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陽光,車站的人潮」
老實說,我真的不太會是一個隨叫隨到的人,我承認我很宅「書中自有黃金屋」是我選擇在家的最好理由。我到現在都還弄不清為什麼朋友的來電「要不要去嘉義玩兩天一夜阿」會讓當下的我馬上應下,雖然答應後的我腦中浮現出了許多批判「時間考慮、沒有清楚的計畫就答應、太過魯莽等等」焦慮了再多好像也於事無補,我不想當那個不守約的人,整理好了行囊以及思緒坐上了往南的火車。
放好了行李租好了車,一切的一切都沒有按照計畫只由當下的想法帶著跑,雖然說我們制訂好了行程,檜意生活村-嘉義市立美術館-嘉義博物館-昭和十八以及嘉義監獄,文化夜市是我們的覓食重點,我所謂的沒有制定好「計畫」是指我並未仔細做好行前功課,全看當下。要說整趟旅程下來的細節以及見聞我想可能得打個幾千篇幅,那我便說說我最愜意以及驚嘆的部分吧,在嘉義市立美術館我體會到了所謂的「朝陽入北林,竹樹散疏影。短籬尋丈間,寄我無窮境」的風貌,木頭與水泥打造的高挑房樑以及恰到好處的光影投射在樓梯間,樓層間,我的眼眸間,讓我不禁覺得這個地方展覽的不僅是有形藝術家們的「畫」更是建築與光影間無形的「畫面」
那時的我們很幸運遇到了名叫「背光」的展覽以郭東榮、詹浮雲、陳銀輝老師這些以畫筆、色彩勾勒出當時時局以及人民的聲音,無聲的畫作帶著無盡的情感。其中有兩幅作品是讓我駐足於前許久的,「陳銀輝老師的城門」、「詹浮雲老師的儷人」我所思考的並非是歷史課本上的事情,而是那這火焰般的城樓連結到了我現在的生活,那一抹紅彷彿在告訴我說「生活中的無止盡的曲折或者是計畫之外的事情,可能是令人驚嘆的,烙印在心裏底」
身穿湛藍繡花旗袍的短髮女士愜意地坐在沙發上思考,她手裡拿著是什麼書?看整體格局我想是大戶人家的夫人或者是小姐。維妙維肖的神情把我也帶了進去,如果我是她,如果我在那個年代「我能思考什麼?」而我浮現出了一個想法「現在的我,能夠思考什麼?」我是指我站在與「她」相差甚多的時空裡。
離開美術館前我特別去問了館內人員,是否有相關周邊產品或者是書籍,雖然得到的答案是早已售罄或者是沒有,那就等於留白了一部分去給我做思考的空間,如同這趟旅程一般。
我的身影被陽光照映在火車站下,烈日灼灼的燒著我的思緒,熙來攘往的旅客,沉甸甸的行李,沒有做行前計畫的我大腦是留白的,而這些景象點綴了那白透的「紙張」兩天一夜我畫下並且註記好了滿滿一籮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