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學生

老學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很多的幸運與巧合,96年拿到了班級經營徵文比賽全國第一名後,連三年教育部只要有關班級經營的會議與討論都會請我出席,直到100年,我當了不乖的小孩,不聽話,所以之後相關的會議,我的名字就從未出現在開會名單內。

當時教育部要我草擬一份「強化老師兼任行政意願」的研究報告,並送給承辦學校彙整後在會議中提出。在圖書館閉關了一個星期,開心的完成計劃,並依時程送交承辦學校。

會議當天,承辦學校的校長告訴我:研究計劃有部份修正要請我多見諒,這是常有的事所以就不以為意。沒想到當我拿到會議資料時,完全傻眼,一個星期的心血,提出的研究計劃完全消失,當下我對自己說:當局不用就算了,自己也沒差。

會議進行了一個多小時,主持會議的次長問我的研究計劃在何處,我看著承辦的校長,想說他會代我回答,但錯估情勢,承辦單位完全無感,我只好回答次長,計劃在我的隨身檔案裡,次長說:那就請你報告。十分鐘的報告之後,次長龍心大悅,馬上指示幕僚著手辦理。事情似乎很圓滿,但從那一天之後,教育部的會議出席名單就再也沒有我的名字了,當然令次長龍心大悅的計劃也就無疾而終。

科技化的時代已經來臨,改變是必須的,但改變不一定要由上而下,由下而下的翻轉,也可以創造出令人滿意的成績,即然無法在大處使力,那至少可以在自己的班級經營中努力。

面對即將到來的知識半衰期,多年之後,國中所學的知識將有百分之八十不適用,那孩子為什麼要上課,科技在進步,每一天都有新發現,當然所學的知識跟不上進步的幅度,我常常告訴孩子,上學的重點除了融入團體生活外,更重要的是學習態度、方法與邏輯判斷,在人生的路途中,懂得思考、懂得提問、懂得找路,加上方向對了,生活的目標就能確認,轉個念頭,生活就會大不同。

陪伴家人到朱銘美術舘,七歲的兒子看起來還很小,當兒子把票拿給服務人員後,服務人員跟兒子說:未滿七歲不用買票,兒子對服務人員說:我已經七歲了。進園區後,我跟老婆說:剛剛不買票可以省一筆,老婆說:該花的跑不掉,不該得的求不來,其實很多人跟我一樣,只是我們忽略了,為了省一點小錢,影響的可能是孩子未來的人格發展。這種現象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也常見,父母親很辛苦的賺錢,沒有時間陪小孩,孩子身處的環境除了學校之外,可能會去安親班,長期下來,如果缺乏有成效的溝通與互動,孩子人格發展的不確定性是必然的。

意外捕捉到蓮花後面的小東西。一眨眼的時間,小紅蜻蜓已經捕捉到它的食物,正在享用。自然界的生態環境只靠肉眼很難察覺,但只要發現有特別之處,藉由相機長鏡頭就可以發現它的特別之處。當然!!在教學現場很多孩子有意無意都會透露出他們的需要,為人師者,可以藉由陪伴與觀察力,發揮長鏡頭的功力,只要稍微停留一下,就不難發現孩子所呈現的細微回饋,此時再藉由自己的敏感度與適時的對談,很容易就可以滿足學生的需要與想要。

國中階段,我曾是老師眼中不折不扣的壞學生,三年的求學,在校外與被責罰的時間佔去了三分之二強,必須要上學的原因,只是因為國中是義務教育。然為人師帶班至今,這個班所面對的挑戰比較多,應該這樣說:『我對於這班有更多不一樣的期許』。

開學後,孩子想讀書的動機一直很不足,不僅程度落後,差距也很大,當然自律學習的習慣也未建構。孩子很聰明,想玩的人也很多,所以總能找到可以玩樂的點,常常讓科任老師無法上課,甚至動怒罵人,如此情境一再上演,也另類的達到了孩子不用上課的目的。

為了讓老師擁有完整的上課時間,讓班上孩子擁有適宜的環境學習,我開始了『成為老學生』的學習之旅,計劃執行幾周後,從孩子與老師的互動愈見頻繁,學習的方向也慢慢聚焦,我的決定是正確的。

今天的英文課,老師教英文發音,突然驚覺原來自己英文發音不標準的原因在這裡,基礎未建構,還不會走就想要跑,不管花再多時間與精力,跌倒是必然的結果。下課後,和英文老師走回辦公室,途中英文老師告訴我,以前他在某某美語補習班教成人美語時,基礎也是從這邊開始,那些已經出社會的人士,為了加強自己的英文能力,不僅花錢、花時間從頭開始學習,那種精神會讓人感動。可是現在仍然有很多的人認為英文發音並不重要,包括現在部份的國中學生。

我懂!我真的懂,多年來,一直不願意承認事實,也沒有接受到正確的指引,走錯路的結果,不僅跌的滿身是傷,而且愈走愈累,自己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切一切好的結果,是從陪伴班上孩子上國中英語課開始。

坐在教室後面陪伴孩子上課,剛開始的立意只是陪伴、管秩序,時間一久,讓自己也成為學生的身份後,拿起筆記本和孩子一起上課,不僅學習到了最不足的基礎能力,也觀摩了同事老師好的教學方法,突然驚覺,原來獲利最多的人是我。

每日陪伴孩子的時間,從原來的一至二個小時,增加了二、三倍,我終能感受孩子坐在課堂上的心情與上了一整天課的狀態,當然對我的教學也增進了不少,我常常自我耶揄:「國中時期不在教室的時間,現在補回來,很公平。」

avatar-img
鍾老師教室
1會員
48內容數
轉變~教與學的藝術 角落教學,故事中心 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鍾老師教室 的其他內容
人生的樂趣一半得之於活動,也還有一半得之於感受。
身為父母的我們,看到或瞭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與學習嗎? 身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如何評量孩子在學校的生活與學習。 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如何協助孩子在學校的生活與學習。 孩子上學,父母上班,放學後,下班了,親子之間的交集可以在那裡。 孩子求學,父母求職,學習後,休閒時,家庭間的活力可以如何聚集。
成功的關鍵因素:打開思絮,從「智慧抽屜」找到「更新」路徑。
人生的樂趣一半得之於活動,也還有一半得之於感受。
身為父母的我們,看到或瞭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與學習嗎? 身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如何評量孩子在學校的生活與學習。 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如何協助孩子在學校的生活與學習。 孩子上學,父母上班,放學後,下班了,親子之間的交集可以在那裡。 孩子求學,父母求職,學習後,休閒時,家庭間的活力可以如何聚集。
成功的關鍵因素:打開思絮,從「智慧抽屜」找到「更新」路徑。