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認不是個會理財的人,不會投資,也沒有錢滾錢的概念。
甚至過去的我,曾經是月光族,但至少沒有負債,有收斂在收支平衡的最低限度。
這樣的我,從沒想過這些過往經驗竟能幫助到他人,那個人還是我的親妹妹。
這件事的爆發是在藍風暴波Kin82自我存在的白風。
一場令人錯愕的暴風圈就從我妹第三次路考沒過而突來乍到。
路考沒過,事小;比較大條的是,我妹當初報考駕訓班不是報保證班,補考一次就要繳3000元,3000元只包含一堂課+一次補考。整套駕訓班,我妹已繳2萬元以上的費用。
認真說,繳3000元也不是什麼大錢,考十次沒過,不過就是把一個月薪水供養出去。
但這是有前提的,前提是自己必須要有存款(底氣),才有本錢在補考時豪爽的撒3000元出去。
因路考沒過而哭著回來的她,在我們逼問之下,才挖出了那個連她本人都不敢面對的可怕現實——這個月還不到月底,存款只剩下4000多,且補考費3000元還沒繳清。
到此,這都還不是最大條的,更血淋淋的現實是,她原預計三月初就要遠赴日本打工換宿(已申請通過),而以她目前的存款、卡債、固定支出等根本存不到基本的機票及旅費。但她仍堅持要去。
以二十歲初頭的人來說,沒什麼存款很正常。
但在沒有存款,甚至接近負債的情況下,仍堅持要出國的狀態,我就很好奇,其底氣打哪來。
我們問她:「出國的錢要怎麼來?」
她說:「我要辦信貸。」
媽媽一聽到「信貸」,整個人跳腳,但看著我妹這麼心意已決的要去,我媽竟沒有極力阻止,反倒表現出「可以提供資金協助」的態度。
媽媽是一個在餐飲業打工,領最低時薪的人,加上兒女的孝親費,再扣除生活固定支出,每個月可能存不到一萬。
可想而知,媽媽此刻的寬容大度,將會淪為我們身為姊姊的必須擔起這個「提供資金協助」的責任。
工作十年,從沒領過年終獎金的我,存款一直上不去。每存到一個檻,總會有突發事件讓我必須花大錢。我自問:「我如何能擔起這個提供資金協助的角色?」
現實情況是「現在的我承擔不起這個提供資金協助的角色」,即便我認同出國打工換宿是個難得且寶貴的經驗。
我再自問:「我雖然舉雙手贊成出國打工換宿能吸取獨特經驗。但假若此刻我有能力給予我妹資金援助,對我妹的幫助是什麼呢?」
因著被現實面狠狠的一再撞擊,我妹淚眼汪汪帶著鼻音,道出數年前我們早已遺忘的記憶。她說:「如果這次去不成,就是我第二次去不了日本了。」一問之下,我才憶起我妹大學時想跟朋友去日本,卻因當時沒錢,而要我媽幫她出機票錢的這件事,被我擋下來了。
她的好高騖遠之心,並沒有因為當年的經驗而吸取教訓。數年後的今天,機票錢一樣難產,更別提其他旅費。
我問她:「妳會怨當年我對妳做的事嗎?」
她說:「不會。」
我問她:「妳有看懂同樣的課題又再回來找你了嗎?」
她說:「有。」
我問她:「妳有發現面對同樣的課題(資金不足),妳還沒長出足以應對的能力嗎?」
她說:「對,所以我一直不敢面對...」
她坦承這些日子以來,她一直待在美麗的粉紅泡泡裡。
出社會工作兩年,好不容易存了10萬,卻因為想要離職、轉換跑道而解除10萬定存,全數領出。在待業及適應新工作期間,這10萬竟不知不覺全花完了。
隨後她獲得了去日本打工換宿的機會,卻因收入不穩定,而將念頭動到「信貸」上,讓她自覺「還有退路」,而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毫無警覺。
她沒有意識到,這個看似完美的退路將有可能讓她退到萬劫不復的深淵。
在我們細問之下,又再進一步得知她一直在繳信用卡的循環利息,卡費總額從12,000元,漲到18,000元,還沒繳完。但她卻有閒情逸致點外賣、買衣服。
可見得其理財的先後順序完全錯亂了,寧願支付高得不可思議又莫名其命的循環利息,也不願一次繳清,省吃儉用1-2個月。
此昭然若揭的財務觀,要如何能為自己的決定負起責任(承受得住信貸的龐大壓力),是我們此刻最關注的問題。
隨後,她說:「我發現信貸也有循環利息,我不辦信貸了。」
這件事就在她放棄了信貸這條路,同時決定將出發時間延後至五月,大家心裡的暴風圈這才漸漸散去。
溝通的最後,我們請她詳細列出:
從而理出現階段的理財方向及評估可行性。
接下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看她為著自己想去日本的決心願意負起多大的責任了。
這件事對我的啟發是,絕對不要去花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錢。同時,自己的能力在哪,要非常清楚,切記自己給自己畫大餅。
藉此事件,心底也生出了很多的感謝。
感謝我生性膽小、怕麻煩別人,也感謝我曾經歷過拮据時刻,並且咬著牙根撐過去,從而能明白「日子,沒錢有沒錢的過法」。
也感謝我的爸媽對我並不是「茶來伸手 飯來張口」的教育模式,感謝我的爸媽從小就叮囑錢易生事,就連最親的家人都容易因錢而不睦,因此任何與錢有關的事情,小心翼翼總沒錯。
感謝我的小妹,因著這件事情,讓我意識到去年養成的記帳習慣是多麽珍貴的禮物,幫助我在財務管理上更為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