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程腦治理國家的人:從不同角度解析孫運璿的歷史定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果你搭乘高鐵穿越台灣中軸,看見工業園區一座接一座;


如果你使用電腦,讀到台積電、科學園區、十大建設這些詞彙; 那麼你可能不曾見過他的身影,但早已走進他規劃的藍圖。


孫運璿,這個名字不像蔣經國那樣深入民間,也不像李登輝那樣充滿爭議。但歷史學者卻共識性地認為:他是撐起戰後台灣現代化的關鍵工程師

今天,我們從四個角度——技術官僚、政策改革者、白手政治家、歷史象徵——重新理解這位帶著工科背景上戰場的治國者。


角度一:技術官僚的極致典範

孫運璿是台灣第一代純技術出身的高層官員。他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大電機科(當年頂尖中的頂尖),戰後投身台電整建,從最基層工程師一路做到總工程司,再升任經濟部長、行政院長。

他的管理哲學,不來自政治教條,而是工程邏輯

  • 問題導向,數據說話;
  • 架構流程,不信空談;
  • 制度優先,理性為本。

他曾說過一句話深具代表性:

「只要像修電線一樣,把制度一個一個接好,國家就會亮起來。」

他對電力、水泥、運輸、煉油、鋼鐵等基礎設施有極深掌握,真正做到從工地走進政院的治理者


角度二:經濟改革的推進者

在擔任經濟部長與行政院副院長期間,孫運璿是推動「十大建設」的實際總指揮。

這項工程讓1970年代的台灣:

  • 興建首條高速公路(中山高);
  • 建成中鋼、中油、桃園機場、核能電廠;
  • 完成中南部工業區的基礎布建。

這些建設不只是硬體,而是「國家現代化的骨架」。而他在其中角色,不是開創概念者,而是排障解難的實作總工

  • 爭預算、調物資;
  • 協調中央與地方;
  • 面對國會與報紙質疑時,以實績回應。

在他的推動下,台灣首次建立起有系統的大型公共建設規劃邏輯,讓未來的科技產業、外資引入、都市發展都有空間發揮。


角度三:白手起家的準總統

孫運璿最特別之處是,他不是政二代、也非軍系、黨系出身,卻能在權力結構中穩步上升,靠的不是背景,而是:

  • 專業信譽:他的工程與經濟知識讓所有同僚(甚至總統)都信賴;
  • 行政實績:無論台電改革、十大建設、物價穩定、招商引資,皆有數字為證;
  • 人格廉潔:任內從不營私、從不干涉人事酬庸,被視為「清流」。

蔣經國晚年曾公開表示:「我若不在,孫運璿可接棒。」


他確實曾被視為蔣經國接班人最具可能的一位。


但1984年孫運璿中風,失去參與權力交替的機會,也讓台灣歷史走上另一條路。李登輝得以崛起,台灣開啟政治民主化新章。


角度四:歷史的潛影與制度的守護者

孫運璿在台灣史上,是一種「潛影角色」(subtle figure):

  • 他不像蔣經國那樣強勢指令,但每項建設都有他的身影;
  • 他不像李登輝那樣擅長語言操演,但每份數據背後都有他的邏輯;
  • 他不追求個人神話,但留下的,是一整套理性治理與基礎建設的遺產

後來的民選政府,在某種程度上都受益於他鋪設的制度,包括:

  • 國營事業與財政機制;
  • 工業區與國道網絡;
  • 能源政策與人才技術體系。

他讓台灣成為一個「可以被好好治理的國家」,這是任何後人都無法抹去的功績。


歷史評價:建設派的理想人格

歷史會怎麼記住孫運璿?

他不是改革口號的領導者,也不是社運民主的旗手,


但他是那個讓改革得以實踐、讓社會有路可走的系統建築者。


若用一句話形容他:

「他不是英雄主義的化身,而是理性國家治理的理想人格。」

他不曾登上歷史的高潮舞台,卻為那舞台架好了燈光、搭好了橋梁,甚至把收音設備也接好了。

而當我們在今日談論什麼是「國家建設的根本」,或許就該想起他——那位帶著工程圖走進政壇的孫運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醫療耗材內幕誌
1會員
94內容數
📢 醫療耗材內幕誌 🔍 深入探索乳膠手套、口罩、血袋等醫療耗材產業,揭開供應鏈與市場內幕! 我們專注於 產業趨勢、供應鏈運作、商業模式、採購指南,幫助醫療從業者、企業採購、投資人發掘市場機會。
醫療耗材內幕誌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2024年4月3日早晨,一場規模7.2的強震重創花蓮,尤其靠近太魯閣地區的鄉鎮受損最為嚴重。媒體焦點多集中於倒塌建物與山崩封路,但在這片斷裂的山脈之中,也有一段溫柔卻堅毅的母親故事,緩緩展開。 這是一位來自秀林鄉的太魯閣族單親媽媽——高艾芙(Kawas)。她與兩個孩子住在山腳下的原住民部落裡,平常
2025/05/03
2024年4月3日早晨,一場規模7.2的強震重創花蓮,尤其靠近太魯閣地區的鄉鎮受損最為嚴重。媒體焦點多集中於倒塌建物與山崩封路,但在這片斷裂的山脈之中,也有一段溫柔卻堅毅的母親故事,緩緩展開。 這是一位來自秀林鄉的太魯閣族單親媽媽——高艾芙(Kawas)。她與兩個孩子住在山腳下的原住民部落裡,平常
2025/05/02
2023年的一場港區意外新聞,在當時並未引起太多社會關注。但對林宜芳而言,這卻是她人生的轉捩點,也是一段用母愛築起的奇蹟。 林宜芳,今年39歲,住在基隆港邊一棟老舊公寓三樓。她原本是基隆某家貨運公司的行政助理,先生則在港區工作。兩人育有一對兒女,日子雖不富裕,但樸實安穩。直到2023年初,她的先生
2025/05/02
2023年的一場港區意外新聞,在當時並未引起太多社會關注。但對林宜芳而言,這卻是她人生的轉捩點,也是一段用母愛築起的奇蹟。 林宜芳,今年39歲,住在基隆港邊一棟老舊公寓三樓。她原本是基隆某家貨運公司的行政助理,先生則在港區工作。兩人育有一對兒女,日子雖不富裕,但樸實安穩。直到2023年初,她的先生
2025/04/23
本文探討臺灣近代歷史上臺語曾遭禁止的政策,說明其對臺灣語言文化造成的影響,並強調臺語作為臺灣文化重要資產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4/23
本文探討臺灣近代歷史上臺語曾遭禁止的政策,說明其對臺灣語言文化造成的影響,並強調臺語作為臺灣文化重要資產的價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環保意識抬頭下,綠建築的新趨勢「系統模板工法」,兼顧建築結構安全及綠色環境保護,成為營建業極具有發展價值的模式。而「國靖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煜中,就是看重系統模版工法的綠能競爭力,在10年前轉行踏入此領域,為台灣未來建築邁向居住環境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Thumbnail
在環保意識抬頭下,綠建築的新趨勢「系統模板工法」,兼顧建築結構安全及綠色環境保護,成為營建業極具有發展價值的模式。而「國靖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煜中,就是看重系統模版工法的綠能競爭力,在10年前轉行踏入此領域,為台灣未來建築邁向居住環境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Thumbnail
再論國統 4/2 重訊簽訂管材銷售合約 7.51 億這件事:國統哪裡優秀?
Thumbnail
再論國統 4/2 重訊簽訂管材銷售合約 7.51 億這件事:國統哪裡優秀?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台灣前途由台灣人民共同決定   好書分享:台灣國家的進化與正常化(第二版) 作者:陳隆志博士 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出版 因楊醫師而獲贈的一本好書,也因為聽了要有一個人而知道這位麻豆考試第一名的陳隆志博士。可是在此之前,可從來沒有從這樣一個國際法的角度來認知與理解台灣應該有的定位何在,又
Thumbnail
台灣前途由台灣人民共同決定   好書分享:台灣國家的進化與正常化(第二版) 作者:陳隆志博士 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出版 因楊醫師而獲贈的一本好書,也因為聽了要有一個人而知道這位麻豆考試第一名的陳隆志博士。可是在此之前,可從來沒有從這樣一個國際法的角度來認知與理解台灣應該有的定位何在,又
Thumbnail
2024年初最大的基礎建設新聞,莫過於河內市四環道的興建,而就在緊鄰四環道的路上,正在興建一個大型的工業園區,那就是興建中的台灣高科技園區。 台灣高科技園區座落於北越興安省的5號工業園區,是一個以台灣為名的高科技產業園區,也是台灣與越南在工業區的一個全新的合作模式,目的是為了吸引更多高科技產業的供
Thumbnail
2024年初最大的基礎建設新聞,莫過於河內市四環道的興建,而就在緊鄰四環道的路上,正在興建一個大型的工業園區,那就是興建中的台灣高科技園區。 台灣高科技園區座落於北越興安省的5號工業園區,是一個以台灣為名的高科技產業園區,也是台灣與越南在工業區的一個全新的合作模式,目的是為了吸引更多高科技產業的供
Thumbnail
位於台中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的台中精機,是台灣第一個以工業 4.0 為架構打造的智慧工廠,更獲得內政部綠建築標章的認證,放眼一望,廠內隨處可見節能減碳的設計,屋頂太陽能板可以自發綠電,廠房自動化產線與機聯網隨時監控用電量,地下涵管在夏季可以降溫 3 到 5 度。 「我們的雨水回收系統可
Thumbnail
位於台中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的台中精機,是台灣第一個以工業 4.0 為架構打造的智慧工廠,更獲得內政部綠建築標章的認證,放眼一望,廠內隨處可見節能減碳的設計,屋頂太陽能板可以自發綠電,廠房自動化產線與機聯網隨時監控用電量,地下涵管在夏季可以降溫 3 到 5 度。 「我們的雨水回收系統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