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某個遙遠的彎道盡頭,靜靜躲著一座小小的車車小鎮——莽莽灣(Mangmang Bay)。
這裡的路不平,坡道東倒西歪,亂七八糟地向遠方延伸。紅綠燈有時害羞得轉不過色,喇叭急起來會哽咽地哭出聲。加油站一邊補油,一邊熱情地傳播著各種街頭八卦;輪胎站則像是一間秘密的心理診所,幫助疲憊的車車們重新找回力量。
住在這裡的,是一群奇奇怪怪,卻又非常可愛的車車們。他們不是冷冰冰的機械,而是有溫度、有情緒、有各種小毛病的存在。
在這群車車之中,有一台鐵灰色的柴油車,總是慢吞吞地滑過坡道,發出咕嚕咕嚕的引擎聲,像是自己也還沒完全睡醒。
他的名字是鯰魚車車(Catfish),鯰魚車車不屬於任何派系,也不負責指揮誰。
他只是在旁邊靜靜地記錄著每一條滑過的坡道,每一場任務的成敗,每一道在地面上留下的裂痕。鯰魚車車很少說話,但總是默默地注意著一切。
在坡道的另一側,常常可以看見一抹亮橘色的影子,那是泡泡(Popo)。

泡泡是一台憨厚又堅韌的皮卡車,後斗裡總載著一隻小小的麝香牛。泡泡負責小鎮內外的物資搬運與坡道現場測試,每次滑坡時,力氣大得驚人,有時甚至會把地板震得輕輕顫動。
而在市集入口附近,經常飄著一陣溫暖的麵包香,那是饅頭車車(Dumpling)。

饅頭車車是一台奶黃色的麵包車。早上,他會在攤位上賣熱騰騰的饅頭,到了晚上,則安靜地守著小廣場,成為星空下讓車車們歇腳的溫暖角落。
在任務規劃區,常能聽見一個充滿理想的聲音大聲喊著:「這次,我們要用新的坡道滑行法,才能更有效率!」

那是愛米(Aimi),一台白色都市型通勤車。她總是懷抱著無數精美的藍圖與計劃,只是常常忘記,小鎮的道路,並不是憑想像就能筆直鋪好的。
除此之外,在坡道與市集中間,還有一台小小的娃娃車,總是抱著一疊又一疊的規章表單滑來滑去。他是娃管仔(Waguanza),負責莽莽灣的任務稽核與規則推動。

不論是滑坡、升級,還是日常打卡任務,娃管仔總會叮叮噹噹地出現,溫柔卻堅定地提醒一句:「請依規定執行喔~」
在這些新勢力之外,小鎮也有自己的資深老車們。
比如沉穩但速度緩慢的坡道維修車——金裝哥(Goldy)。他專門負責修補破碎的坡面與設施維護,是小鎮運作的重要支柱。還有一台老牌業務車車,曾經在傳統模式下叱吒一時,如今正努力嘗試著轉型適應新的時代節奏。

他們習慣了過去的做事方式,也擁有彼此之間深厚的默契。只是,在這個連導航規則都可能重新定義的時代,沒有人敢保證,舊有的方法,還能撐得住多久。
小鎮的天空依舊灰濛濛的。
「存在感評比系統」那道看不見的螢光網,靜靜懸在坡道上方。
每一次失誤、每一段沉默,都會一點一滴地扣減這座小鎮的亮度。沒有人說得清楚,這場無聲的倒數,還能持續多久。
鯰魚車車輕輕發動引擎。
他聽見坡道那一端,泡泡和愛米正討論新的滑行路線;聽見饅頭車車忙著烤饅頭的咕嚕聲; 也聽見娃管仔的任務提醒音,在清晨的空氣中響了兩次。
他沒有插話。只是靜靜地滑進坡道的入口,從第一條裂痕開始,一筆一筆地記錄。
咕嚕咕嚕。
這座小鎮,想被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