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建陀(Skanda)出身婆羅門階級的迦葉波種姓(kashyapa gotra),傳說這個家族是仙人迦葉波(Kashyap)的後代,雖說室建陀出身婆羅門種姓,但他們一族卻不是從事宗教方面傳統上屬於婆羅門的工作,反而世代出仕於統治阿吉梅爾的兆漢王朝,為這些剎帝利君主充當文臣武將。

室建陀的父親蘇達(Sodha)為兆漢王朝羅闍娑密室伐羅(Someshvara)的親信,在娑密室伐羅被其母親索蘭奇王朝公主甘札娜(Kanchana)帶回古吉拉特,並在此後為索蘭奇王朝四出征戰時,蘇達便已經追隨其左右。當兆漢王朝經過幾次大亂之後,娑密室伐羅於1169年被兆漢王朝的官員迎回阿吉梅爾時,蘇達便帶領一族隨之返回阿吉梅爾。娑密室伐羅登基後,便任命蘇達為其大臣,協助他處理政務。之後,蘇達年邁去世,娑密室伐羅便將大臣一職交由蘇達的長子婆摩那(Vamana)繼任,而任命蘇達的幼子室建陀為大將軍(Senadhipati),負責統領王國軍隊。
大約1177年前後,兆漢王朝羅闍娑密室伐羅去世,其子普里特維‧拉吉三世(Prithvi Raj III)繼位,室建陀持續受到普里特維‧拉吉三世的重用,成為其麾下最為重要的將領。由於普里特維‧拉吉三世是一名雄才大略的羅闍,他為了維持兆漢王朝在北印度霸主地位,不時地與四鄰各國展開一連串爭戰,作為普里特維‧拉吉三世的得力幹將,室建陀也因此參與多項軍事作戰,並從中立下大量的戰功。抵抗廓爾王朝
隨著來自阿富汗的廓爾王朝不斷壯大,他們對北印度的威脅也與日俱增,最終便與稱霸北印度的兆漢王朝產生直接衝突。1182-1187年間,廓爾王朝便逐漸在北部邊境與兆漢王朝產生磨擦,室建陀曾多次領兵擊退敵軍。
隨著廓爾王朝的夏豪布丁‧穆罕默德(Shihab ad-Din Muhammad)於1186年消滅統治拉合爾的加茲尼王朝之後,他便在旁遮普取得入侵印度的根據地,雙方的衝突也更形加劇。於是,夏豪布丁‧穆罕默德在經過整備後,便於1191年揮軍南征印度。

夏豪布丁‧穆罕默德的南進,立即引起兆漢王朝羅闍普里特維‧拉吉三世的警惕,他迅速召集大軍北進。夏豪布丁‧穆罕默德先是派出大法官齊瓦姆‧穆勒克‧魯克那丁‧哈姆扎(Qiwam-ul Mulk Ruknud Din Hamza)為使者,勸降普里特維‧拉吉三世,但遭到普里特維‧拉吉三世的斷然拒絕,於是雙方便於1191年1月14日在塔蘭展開會戰。室建陀也隨普里特維‧拉吉三世參與戰鬥。
夏豪布丁‧穆罕默德雖然面對兆漢王朝兩倍以上的優勢兵力與300頭戰象,但仍對其發起猛攻。在這場會戰中,普里特維‧拉吉三世的親族戈文德‧拉伊‧托瑪爾(Govind Rai Tomar)在戰鬥打響後便一象當先,直取夏豪布丁‧穆罕默德,夏豪布丁‧穆罕默德迅即挺身應戰,以長矛擊中戈文德‧拉伊‧托瑪爾的嘴部,使其折斷兩個牙齒,而戈文德‧拉伊‧托瑪爾也以標槍還以顏色,重創夏豪布丁‧穆罕默德上臂,使其幾乎喪命。最後夏豪布丁‧穆罕默德在其部將拼死救護,才脫離戰團。
夏豪布丁‧穆罕默德負傷退出後,普里特維‧拉吉三世的騎兵與象兵隨即發動突擊,不曾見過象兵的突厥士兵在此衝擊下,霎時陣腳大亂,夏豪布丁‧穆罕默德眼見部隊已然失控,只能率部突圍,方才勉強保住性命,逃回阿富汗。
夏豪布丁‧穆罕默德雖然兵敗,卻很快於次年捲土重來,雙方再度於塔蘭展開會戰。夏豪布丁‧穆罕默德鑑於前次經驗,破解普里特維‧拉吉三世的象兵方陣,隨後派出軍隊與兆漢軍纏鬥,直到最後才將重裝騎兵投入,導致兆漢軍全線潰敗,普里特維‧拉吉三世也在此戰被俘,不久便被押至加茲尼處決。室建陀由於被派往他處作戰,因此未能追隨普里特維‧拉吉三世參與第二次塔蘭會戰,卻也因此免於覆滅的命運。
復國與終局
普里特維‧拉吉三世敗亡後,其子戈文達拉吉四世(Govindaraja IV)通過向夏豪布丁‧穆罕默德稱臣納貢,從而得以作為廓爾王朝的附傭君主,順利繼承其父親的王位。普里特維‧拉吉三世之弟哈里拉吉(Hariraja)不滿戈文達拉吉四世向廓爾王朝稱臣,於是發起反叛,室建陀也加入哈里拉吉的陣營,對戈文達拉吉四世發起進攻。戈文達拉吉四世無力抵抗,只能放棄首都阿吉梅爾,逃至蘭桑波爾城堡。哈里拉吉隨即對蘭桑波爾城堡展開圍攻,但由於廓爾王朝派出援軍,因此不得不退軍而去。
戈文達拉吉四世隨後在廓爾王朝的支持下,奪回阿吉梅爾。哈里拉吉與室建陀等人都幸運逃離。隨著廓爾王朝忙於與伽哈達伐拉王朝等印度教邦國交戰之際,哈里拉吉與室建陀於1193年捲土重來,再次奪取阿吉梅爾,戈文達拉吉四世則再次逃走,哈里拉吉於是在室建陀的的支持下登上王位,成為新任兆漢王朝羅闍。自此室建陀也消失在歷史記錄中,大概在此之後便已過世,因此在次年哈里拉吉敗亡時,已不見其蹤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