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能說清楚自己不喜歡什麼,就越能把自己的事說明白,你也就越能清楚自己究竟想要說什麼----伊麗絲 桑德 『高敏感是種天賦』
我是一個不喜歡吵架或者嘈雜聲的人,對於我來說要表達自我的情緒有很多種但絕對不是在思緒波動非常大的時候「情緒會帶動行為」這件事在日常生活中被驗證過不下百次,如果在憤怒的時候強行讓自己選擇與「怒火」正面開戰,那時候要承擔的代價可不小。也因如此,我的腦袋上被貼上過很多標籤「懦弱」、「逃避」、「膽小」對此我也抱有過高度的自我懷疑,甚至去強行讓自己改變但最終反噬的後果令我整個人的情緒瀕臨崩潰,甚至都忘了在吵什麼,不,我不喜歡這樣。無論這件事在講的根本核心是誰,對事還是對人,我自我的表達方式會趨於冷靜,哪怕我今天講的是我〔這界定在真是我的錯〕我會採取的方式是仔細聆聽對方覺得我不妥之處,我給予歉意以及給上我會更正的方式,但在此之中我會讓我的情緒基於穩定,這是我對於憤怒地做法,也是讓自己的情緒朝著「現實」問題靠攏的方式。或許以「無言」的角度看待他人憤怒的情緒或者是「翻桌」的行為太過冷靜或者是冷血,但這是個體的作法,一個人要怎麼表達他的情緒是他的課題,我要怎麼回應或者是面對是我的事情,這本「高敏感是種天賦」有許多我覺得是在自我身上發生的事情,當然,對於某些言論我也是抱持著半信半疑的看法。
我喜歡實際的表現而不是大半的解釋。
也有人說這是在為了自己的權益作鬥爭,那鬥爭的方法其實有很多種,沒必要以情緒作為主軸;有人說「那你這樣吵架永遠吵不贏」恕我直言,吵贏了,我能獲得什麼?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可不是一件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