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的日記」美國推理小說最高榮譽愛倫坡獎年度最佳小說獎!泰晤士報年度最佳犯罪小說

「陌生人的日記」美國推理小說最高榮譽愛倫坡獎年度最佳小說獎!泰晤士報年度最佳犯罪小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結論:
真心不懂為什麼這本書得到愛倫坡獎年度最佳小說獎跟泰晤士報年度最佳犯罪小說......。


內容簡介

 

對克萊兒來說,謀殺案並不陌生。身為高中英文老師──專門教授哥德式作家R.M.荷蘭作品──的她,每年她都會教授一門R.M.荷蘭令人不寒而慄的短篇小說《陌生人》的課程。當某天克萊兒的同事陳屍家中,身邊有張紙條,上面的字句出自《陌生人》,克萊兒驚恐地發現她的生活開始與她最喜愛的文學作品情節交織在一起。

 

  警方懷疑兇手是克萊兒認識的人。她不確定哪些人可以信任,只能藉由寫日記,用這唯一的出口來宣洩她的懷疑及恐懼。不料有一天她發現不屬於她的字跡出現在之前一篇日記的頁尾:

 

  哈囉,克萊兒。妳不認識我。

 

  會是誰在監視她呢?兇手是否已經鎖定她為目標?克萊兒知道她再也躲不過了:《陌生人》的故事已經成真,還來得及改寫結局嗎?



讀後感


寫作班的老師難道都是不得志的小說家嗎?(但本書主角還有身為英文科老師的正職就是了) 這個設定這幾年好像已經看了三四次,雖然說會教跟會寫不一定相關,就像是台大數學天才通常不見得會是好的數學家教一樣,但覺得這些被設定是不得志小說家的主角,真的都生不太出來作品,這樣去教學總又覺得好像少了點說服力啊。


回到小說本身,這本書可以說是以兩條線進行,一個是貫穿故事的以前曾經住在主角學校的知名作家R.M.荷蘭令人不寒而慄的短篇小說《陌生人》;另一條線是以主角克萊兒生活為主的進行式,穿插著女兒或其他人的視角述說故事。


除了兇手真的是沒有預料到以外,這本書以外的描述都還好,覺得滿故弄玄虛,穿插的「陌生人」小說篇章也不令人覺得緊張刺激可怕、只覺得有點突兀不知道為什麼要穿插這驚悚小說(而且還不是很驚悚)。 學校舊校舍留著的R.M.荷蘭的房間,雖然做了很幾次重要的場景,但其實不是那房間好像也沒什麼關係; 而關於R.M.荷蘭的生平過往之謎,覺得也是可有可無的謎題與解答...。


現在進行式的時間線故事切換了好幾個視角,主要是主角克萊兒、警探哈賓德、女兒喬琪。個人不太喜歡這本書的理由,可能是因為書裡的女人們吧,每個都有點自命清高看輕他人。例如克萊兒默默吃醋同事愛拉跟曾追求她的英文科主任曖昧又可以教高年級英文,日記通篇的抱怨看了心累;警探哈賓德則好像是看不慣每一個姣好外型的人男女、更對於同事對美女的友善行為有各種OS;克萊兒女兒喬琪則是在母親面前演個無腦的叛逆期少女但其實很有想法報復(我不懂這操作的理由);主角們不討喜、就讓人也很難進入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兇手的煙幕彈很多很濃,我想應該很少人可以在看到謎題揭曉之前能猜到兇手吧~,真的是一點線索都沒有;但作者很努力刻意誤導、而且等真凶揭曉時其實回頭看也沒有什麼讓人恍然大悟的鋪梗橋段,所以真的不是很能理解這本書得獎的理由......,覺得看完頗為空虛。









avatar-img
L的所讀所見
1會員
8內容數
閱讀與旅行的紀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是一本關於樹木的詩集與故事,雖然是繪本,但是內容非常豐富,文字與頁數都好多,那些故事與詩都在說著我們不知道的森林故事。
在商場江湖上,會計這門內功常被誤認為只有財務長、會計師那種老骨頭才需要修煉。但真相是不懂會計,就像拿著破銅爛鐵去闖天下,怎麼跟別人比劍?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
這是一本關於樹木的詩集與故事,雖然是繪本,但是內容非常豐富,文字與頁數都好多,那些故事與詩都在說著我們不知道的森林故事。
在商場江湖上,會計這門內功常被誤認為只有財務長、會計師那種老骨頭才需要修煉。但真相是不懂會計,就像拿著破銅爛鐵去闖天下,怎麼跟別人比劍?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