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田園生活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鄉村

鄉村

在2020年從國外回台,雖然不用被送去隔離飯店,但那時我自主隔離在鄉野間。

從小就在都市長大的我,且20-30年沒住過鄉下一晚,深怕自已要在很鄉村的地方生活21天,很不能適應。但意外的我真的很強!或者應該說任何生命會為自已找到出口!!!

而為什麼會去鄉村隔離,其中最大原因是那時家中還有一個2歲的姪子,為了不讓他有任何危險我就自已跑去老家故鄉生活,其實那時在新北還有一個小套房可以居住,但我

毅然決然選擇鄉野,少紛爭少爭吵,活到40出了,越來越與世無爭了,越來越看清現實面了,雖然偶爾會向友人抱怨,自我埋怨,但大多都自已硬吞心理,也許這就是男人吧!!

老家

老家


回到正題,入住鄉村的頭幾天真的很不能適應,鄉村的白天,雖然很詩情畫意,但所有的朋友都在雙北上班,而自已卻守著果園,觀察每棵果樹,偶爾拿起手機,看著無聊的新聞,無所事事,也不知道要幹嘛!!!!

鄉村的夜晚只有萬籟俱寂,沒有車水馬龍的聲響。放眼過去偌大果園裡,只剩下我一個人吸吐著負離子與星空對望著。


也許在他人眼中感覺很悠然自得,很輕鬆自在,但當下我更想著都是裡燈紅酒綠的生活。各位可以試想一下方圓1公里內沒有任何住宅燈光,只有自已一個人,很少人不害怕吧!!!那時當下的我,卻好想被送去隔離飯店,至少還可以聽到人聲,也有人送便當,不像我在鄉村真的感覺與世隔離了,三餐自已準備,沒想到我那麼強,可以在鳥不生蛋,狗不拉屎的地方,自已找伙食自已煮來吃。

ps:我住的地方雖然不是山上,但是那邊連熊貓都不跑,原因,太遠而且google map 也找不道路!!!


過了三天漸漸地適應了,自已找事做,不是拔草就是觀察自然生態,等到11點左右就自已開火煮食,下午喜洗衣服賞賞花,整理出國遊玩的照片,太陽未下山之前就煮個晚餐,洗個澡,等入夜時,就關好門窗,躺在床看電腦。


raw-image
raw-image


等約過一個禮拜,就開始試用除草機,因為從未用過割草機,摸索老半天,終於讓它發動了,開始除草,當自已開始下場除草照顧果園,才知道要摘種有機蔬果不是那麼簡單的!!!或者該說農夫真的很辛苦,大太陽底下全副武裝(把全身包著密不透風)在果園蚊蟲多,割草機,打起的小石子彈在身上超級痛的,噴農藥時,風向霎那間轉變,農藥可能吸入身體裡,所以都要全副武裝。

raw-image

果園灑除草劑,農藥容易殘留在果實裡被人吃下肚,如不噴除草劑,雜草叢生,養分很容易被野草吸收,影響到果樹的健康,就沒有美味的果實可以吃了。

人工除草是最好的選擇,但野草長得很快,今天除完a區,明天除b區,後天c區~大後天的a區又長出雜草,真是野草除不盡,春風吹又生。大熱天穿著全副武裝,連不易出汗的我,不到15分鐘就汗如雨下,20分眼前就看到瀑布(頭頂臉頰的汗狂流),不出兩個小時連內褲都濕了!!!

雨天更慘,一場除草秀下來,根本就分不清身上是汗水還是雨水了!!!!,可是雨天不除等天一放晴,之前除的地區等於做白工了。所以請大家愛惜食物,尊重農夫!!!

住在鄉村裡的20多天以來,白天幾乎都在忙農務,不然就拿起相機拍照,晚上時而賞星空,時而追劇,時而看新聞(附帶一提!!!那時新聞幾乎都在隔離飯店餐點不佳,我都好想跟抱怨的人說,我跟你換,有人關心,網路穩定,又有電視可以看,又有補助金可以領,而我什麼都只能靠時好時壞的網路,三餐自理。)


如今距離那段入住鄉村的時間,快滿三年的今天想起,滿喜歡那段時光,滿喜歡那段回憶的,雖然20幾天內,每當入夜,都會膽顫心驚,怕有阿飄來找我,可是白天可以暫忘五斗米,晴耕雨讀的優閒慢活,也很快活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絕對零度的沙龍
4.2K會員
90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一位熱衷日本自由行的獨旅實踐者,長期以來專注於「一個人也能輕鬆享受旅程」的旅遊規劃方式。過去幾年,我多次以一人旅形式造訪日本,從東京的都會節奏到青森的靜謐雪景,親身體驗了各地獨自旅行的可能性與樂趣。 本平台主要分享我的一人旅日經驗。
絕對零度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一位熱愛日本文化的旅人,分享了他在函館的自助旅行經驗,從一開始的跟團到後來獨自探索函館的景點,例如函館百萬夜景、函館山護國神社、八幡阪等,文中詳細描述了旅程中的點點滴滴,包括迷路、等待纜車、欣賞風景等,展現了旅行的樂趣與挑戰。
Thumbnail
2025/04/27
一位熱愛日本文化的旅人,分享了他在函館的自助旅行經驗,從一開始的跟團到後來獨自探索函館的景點,例如函館百萬夜景、函館山護國神社、八幡阪等,文中詳細描述了旅程中的點點滴滴,包括迷路、等待纜車、欣賞風景等,展現了旅行的樂趣與挑戰。
Thumbnail
2025/04/20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函館的六天五夜旅程,包括交通方式、美食、景點(函館朝市、函館山、五稜郭、大沼國定公園)和住宿體驗。文章詳細記錄了作者的行程安排、遇到的趣事和感受,並給出了一些旅遊建議,例如購買函館市電一日券或JR PASS,以及在大沼國定公園遊覽時攜帶冰爪。
Thumbnail
2025/04/20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函館的六天五夜旅程,包括交通方式、美食、景點(函館朝市、函館山、五稜郭、大沼國定公園)和住宿體驗。文章詳細記錄了作者的行程安排、遇到的趣事和感受,並給出了一些旅遊建議,例如購買函館市電一日券或JR PASS,以及在大沼國定公園遊覽時攜帶冰爪。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青森弘前旅行的經歷,特別是入住一間歷史悠久的民宿「石場旅館」的體驗。文章詳細描寫了旅館的環境、老闆的熱情款待以及作者對旅館和弘前城的感受。此外,文章也分享了作者在新青森站和青森站的交通經驗,以及在日本旅行時選擇平價美食的心得,並推薦吉野家為省錢的餐飲選擇。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青森弘前旅行的經歷,特別是入住一間歷史悠久的民宿「石場旅館」的體驗。文章詳細描寫了旅館的環境、老闆的熱情款待以及作者對旅館和弘前城的感受。此外,文章也分享了作者在新青森站和青森站的交通經驗,以及在日本旅行時選擇平價美食的心得,並推薦吉野家為省錢的餐飲選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六月底離職後,就回到家鄉休息。我的家鄉,是個漫山環繞的小鄉村! 炙熱的夏天,沒有放過村里小巷的任何一處,和城市一樣,唯一不同的大概是我能看到蔚藍的天空、刺眼的陽光,和翠綠無比的山林。 城市街道的車鳴聲,取而代之的是鳥叫蟬鳴,將我的耳洗了一遍又一遍。還沒等我來得及反應,街坊鄰居看到我,叫起我的小名
Thumbnail
六月底離職後,就回到家鄉休息。我的家鄉,是個漫山環繞的小鄉村! 炙熱的夏天,沒有放過村里小巷的任何一處,和城市一樣,唯一不同的大概是我能看到蔚藍的天空、刺眼的陽光,和翠綠無比的山林。 城市街道的車鳴聲,取而代之的是鳥叫蟬鳴,將我的耳洗了一遍又一遍。還沒等我來得及反應,街坊鄰居看到我,叫起我的小名
Thumbnail
持續整理小畫中,發現了這張小圖。遙想熱戀期間,愛人因緣際會決定前往清境農場的某間民宿工作半年,第一次分隔台北南投間,當時內心裡,自己對愛情本質充滿不安與憂慮。 然後接下來,每隔兩周若愛人休假沒有北上安排,或是民宿生意正火熱時,便搭上客運車晃阿晃的南下奔愛,一解相思之情。模模糊糊的記憶中,因
Thumbnail
持續整理小畫中,發現了這張小圖。遙想熱戀期間,愛人因緣際會決定前往清境農場的某間民宿工作半年,第一次分隔台北南投間,當時內心裡,自己對愛情本質充滿不安與憂慮。 然後接下來,每隔兩周若愛人休假沒有北上安排,或是民宿生意正火熱時,便搭上客運車晃阿晃的南下奔愛,一解相思之情。模模糊糊的記憶中,因
Thumbnail
〈鄉間小路〉 一條無名的產業道路 承載了我的青春年華 兩旁不變的田野風光 記載了我的歲月時光 散落在田間的農舍 裝滿了我的懷舊情思 一根根筆直的路燈 陪伴了我無數閱讀的時光 寫在後面: 好久不見了,方格子的文友們。上上個禮拜努力寫完一萬多字的小說後,又緊接著參加另一個平台的七日書活動,所
Thumbnail
〈鄉間小路〉 一條無名的產業道路 承載了我的青春年華 兩旁不變的田野風光 記載了我的歲月時光 散落在田間的農舍 裝滿了我的懷舊情思 一根根筆直的路燈 陪伴了我無數閱讀的時光 寫在後面: 好久不見了,方格子的文友們。上上個禮拜努力寫完一萬多字的小說後,又緊接著參加另一個平台的七日書活動,所
Thumbnail
你想,這貧瘠的荒地 不可能會迎來蝴蝶的
Thumbnail
你想,這貧瘠的荒地 不可能會迎來蝴蝶的
Thumbnail
我預約了一間山林小屋,名叫「寂靜地」。
Thumbnail
我預約了一間山林小屋,名叫「寂靜地」。
Thumbnail
山居生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無聊 閒閒沒事又來逛逛「別人家」的菜園 一下指那個是綠色花椰菜 這邊是高麗菜、那邊是香
Thumbnail
山居生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無聊 閒閒沒事又來逛逛「別人家」的菜園 一下指那個是綠色花椰菜 這邊是高麗菜、那邊是香
Thumbnail
在 Musta 農場的 WWOOFing Day 1 - 回歸農村的年輕人們為鄉下地方帶來希望
Thumbnail
在 Musta 農場的 WWOOFing Day 1 - 回歸農村的年輕人們為鄉下地方帶來希望
Thumbnail
2020年我從國外回臺,自主隔離在鄉野間,起初不太適應,但漸漸習慣了。在鄉村的生活雖然孤獨,但也是一段難忘的回憶。
Thumbnail
2020年我從國外回臺,自主隔離在鄉野間,起初不太適應,但漸漸習慣了。在鄉村的生活雖然孤獨,但也是一段難忘的回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