」也有學員說「某次家人在職場與同事有狀況,自己因為有來學習,所以聽聞後建議可以用「吉祥話」的方式表達,但一旁的小姪子納悶的說『又不是過年』! 好似過年期間如果有人不小心打破碗盤,我們希望在新春討吉祥就會緩頰著說:「
Thumbnail
2025/02/03
新春前夕讀書會學員分享著:「小時候除夕夜長輩發紅包時,規定晚輩都要先說個吉祥話。」也有學員說「某次家人在職場與同事有狀況,自己因為有來學習,所以聽聞後建議可以用「吉祥話」的方式表達,但一旁的小姪子納悶的說『又不是過年』! 好似過年期間如果有人不小心打破碗盤,我們希望在新春討吉祥就會緩頰著說:「
Thumbnail
2024/11/10
圖片:京都.六角堂-池坊會館 每每在「選戰」之際,人們會思考並談論各種選情的利害關係及影響性,除了爭論、擔憂以外,心情也容易陷入煩躁、焦慮;而無論處在什麼樣的世局,對個人而言,讓自己可以感到「安身立命」的精神指標也是影響心境很關鍵的面向呦! 生活中如何讓自己內心常感到安定與平安,而這樣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2024/11/10
圖片:京都.六角堂-池坊會館 每每在「選戰」之際,人們會思考並談論各種選情的利害關係及影響性,除了爭論、擔憂以外,心情也容易陷入煩躁、焦慮;而無論處在什麼樣的世局,對個人而言,讓自己可以感到「安身立命」的精神指標也是影響心境很關鍵的面向呦! 生活中如何讓自己內心常感到安定與平安,而這樣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2024/08/22
有些來到讀書會的學員,常常會覺得自己生活、工作也算穩定,面對自己擅長領域即便忙碌也都可以扛得住,但是遇到自己不熟悉、不擅長的人事物時,就會感到一股莫名焦慮或不耐煩;就如奧運選手獲得金牌後,選手們也要面對媒體訪談應對、粉絲及諸多言論的討論,包括回國後行動出入也可能不那麼輕鬆自在了,好多排山倒海的事
Thumbnail
2024/08/22
有些來到讀書會的學員,常常會覺得自己生活、工作也算穩定,面對自己擅長領域即便忙碌也都可以扛得住,但是遇到自己不熟悉、不擅長的人事物時,就會感到一股莫名焦慮或不耐煩;就如奧運選手獲得金牌後,選手們也要面對媒體訪談應對、粉絲及諸多言論的討論,包括回國後行動出入也可能不那麼輕鬆自在了,好多排山倒海的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通過探索自然生活,我重新認識到生活的質量不僅僅關乎身體,也與心靈平衡和大自然和諧共處有關。從引入植物到家中到定期到公園散步,我感受到自然中的寧靜對心境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通過探索自然生活,我重新認識到生活的質量不僅僅關乎身體,也與心靈平衡和大自然和諧共處有關。從引入植物到家中到定期到公園散步,我感受到自然中的寧靜對心境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回家的公車大概20-30分鐘一班,剛走出公司就目送一班離開,但也好,我又可以來公園走走。
Thumbnail
回家的公車大概20-30分鐘一班,剛走出公司就目送一班離開,但也好,我又可以來公園走走。
Thumbnail
一群有趣的人們帶著一股熱忱來學習省水菜箱製作,在接下來的培訓課程中,大家要一起實作完成這個都會共耕綠點,屆時一個可以讓沒有土地的都市居民自耕自食,可以讓都市昆蟲躲藏棲息及生活的都市綠洲,將會帶給這個街角新的氣象!✨️✨
Thumbnail
一群有趣的人們帶著一股熱忱來學習省水菜箱製作,在接下來的培訓課程中,大家要一起實作完成這個都會共耕綠點,屆時一個可以讓沒有土地的都市居民自耕自食,可以讓都市昆蟲躲藏棲息及生活的都市綠洲,將會帶給這個街角新的氣象!✨️✨
Thumbnail
我們現在正透過 #生活支持社群 的實驗,在每次聚會共創豐盛美好的頻率,實驗到現在,真的發現大家越來越有愛、心越來越打開、能量也越來越擴展,使我們越來越能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與美好! 當人們都開始 #活出人間天堂的精神,#動手創造共好生活的環境,這世界有一天就會真的成為 #地球花園人間天堂 !你相信嗎?
Thumbnail
我們現在正透過 #生活支持社群 的實驗,在每次聚會共創豐盛美好的頻率,實驗到現在,真的發現大家越來越有愛、心越來越打開、能量也越來越擴展,使我們越來越能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與美好! 當人們都開始 #活出人間天堂的精神,#動手創造共好生活的環境,這世界有一天就會真的成為 #地球花園人間天堂 !你相信嗎?
Thumbnail
最近因為媽媽來台中住一段時間,我興起要為她在陽台開闢小農場,讓她有時可以隨手摘採新鮮的生菜、香料(蔥、九層塔)及香草入菜泡茶,同時沒事看看菜菜的成長、享受收成的快樂,這美好的小確幸在繁雜的都市中也是一種療癒吧!🌻 📝我成了自耕農😄~以下是陽台小農場的記錄
Thumbnail
最近因為媽媽來台中住一段時間,我興起要為她在陽台開闢小農場,讓她有時可以隨手摘採新鮮的生菜、香料(蔥、九層塔)及香草入菜泡茶,同時沒事看看菜菜的成長、享受收成的快樂,這美好的小確幸在繁雜的都市中也是一種療癒吧!🌻 📝我成了自耕農😄~以下是陽台小農場的記錄
Thumbnail
這是農家的一個小角落,很清閒悠哉。小菜園裡的小太陽剛剛發出了一些小芽,看起來很可愛也很弱小。我真想讓自己就住在這裡,應該是很平靜、很舒服的生活。沒事種種菜、看看天空、畫畫,應該是不錯的日子。 中間那條黑線其實是一個木瓜樹,還沒有結果,就簡單地掛著幾片葉子。我也不畫它了,直接就圈圈代替了過去。感覺有
Thumbnail
這是農家的一個小角落,很清閒悠哉。小菜園裡的小太陽剛剛發出了一些小芽,看起來很可愛也很弱小。我真想讓自己就住在這裡,應該是很平靜、很舒服的生活。沒事種種菜、看看天空、畫畫,應該是不錯的日子。 中間那條黑線其實是一個木瓜樹,還沒有結果,就簡單地掛著幾片葉子。我也不畫它了,直接就圈圈代替了過去。感覺有
Thumbnail
2020年我從國外回臺,自主隔離在鄉野間,起初不太適應,但漸漸習慣了。在鄉村的生活雖然孤獨,但也是一段難忘的回憶。
Thumbnail
2020年我從國外回臺,自主隔離在鄉野間,起初不太適應,但漸漸習慣了。在鄉村的生活雖然孤獨,但也是一段難忘的回憶。
Thumbnail
4月份的某個週末,我一如往常到中研院散步。週末的院區通常頗為清幽,若在清風陣陣的春季邁起步來更是愜意。這條路線由中研院側門開始,繞過史語所、近史所,沿著四分溪穿越院區,再從另一端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附近拐回街上......
Thumbnail
4月份的某個週末,我一如往常到中研院散步。週末的院區通常頗為清幽,若在清風陣陣的春季邁起步來更是愜意。這條路線由中研院側門開始,繞過史語所、近史所,沿著四分溪穿越院區,再從另一端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附近拐回街上......
Thumbnail
每一次的 #地球花園行動,我們都能再次找回動手的能力,連結植物與自然,也與人們連結共同合作,我相信透過改造環境的行動,我們也改變了人心,我不在乎 #地球花園計畫 #創造人間天堂 這個大計畫是否能在我有生之年完成,但每次有志一同的人們合作共創,無私為環境、為彼此付出行動,那樣的片刻~我們已在天堂!
Thumbnail
每一次的 #地球花園行動,我們都能再次找回動手的能力,連結植物與自然,也與人們連結共同合作,我相信透過改造環境的行動,我們也改變了人心,我不在乎 #地球花園計畫 #創造人間天堂 這個大計畫是否能在我有生之年完成,但每次有志一同的人們合作共創,無私為環境、為彼此付出行動,那樣的片刻~我們已在天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