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想和大家分享,每個月扣除必要開銷以後,就沒剩下什麼錢了💸
但還是想穩定的存錢投資、進修投資自己、出國旅遊該怎麼辦?
在分享方法之前,先交代一下我的經濟狀況與背景
結束長達5年的月光族生活
2020年中因為工作壓力,我裸辭休息了半年,這期間接觸了極簡生活,讓我結束了長達5年賺多少花多少的月光族生活,剛出社會時我住在家裡,吃住靠父母,所以我把辛苦賺到的錢都拿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直到嘗試斷捨離,經過丟、捐、賣的過程讓我重塑對金錢的價值觀,珍惜自己辛苦賺來的錢。
雖然開始減少購物,存錢去買股票,但我前面浪費了很多時間,所以是從28歲才開始存錢,現在我34歲,期間內和家人一起合買了兩間房子。
趁著住家裡&未婚的時候趕緊存錢
那時年收大約有85萬左右,因為還住在家裡,可以減少很多生活開銷
這期間我盡可能讓自己節省一點,像是:
- 媽媽有煮晚餐的話,就會包便當帶去上班,晚餐回家吃
- 外出交通以火車、捷運為主
- 一年整理一次頭髮(燙、染髮)

接觸極簡生活以後,減少了好多不必要的花費
平均下來每個月可以存兩萬五到三萬左右,這些錢我就用定期定額的方式投入0056和0050,這類型的高股息股票不需要每天看盤,對我來說很方便!!
這樣維持了兩年,期間差不多存了快80萬元~~
結婚第一年,和家人一起買了第一間房
和先生、哥哥、嫂嫂買了我們的第一間房✨

是一間交通和生活機能都不錯的電梯大樓,房價大約一千萬元,是兩戶打成一戶、屋齡30年的房子。
透過用房屋增貸的方式,所以不需要支付頭期款,每月要支付的貸款約為五萬元,和哥哥一家6:4分,所以我和先生負擔兩萬元的貸款。
搬進去之前我們還花了九十萬做一些簡單的裝潢,像是天花板重做、廁所重做、換氣密窗、全屋油漆、更換流理台和瓦斯爐、買冷氣,以及添購家具。
住了一年後姪女出生了,我們覺得居住空間不太夠了,就把這間租出去了~
扣掉租客給的租金,我和先生每個月再負擔一萬元的貸款就可以了👌🏻
結婚第三年,和家人一起買了第二間房
這次買的第二間房✨

是一個還不錯的社區,房價大約兩千四百萬元,屋齡10年的房子。
這一次是透過新青安貸款購買的,頭期款要六百萬,每個月要房貸要五萬四千元
這次價格比較高,所以爸爸和妹妹也有以投資的方式和我們一起買房,幫我們減少一些負擔,我和先生的部分算下來一個月負擔一萬七的貸款。
一樣也是有花錢做裝潢與購買家具,但這次的房子比較新,所以我們把錢花在客廳做系統櫃、買冷氣、全屋油漆,裝潢費比上一間房少蠻多的。
雖然這樣算下來不多,但是搬出來住和以前在家當爸媽寶的日子還是差很多,光是只是維持生活品質就會噴一堆錢,房貸、社區管理費、水電費、食材費、WIFI網路費,扣掉這些必要開銷後每個月可以存的錢就變得很少了....
在開銷很大的狀況下,我會怎麼做理財?
一、了解自己的花錢習慣
- 持續2-3個月的記帳,不用特別節省,先如同往常一樣的消費,才能夠觀察自己真實的消費狀況。
- 從記帳中找出比預想中還花錢的項目
- 在不必要的開銷上,加入限制或戒掉
🌹舉例來說:從記帳上發現自己每個月在飲食上花了一萬元,金額比自己預想的高出太多,且都以外送為大宗,這時可以幫自己加上一些限制,像是一樣可以吃外食,但不可以點外送,要自己去買,或是走路20分鐘以內可以買到的話就要自己去買。
加上這些限制後多少可以將飲食的花費減少一些,或是增加自煮的頻率也不錯。 - 算出每個月的必要開銷金額和生活費預算
🌹調整花費習慣(或是不調整)以後,就可以算一下平均一個月的生活費金額,以及固定的必要開銷總額(像是交通費、房貸、手機費...,這些每個月都要繳的固定開銷) - 清楚的將所有的訂閱服務條列出來,訂閱服務通常金額不會太高,容易忽略。
但這些小錢累積起來是很可觀的
---
我的話會使用 Excel 來紀錄每個月的支出流水帳,設定好公式以後「總覽」會將每隔月支出類別加總。

此為範例,非真實狀況
從「總覽」就能夠觀察每個月的收入及花錢狀況☺️,如果發現該類別花太多錢,就可以到月份支出查看流水帳,看錢都花去哪裡了,再來調整下個月的消費習慣~
其中,在 Excel 中開了一個分頁,紀錄目前所有的訂閱服務,方便隨時檢閱,發現比較少使用的訂閱服務就可以將它取消訂閱。

二、每個月發薪日先支付必要支出
- 發薪日先將固定要支付的金額轉入對應帳戶或預留起來,像是房貸、信用卡費、水電&管理費、TPASS套票...
- 將投資也列為每月的必要支出,在收到薪水時就應該先將投資的錢預留起來,就算只是少少的幾千元也沒關係
🌹將必要支出先扣掉以後,剩下的錢才是自己實際可以運用的金額,可以再依序重要性決定這些錢要花在哪裡,但要記得飲食的花費要放在前面一點,可以不買衣服、化妝品、包包,但不能餓肚子~
三、積沙成塔
- 將必要開銷與生活費預算扣除以後,還有剩餘的錢依就可以比例匯入存錢的子帳戶
(國泰世華CUBE可以開設子帳戶)
🌹我目前開設的子帳戶有:
💰緊急備用金:我會存一點備用現金在帳戶裡
💰副業:裡面存著非正職工作,像是自媒體、UIUX接案、授課的收入
💰旅行基金:有餘裕時會存一點錢,讓自己想出國時不用一口氣拿出一大筆錢 - 讓自己只能使用大帳戶的錢,子帳戶只能用在對應的類別上面,這樣一來時間久了就可以存到一筆可應用的金額。舉例來說每個月存3,000元到旅行基金的子帳戶裡,一年也會有36,000元,去一趟韓國或是日本也是能夠負擔的。
- 持續「定期定額」購買股票,就算只有幾千元也可以
🌹一個月固定用3000元買0056高股息的話,一年至少可以買到一張股票,當存到100張股票時,就能夠靠股息來負擔每個月的三萬元生活費了~
(此為範例,請參考實際股市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