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自傳〉第三章
avatar-img
lanahuida

〈一個人的自傳〉第三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第三章 無名信


我記得有一日,紀頌言又來我家過夜,一個暴雨夜,他渾身溼透的走了進來,大雨平等的捶打著每一個失意也得意的人,他那天獨佔了全部,既失意又得意,也是那天過後,我們的生活也變得單調,原先話多的人開始無言以對,一間宅子乾淨的像是無人住過。


後來有一年,我再次回到我與敬英阿姨曾經租過的小套房裡,那時候那裡已經被紀頌言買了下來,我當時在那裡待了一整天,我在主臥與書法間徘徊,試著透過熟悉的環境連洗搶一個已經久未入夢裡來的人。客廳連著廚房,客廳有一面落地窗,能夠看見對面部分的峉娥山與洛娥山——茂密的深綠色,卻在山脊的一端,徒留著一片褐色的土地,連一根嫩芽長不出。那座山基本上上不去,也沒什麼開發,我卻在15歲的某幾年,夢見過上面的景緻,然而夢裡怪誕居多,我在上面看見了寸草不生的大片土地,我不曉得是否是那一片長不出嫩芽的土地,我只知道,我只夢見過一次,所以真實與否也不甚重要,然而那一日午後有些炎熱,我熱著熱著,便在木地板上躺平睡著了,我又夢見了那片地方,然而上面卻蓋了間財神廟,原先荒涼的地方,也逐漸生出新芽,新芽帶來了生機。最奇怪的事,夢裡有一個信箱,裡面塞滿了信件,我來不及查看。耳邊就傳來紀頌言有些暴躁的聲音,我一睜眼,他伏在我身邊,一臉糾結又心急的模樣,一直說我把他嚇著了,他以為我暈倒了,說「你若再不起來,我可真要叫救護車了。」我一臉無語的望向他,覺得他大驚小怪,睡個覺而已,然而他開口之後我才知道,原來是我「睡過了」,他一臉嚇得不清,有些歇斯底里地說「你不會整整兩天都在睡吧?打你電話沒接,你知不知道我快把整個城市翻過來了?找都找不著你,還好我有想起這個地方,要不然你不知得在這裡躺到猴年馬月,差一點就趕上給你收屍了。」我聽著他的話突然有些恍神,腦袋裡還裝著剛剛的信箱,口中喃喃道「信箱……信箱在哪裡?剛剛好像有看到什麼?」紀頌言一臉不解「什麼信箱?」我又自顧自地想了起來,信箱?剛剛一閃而過有一封信件上,一個名字,熟悉又不熟悉「杜招弟?杜招弟是誰?」我突然心中有股猜想,剛碰上邊便又直墜了下來。紀頌言突然看看向我「你怎麼知道這個名字?」我卻來不及回答他的話,我彷彿還未從剛纔夢中醒來,直直浸在剛剛夢見的那些不尋常中,想著信箱與這個名字都太不尋常,來不及深思,又被打斷,紀頌言忍不住問「你是怎麼知道這麼名字的?他應該不會跟你講這些的?」我突然從思緒裡脫身,回到和他的對話裡來「名字怎麼了?」他的面色突然沈重了起來,說道「這麼多年了,又是怎麼的因緣,又把這些舊事牽扯在了一塊?哎算了,也不是什麼大事,只是你可能不知道,她應該是已經無所謂了。」講完頓了幾秒,逕自說「姜敬英其實不是你阿姨,是你姊姊,親姐姐。姜姓是他後來改的,她原先是叫杜招弟。杜家的人不是個東西,你媽生了三個姊姊一個哥哥給你,然而那時你爸覺得兒子太少,又一直很想要再一個兒子,恰好這時你媽媽有一個弟弟,是你外公的私生子,年齡很小,你外公酒後亂性不想認,又生怕惹你外婆生氣,但是孩子已經出來了,便私下講好,把小孩給你爸做兒子,但又怕那個女子他家來亂,需要一個幫他穩住小三那一邊的人,正好那家當家的是哥哥,但是容貌和條件都不好,又離過婚,相看的人家不要,媒人婆每次遇見也都避著走,所以想了想最好的方式便是把你姊姊嫁給他,以你媽媽妹妹的名義。」


我聽得一愣一愣的,沒回過神來,覺得離奇的要命,像故事裡的故事,不像真的,但他的口氣卻是咬牙切齒,聽的我心裡一股酸澀湧上來,伴隨著悶氣與憤怒,然而他又講了下去「然而她不願意,也不願意命運任人宰割搓揉,便逃了出來,自己賺錢養活自己。」紀頌言突然看著我的眼睛,半是探究、半是愧疚的眼神,看的人很迷惘,他只是欲言又止的,看向了遠方那座山。


直到又過了幾近半小時,我們都有默契地起身準備離去,然而剛才那番話注定攪得我注意裡不集中,當我們已經到了大樓大堂,徑直要離開這個充滿回憶的地方時,我心中仍有一鼓散不去的迷惘,以及一些難以述說的感覺。我又回想起了剛剛我們在踏出門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我知道你很震驚,但我希望你的震驚可以不要成為『猜忌與疏離』,她對你的好,從來都是發自內心的,我雖然從不敢自栩是個了解他的人,但我看得出來,他是真心待你。偽裝與心計,是我這一生看過最多且最多花樣的東西,但姜敬英是我這一生見過最乾淨、坦蕩的人,她從來不屑於拿一個孩子去報復一個人,乃至一個家族。」


當我還在思考剛剛的事情時,電梯已經到達了一樓,在走過櫃檯時,管理員突然開口「姜小姐有您的掛號信。」說是幾年前收到的一封信,但沒有署名,不知道寄件人是誰,只知道收件人的名字是『姜靖』,由於後來事情過去後的隔一兩日我便搬離這裡,便沒能收到這封信。


我心裡有點古怪,但在古怪之虞,還是逕自拆開了信封【我其實難以預料拆開這封信的時候,會是什麼時候,會帶有什麼表情,是悲傷還是歡喜,更不知道差信的人是否會會是你。


我想若是照著我原先的生活軌跡,在逃出那裡後,以我的個性是斷然不可能再去碰觸那裡的種種,即便我依舊身陷在泥濘裡,我也不會將已經濕透的褲腳露出,給自己添堵。可我偏偏在那條我已經走爛的路上,在那個我想將過去葬在心裡的時候心軟。說實話,我並沒有因為救了你而感到特別的歡喜,我是一個極其自私的人,我的遭遇注定使我無法憐憫他人的悲苦,這既不是我的錯,也不是這個世界的錯誤,我從很早就已經想明白了。


但我從不後悔在那條路上做了一次好人,這無關乎身份與利益,因爲你是無辜的,無論何時你都不應該捲入一場你從來無從選擇,也根本不知道的紛爭裡。過了十幾年後,我證明了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雖然我並沒有特別的歡喜,但我終於理解一段互相與毫無牽扯進利益的關係,大概的樣貌,多了你的生活,其實變得稍微有趣的多。


過了十年,即便身旁有著你們我很知足,但我也逐漸發現,對於事物、夢想,我能夠為自己做的事情已經做得差不多了,我已經沒有特別想在人間實現的事情,生命於我而言,也就顯得漫長與乏味了,也不知道你有無認真看過我們家對面的那座山,我閒來無事的時候,總喜歡往那裡望望,看看有沒有什麼不速之客,有沒有什麼驚喜,但十年如一日的是那裡彷彿四季都相同的景貌,僅有一角就是那一角有所變化,讓我能感受到時間輪轉的跡象。


我想看到此處你可能也已經明白我大概的意思了,我也不想再寫下去廢紙張。人人都說今生一別,便在不能見了,我卻覺得矯情了,其實離別從來是暫態,我們終究會再相見,以不同的形式,在不一樣的地點,你的今生我僅能送你到此,而我接下來的路也得由我自己獨自完成,人的一生便是如此,能在短短不到百年相逢,就已是很大的福氣。


我沒有什麼遺恨抱憾,就像前面所寫道,但我確實除你之外還有擔心的人,如果可以也請你替我好好照顧他。「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生的相逢除了命運緣分,還有互相吸引。他也是一個很寂寞的人,雖然他從來不說出口,但我知道。即便我們之間永遠都有一層碰觸不到的阻隔,我卻不希望他或是你其中的任一個人,因為生命本身會發生的歷程而難過。至少你可以陪伴在他身邊,那即便是在陰溝裡的相互救濟,相濡以沫,那也是不錯的。】


看完信件後的我遲遲不能回神,只覺得「命運弄人」這兩個字,原來是一種誤解,是不夠人生閱歷之人的開脫,於是真正看透便知道,凡事皆不能強求,只不過真正看透命運的人,卻也未必會眷戀人生,這是一把雙面刃,也是一道沒有標準答案的習題。


我突然想起那日午後下了一場毛毛細雨,當時正直梅雨季,卻偏偏下的那樣纏綿,叫人好生不捨,身旁的人神情孤清,卻也淋了一身的雨水,沾撚離別之苦,明明他最恨離別,卻又得完好的送自己在乎的人離開。

avatar-img
lanahuida
0會員
10內容數
寫碎語的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anahuida 的其他內容
〈一個人的自傳〉第二章 模糊的年 第二章描述作者模糊的童年,以及她和阿姨、紀頌言之間的關係。作者透過回憶,刻畫了阿姨複雜又深沉的個性,以及她與紀頌言之間獨特的友誼。文章也探討了生命意義、自由與牢籠等哲學議題,並以阿姨的一幅白色畫作作結,象徵著阿姨內心的複雜與人生的無奈。
紀詩載20歲時罹病,生命垂危之際,她寫下最後也是最初的自傳《一個人的自傳》。文中記述了她坎坷的身世、與養育她的姊姊姜敬英(原名杜招弟)、好友紀頌言之間的故事,以及她對生命的感悟。此文充滿感傷、反思,深刻描寫人性的脆弱與掙扎,值得細細品味。
我一直在等時間。 詩載與敬英離開後,我的時間停滯在某一秒,一日晚上可能日夜相思,所以讓故人尋來了,我看見姜敬英坐在窗臺吹風,我想叫她,卻又始終不敢出聲,怕是夢。
〈一個人的自傳〉第二章 模糊的年 第二章描述作者模糊的童年,以及她和阿姨、紀頌言之間的關係。作者透過回憶,刻畫了阿姨複雜又深沉的個性,以及她與紀頌言之間獨特的友誼。文章也探討了生命意義、自由與牢籠等哲學議題,並以阿姨的一幅白色畫作作結,象徵著阿姨內心的複雜與人生的無奈。
紀詩載20歲時罹病,生命垂危之際,她寫下最後也是最初的自傳《一個人的自傳》。文中記述了她坎坷的身世、與養育她的姊姊姜敬英(原名杜招弟)、好友紀頌言之間的故事,以及她對生命的感悟。此文充滿感傷、反思,深刻描寫人性的脆弱與掙扎,值得細細品味。
我一直在等時間。 詩載與敬英離開後,我的時間停滯在某一秒,一日晚上可能日夜相思,所以讓故人尋來了,我看見姜敬英坐在窗臺吹風,我想叫她,卻又始終不敢出聲,怕是夢。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提升手作銷售額的關鍵在於審美,本文提供一套「懶人秒速判斷法」,從色彩掌握力、材質敏銳度、留白與呼吸感、整體故事感及比例掌握五個面向,全面檢視作品的美感戰力,幫助手作賣家提升作品質感及品牌價值,衝破訂價天花板。
提升手作銷售額的關鍵在於審美,本文提供一套「懶人秒速判斷法」,從色彩掌握力、材質敏銳度、留白與呼吸感、整體故事感及比例掌握五個面向,全面檢視作品的美感戰力,幫助手作賣家提升作品質感及品牌價值,衝破訂價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